白岩松算个媒体人?不会吧!

白岩松算个媒体人?不会吧!

波波老师/文

       对一个人的评价可能会因为一句话或一个表态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白岩松在我的认知中是一个有道德和修养的人,也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央视主持人。他的《新闻周刊》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大学生活,几乎一期也没落下过。没看过“不会吧”这个视频前,如果有人跟我讲,这一段既没有素质、对年轻人毫无尊重且逻辑混乱的话是白老师说的。我一定是哈哈一笑,然后说“不会吧!”。“老师”是个敬称,用在这里表示曾经对他的尊重。

令人窒息的话语与诡异的表情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年轻人在一档节目中向白岩松提问,向他探讨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一方面对国家的命运前途感到乐观,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发展前途感到悲观。白岩松技高人大胆,几乎不假思索的说,他们那一代人比现在的年轻人不幸的多,原因就是工作包分配。包分配的确是使得当时有能力的人缺少了些许选择,但包分配这种政策本身其实是国家对当时大学生的一种福利政策,同时保证了当时就业的有序性。和上一辈人聊天,多一半人对包分配颇为怀念。如果说包分配这个政策是有利有弊我赞同,但因为包分配你就有莫大的不幸,太夸张了吧!紧接着白岩松讲了长长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把问题打了个太极,没有直接回答,但也属于正常的媒体话术套路,其实还可以接受,最起码不难听。但随后的一段话就像自爆卡车一样,在B站和年轻人群体中炸了锅。原文如下:

“难道我们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儿跟她一追求就OK?不会吧!?对,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是正因为有一定的难度,然后你够它的时候。痛苦与此有关,幸福可能也与此有关。相比较之下,据我了解,很多我们周边的国家当中,大的国家当中,中国年轻人拥有买到自己产权的房子是最早的。您去日本试试去,看到多大岁数的时候,您才交完房供。”

       这段令人窒息的回答中,这个“不会吧”最令人感到困惑、挑衅、嘲讽和不尊重,尤其是伴随着白岩松那诡异的表情。白岩松似笑非笑,好像已经快笑了出来又憋了回去。我很不明白,有什么可笑的,你在笑什么?是这位年轻人的问题可笑?还是这位年轻人可笑?还是当代所有年轻人都可笑?


不会吧!


难道白岩松不懂群己权界?不会吧!

        白岩松这段对话的第一句依次谈了房价、工作和追求姑娘。这段话看似有一定联系,因为就业、买房、找对象的确是年轻人需要依次面对的三大问题。但工作、房价的问题和向女孩表白并征得同意这件事有本质的不同,是不能放在同一个框架下来进行讨论的,即“群己权界”。就业和房价是公共领域的问题,找对象是私人领域的问题。公域讲民主,私域言自由。试想,你向一个女孩表白后她拒绝了你,然后你强迫她同意。这不是犯罪么?但民众向政府表达诉求,要把房价尽量控制住,保证较高的就业率,这有错吗?民众没这个权利吗?当然有。西方国家的民众尚且依靠选票去获得和房价、就业有关的惠民政策,那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把平民利益看的更重的国家的政府更应该把这两个问题摆在靠前的位置。


《论自由》的严复译本名为《群己权界论》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但作为一个博览群书,又在公共媒体上工作了三十年的媒体人,白岩松您难道不懂“群己权界”?不会吧!他不可能不懂,这里无疑是给听众恶意设了思维陷阱。白岩松他想传递的神逻辑是正因为不能奢望女孩儿同意我的表白一样,也不能奢望房价和工作,所以高房价和找不到工作是天经地义。不好意思,我发现这口鸡汤里面有毒!

难道中国的年轻人比日本的年轻人买房容易?不会吧!

       白岩松另一个核心观点是我们买房不难,比日本人要容易的多,其逻辑基础是中国年轻人买房时间比日本人早。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我们拿数据来实打实的论证一下。以日本的东京和中国北京对标,东京的23个区当中住宅地价排名第三的涩谷2020年房价为约948000日元/平米(折合人民币7.9万/平米),而北京市的平均房价约为5.9万/平米。但北京的房价算的是住宅面积,有约10%--30%的公摊面积,而日本的房价中是没有公摊的,所以涩谷的房价实际和北京市的均价基本相当。东京全市的房价远低于涩谷地区,只有约5.6万/平米,算上公摊,东京的均价大约比北京低了25%。顺便一提,日本的人均收入是我国的大约3.5倍,所以算房价收入比相比于中国就更是低到腰斩不止。所以不论从绝对难度(房价数值)还是相对难度(房价/收入),日本人买房都远远比中国人要容易的多。


涩谷--东京房价较高的一个区

       中国人比日本人更早买房不是因为中国人买房更容易而是更无奈!无奈大概可归结为以下两点:1.房子在中国与过多的社会资源挂钩,其中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子女教育。试想一个研究生26岁毕业,28岁结婚。他如果不在33岁前后买房,孩子的教育和抚养就会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2.以过去二十年的经验来看,中国的房价平均每年都在以10%甚至更高的速度在增长。收入的增长远远跑不赢房价的上涨是中国社会的共识。在这种前提下,越早买房就意味着成本越低。反观日本,东京的房价自2016年至今累计上涨不足10%,其他的日本城市房价近五年也都大多平如一条水平直线。同时,以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可以提供高社会福利。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东京的年轻人有必要掏空6个钱包并背上沉重的贷款和利息非得买套房吗?

       退一步讲,周边的两个东亚国家中,日本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的冰河期就业的80后和90后已经因为就业机会减少和高房价而选择了“宅文化”,韩国的年轻人因为文在寅压不住房价而在青瓦台对面抗议。我们大中华真的有必要和他们比谁更差么?或者说没差到那种地步就是很好?


中国当代社会的核心矛盾难道白岩松们不知道?不会吧!

       在中学的政治和历史课本中都有这样一段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通俗些就是我们认为我们社会当下的生产力不够,提高生产力就可以解决大家的大部分问题,所以我们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论断放在共和国建国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60年时间中无疑是正确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然而很多人身体进入2021年,思路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论断并未被广泛充分理解和重视,尤其是掌握社会话语权的一大批人。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如今,社会新增的财富无法较为公平的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基尼系数已大幅度上升,财富越发集中到少数人和群体之中,出现了富者越富、强者恒强的局面。房子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无疑在财富集中这一进程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撇开关注度比较高的房价,用租金来分析会更透彻些。以北京为例,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大约薪酬在7000--16000之间不等,租房从最便宜的合租小卧室到比较好的loft不等,大约成本在1500--7000。平均下来房租/收入大约10%至50%,平均下来25%--30%。试问,房东大人当您拿到这笔租金的时候,您劳动了么?显然没有,但是您依靠租金分享了他人的劳动成果。返回古代,我们似乎也能看到类似的经济结构,即佃农与地主的关系。但这种分成比例要远比现在一线城市的房租占收入比小的多。古代正常年份,国家向农民征税大约2至6厘(2%-6%),地主向佃农索取约什一,合计大约15%。只有特殊年份和较为霸道的地主才能收到30%。高昂的租金成本会让年轻人失去获得感和奋斗的动力,而满是“打工人”的无奈。同时,这种高比例的财富向富裕阶级的输送更会使得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

       因此,如何发展生产力已不再是中国当代的核心矛盾,如何公平分配以及再分配才是!如果我们现在的生产力越发展,富人就越轻松越富有,穷人越辛苦越没有希望。那么,和中国几千年不断重演的“土地兼并--社会摩擦上升--土地再分配”类似的阴云就又会重新笼罩中华大地。

       作为跟踪中国发展30年的媒体人、文化人,难道白岩松或者以他为代表的白岩松们就不知道中国社会的核心矛盾的变化吗?不会吧!诚然,经济结构非一日建成,所以改变起来也非常困难。但不能因此就把头扎进土里,做个鸵鸟,对问题视而不见。而明知房价带来的阶层利益分配不公平,却非要说是合理的,把黑的洗成白的那就更可恶了!


白岩松算个媒体人?不会吧!

       作为普通民众,我对媒体人的希望是客观中立并对人对事儿保有尽量多的善意。从这个角度,白岩松您算个媒体人?不会吧!白岩松的“难到我们指望的是房价很低”这句话中的核心词我觉得是“指望”二字,暗嘲年轻人不想努力只想“指望”。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么?80后和90后的内卷始于中学,大学时短暂回调,工作之后面对最激烈的内卷——“996”的福报。因此,现在年轻人患有痔疮、肠胃炎和颈椎病的概率要远远高于20年前数倍,很多年轻人更是上述三个病症大满贯。更残酷的是,95后和00后的内卷向上延伸到大学,05后和10后的内卷更是向下延伸到小学。有过短暂教师经历的我非常清楚,现在的高年级小学生大部分11点之前是写不完作业的。白岩松,难道你认为这样的年轻人和孩子是比你那个时候幸福的多?不会吧!

       相比之下,以我的视角来看,和白岩松年龄(1968年生)相仿的70年前后出生的人可能是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幸运的一代人。这代人小的时候没有像50后和60后一样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引发的粮食极度短缺。当他们上小学的时候,1978年改革开放拉开序幕,粮食供给量快速上升,基本生活条件迅速改善。当他们大学毕业的时候,正是93年小平爷爷南巡结束,以国企改革和城镇化为导向的改革开发的第二波洪流开启,工作和发展机会前所未有。当他们三十多岁,又赶上了加入世贸的改革开放第三波红利。不仅如此,当时的70后正好工作了几年有了些许财富积累的时候,商品房放开购买,买一套就躺赚到现在。避开了共和国历史上最苦的时期,又依次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三波红利。因此,白岩松比现在的年轻人不幸的多?不会吧!

       在此讨论70后的历程实无意挑起70后和后辈之间的争论,但无疑这种代际矛盾和代际间发展红利的不公平分配也是客观存在的。中国目前所处的时间点类似于美国的1920年,前期的蓬勃发展积累的大量的社会问题。是选择像柯立芝所带领的咆哮的20年代的虚假经济繁荣然后重重的摔下,还是选择像小罗斯福一样艰辛的解决一个个社会顽疾而让青年和整个社会重拾信心,重新起航?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小平爷爷那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仍然是一盏指路明灯。在此希望现已成为社会最中坚力量的70后能和80后,90后一起携手终结自80后开始一代更比一代难的向下趋势。让勤勤恳恳工作和努力拼搏奋进的人能有正当的评价!愿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屋。


勤勤恳恳工作的人要获得正当的评价

后记

回到开头,为什么那个学生看着爱国视频再看看自己和同龄人的处境会产生“精分”呢?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那么年轻人所面对的困难和处境也一定是这个国家现实的一部分。这些所谓的爱国视频或是以偏概全,或是报喜不报忧,又或是像白岩松们的“围美救中”、“围日救中”,偏偏与“实事求是”相去甚远。或许是白岩松们早就脱离了群众,高高在上远离实际,问出“何不食肉糜”。更有可能的是白岩松们鸡汤的出发点就不是真的为你着想,而只是想让你按他们的意思踏实干事,他们坐享其成。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恰恰应该远离白岩松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诉求并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共识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唯有共识才能使得“公平分配”更快的到来!所以,在此也希望大家能尽可能转发本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岩松算个媒体人?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