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风水第一人”亢亮教授

每个人一生的发展与际遇都有偶然与必然。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如果能够遇到“贵人”相助,那么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更快、更大、更高地建树自己的人生。“中国风水第一人”亢亮教授就是我的贵人。

亢亮教授

上世纪80年代,我怀揣从老屋地窖意外发现的“秘籍”,凭着火热的激情,与当时的天津大学教授亢亮老师开始通信“探讨”易学堪舆方面的知识。过后想来,时年20来岁的我,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敢在亢老师(我一直这样称呼亢老)面前班门弄斧。

当时因为通讯只能靠通信,我又身处闭塞的偏远山村,只知道天津大学有位“懂易经的教授”,而不知亢老师已经是声名显赫的“易学堪舆泰斗”。让人心痛的是,我一直小心翼翼保存着和亢老师的通信,一次家中失火,竟然全部化为灰烬。好在,我和亢亮教授一直保持联系,而且,在上世纪的1998年,得以和亢老见面,并且拜亢老为师。亢老于我是恩师,不但在堪舆专业特别是居家风水方面,给予了我受益终身的教导,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让我获益匪浅。

亢亮教授第五期中国易学堪舆面授合影培训

还记得接到亢老师通知,邀请我去河南安阳参加“第五期中国易学堪舆面授”,并且要我发言。我以为所谓的“发言”就是谈谈对易学的学习体会,最多就是对堪舆专业的理解和运用。但到我发完言后,亢老师对我进行了严肃批评。他根据我们平时的联系,询问我为什么不把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案例给大家讲解出来?还有,之前我和他热烈讨论过的关于我老家地窖里发现的那本秘籍内容为什么只字不提?

川北第一名

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已经有“川北第一名”的美称,服务的客户已经遍布东西南北。看着眼前这位比我大30岁、早过花甲之年,精神矍铄却脾气火爆的老师,有些不解:“这是我赖以为生的家传秘籍,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免费示人?”

亢教授听后严肃地对我说:“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历朝历代先贤的智慧结晶。如果每个人都对自以为是的‘祖传秘籍’予以保留,不要说弘扬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阻滞,也许你手中自以为是的‘宝贝’满是寥误也说不定。”我听后虽然心里一动,但还是坚持说:“每个职业人对专业都有不同理解,并且我公开实践案例有可能泄露东主隐私,这是对职业的不尊重;我的先祖是在遭受种种磨难之后,方才得到这本传家秘籍。他希望后辈子孙不要因之遭受不测。我有义务遵守先祖遗训。”

我以为的“义正辞严”可以“震慑”住亢老师,至少让他放弃让我与大家“分享”我的秘密。哪知,亢老师给我讲解了他的经历,我不但借此了解了亢老师,而且心悦诚服地与本期学员分享了我的专业知识。从此至今,我已经收了40多位嫡传弟子、教授数以千计的学员,我都是将实战案例隐去东主信息之后给大家详细解读。并且,我的得意弟子元翔在我创建的“世界易道文化研究联合会”,带领学术中心一干人马,将我的一生所学编撰成教材,公开与广大易学爱好者共同研讨,为弘扬和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奉献绵薄之力。

原来,亢亮老师1933年1月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先祖是春秋时代亢仓子后裔。祖父亢德为清代举人,著名乡贤,其父亢光文毕业于沈阳讲武堂,东北军高级军官。二战初坚持抗日救国,积极参组东北抗日义勇军,阵亡后,亢亮还未出生。后其母也芳年早逝。失怙失恃的亢老师在人民政府支持下,刻苦求学。从中学到大学,各科成绩全部优秀,先后取得美术、建筑、外语三所大学文凭,学识渊博,基本功深厚。长于美术、诗词、书法、篆刻,多次参加市级书画展,多次发表诗作,多次获得规划设计全国性一等奖、中标奖,为全国完成上百个城市的规划设计,现为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天津大学硕士生导师,创建了中国易学堪舆研究院和研究会,被选为院长、会长,把中国风水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主编《城市规划风水学》等八部风水专著,主编《风水科学》院刊七期,广泛采集民间风水术诀,遍访全国山川学人;举办多期风水培训班,义务培训宗教人士;主持召开五次全国易学堪舆学术研讨大会,被选为会长。多次应邀到海内外讲学;为鞍山玉佛苑、连云港市中心、汕尾市中心、淮阴市中心等各地重要建筑进行风水选址、点穴;被易学堪舆研究会誉为“堪舆泰斗”、“中国风水第一人”称号。

早在1962年农村建设中,亢亮老师就登门拜访各地的老风水先生,向他们虚心请教风水罗盘时,发现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形简而意赅,咫尺罗盘,涵盖天地。这个规划理论远比他新学过的《城市规划原理》高深得多。于是,他得出“西方现代规划理论只重视一个要素‘可见性’,亢老师将之定性为阳性,即一切可以看见的为原则,如太阳,房子布局不能挡阳光。而中国风水理论是天人合一,不仅要素中包含有‘阳性’,如太阳,还包含有‘阴性’,即看不见的部分,如宇宙、月亮、星宿、山川、河流、树木等对人的适应场性的影响”的结论。

在与我见面的头年(1997年)清明节,亢老师带领一队人马进入黄陵县考察。放眼望去,四周全是黄土秃山,唯有桥山常绿独翠。《史记》说“黄帝崩,葬桥山”,此桥山陵寝坐落于环山之心,是风水眼。通过登山考察,亢老师发现桥山脚下的沮水河在此弯抱而过,呈S形。帝陵在水北的盘龙岗上,隔水与南岸的印台山相对映,盘龙岗、印台山恰呈太极圆的两个鱼眼,帝陵在水北,为阳局。而太极图之四侧之山,形象为龙、虎、龟、凤。两仪而联四象,黄陵居中。陵园内的一株古柏“黄帝手植柏”,树龄五千年(挂牌所示)。此地定是黄帝亲选,其太极四象已清晰,风水优选理论已初创,可见风水与太极阴阳是同时产生的。为进一步测试,亢老师要大家拿出手机看信号是否加强,奇怪的是手机信号果然加强了。这说明此地地面接气能力强,这也证明此地是风水宝地。由此,亢老师推断出,中国风水理论的应用决不是在晋代,而是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运用了。史学界的很多论述中一向认为中国风水理论最早产生在汉、晋时代,即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经过亢老的调查,起码把风水理论推前了三千年。

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这么大成就的亢老师,在我和他“过招”之后做出一个规定:凡是参加他的培训及学术会议,坚持自己“秘术”不交流、只索取别人绝招,不但要批评,还有拒绝这样的人下次参会。后来,更是明文规定“无论文又不发言的,都不能得到大会论文。”

感于亢老师的专业和人品,我郑重地拜亢亮老师为师,跟随他学习风水学。从此得到先生教导、关爱、真传。先生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我脑海,先生的人品、智慧和学识,一直是我步量神州、学以致用、为民服务的动力。我亦视先生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让传承、发展、弘扬后继有人。

今天,亢老师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教导言犹在耳:“学好易学这门传统文化知识,必须兼学易经、天文、地理、民俗、建筑及规划学,并要学习中医学。掌握这些整体知识和能力,才能产生悟性。要学悟并重,道德兼修。学无止境,地无禁区。除了重读书培养悟性外,还要更重实践,读万卷书的同时要行万里路。风水理论从实践中来,还要到实践中去,要‘学悟并重,道德兼修’。”

如今不少院校也开设了堪舆课程,传统文化也掀起 了一股学习热潮。当堪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时候,中国风水学也被广泛地传承。希望今天和传统文化有幸结缘的朋友们,在学习、运用、传承、弘扬易学的道路上,珍惜机缘、去伪存真、以学为基、勤奋踏实、惠人达己、以德为先、砥砺奋进!

本文作者:世界易道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  冯柏龙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中国风水第一人”亢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