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惟宏
中国文人画中,常有以冬梅、翠竹、幽兰、秋菊、青松、田荷等为素材的花鸟画,皆是因它们独有的特性,可用来隐喻作者的追求、志向、品行、性格,所以他们把梅、竹、兰、菊称为“四君子”,把松、梅、竹誉为“岁寒三友”。
最早提出“四君子”的可追溯明代收藏和刊刻家的黄凤池。他辑录的《梅竹兰菊四谱》中有小引,曰:“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证莹其神骨。”之后,君子、名士、文人、画家都以它们为赞美对象,借此来寓喻自身或高洁、或谦虚、或清雅、或淡泊的品行。画家们不仅爱把它们独立地表现出来,进而还把与画同源的书法配上诗或款识,钤上自制的印章,将诗、画、书、印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画中文人画中独有的文化风格,在世界绘画艺术上独树一帜。
黄凤池当年列的梅竹兰菊四君子顺序,后来被人们逐渐理顺为梅兰竹菊,因为这样的排序,成为冬梅、春兰、夏竹、秋菊,更顺应四时。这样,一年四季,皆有可寓之物。
在中国,善画梅兰竹菊的花鸟画家灿耀星空,不乏其人,贵州亦然。而孙竹孙也应称得上贵州在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画上有建树的一位画家吧。
孙竹孙(1882-1967)名嗣煃,字竹孙,以字行。祖籍云南呈贡,1882年生于贵阳。清末秀才。1904年进国子监准备科考,05年废科举,06年任学部编译,后分发贵州。清末至民初,历任麻江、都匀、清镇、等县知事、县长。1921—1923年任贵筑县(今贵阳)县长兼省长公署秘书。此后又任镇远县县长、省政府顾问等职。1932年至建国前,名为省政府顾问,实则赋闲在家,以诗书画自娱。新中国建立后任贵州省首届政协委员,贵州省首批文史研究舘舘员。1967年卒于贵阳。
孙竹孙一生思想开明、追求进步,为人正直,素享德高望重之誉。他祖父孙清彦(号竹雅)为清末享誉滇黔的书画名家。孙竹孙仰先辈之渊源,擅长水墨丹青,尤善画竹。他以竹为师、兰为友的立言要求自己,也以这样的品质处事、为人。因而,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是他最爱表现,也最擅于表现的题材,皆于其笔下熠熠生辉,灵动展现。虽以墨色为主,但浓淡相宜,自成风格。其书法以颜体为宗,笔力雄健,端庄韵重。建国初期,其画竹以歌颂祖国绿化,歌颂和平;曾与友人桂柏铸、景筱兰、王渔父、尹赞卿共同创作一巨幅花鸟《节操与繁荣相结合》,他在其中也画了竹,此画代表贵州,参加了1959年的全国美术展览。
笔者为孙竹孙之孙,家中珍藏有一组他画给其子孙家骐留存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画。画为纸本,每幅宽为44cm,高96cm。四幅皆为水墨,皆配有诗。其中在第二幅幽兰配诗之后又落有“甲戍冬日写给骐儿收执”款识。由此得知此组画画于1934年,是他52岁赋闲于家之作。孙家骐于1919年生,是孙竹孙的二儿子,是年孙家骐15岁,初中毕业刚进入高中。孙竹孙的大儿子孙家骧在初中毕业后,对其厚望,被送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步兵。现在二儿子进了高中,他对二儿子也同样寄予期望。所以专门画了这“四君子”组画“写给骐儿收执”。
来看看孙竹孙的这“四君子”画吧。
其墨梅:一粗一细的两梅枝从画面左侧向下交叉伸出。粗枝向下后,到画面右侧翘起,向上伸出一簇用圈梅画法表现的开满梅花的细枝;细枝向下后与粗枝呈反方向再往左下角延伸,形成一上一下、一反一正的画面效果,似乎有些矛盾,而左上的落款化解了这一矛盾,把画的重心移向了中央,平衡了画面。形成构图上的美感。再看那首五绝诗:
朔风透窗纱,煨炉煎细茶。
对门林和靖,邀我看梅花。
诗中提到林和靖,即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他隐居于西湖孤山,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写梅花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对门林和靖,邀我看梅花”,表明作者与林和靖有相同的志向,追求像梅花那样澄澈淡远。也寄予自己的儿子要有不与桃李争春晚,凌寒而放的孤傲与高洁。
其墨兰:画面左上,一壁峻峭悬崖之下,横生出一丛繁茂的幽兰;左下,又一丛兰草斜迎作为呼应。把所题的诗落在右侧,两丛兰,一题诗款。三点实现了画面重心的稳定。兰花的柔嫩与茂放,仿佛让你闻到幽谷里散发出的阵阵馨香。再看这首七绝诗:
涂脂抹粉画工难,我也当年爱牡丹。
阅尽繁华春梦觉,而今只写素心兰。
花卉画中,不乏需要用涂脂抹粉的繁杂方式来表现,牡丹,象征富贵、象征繁华,也曾是画家所爱,可是经历了如春梦般的繁华后,到今天,还是觉得只画素心的兰花最好。这是画家用兰花素雅和清芳,寄予儿子厚望的一种表达方式。
其墨竹:从大地生出的三株翠竹迎风而立,因为风,飘逸的竹叶被风刮得一律向右,而不同龄的老、新、嫩枝干则表现出不同的姿态。老竹不为风所动,依然笔直挺立;新竹虽然叶随风势,竿却呈逆势姿态,与老竹交叉,显凌风不惧之傲;那嫩竹是作墨的重点,虽细,新叶已被风吹斜,竿却显出一股韧劲。这正体现出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有诗为证:
抱节不移君子性,虚心先得圣人风。
猗猗品韵谁相似,诗酒神仙卫武公。
古人喜爱画竹,因为竹是一节一节生长的。竹的节,寓喻着君子的气节,不屈不饶,刚直不阿,所以抱竹不移君子性;竹竿的空心,寓喻着圣人虚心向上的品行和风尚;好好的品味竹的气节和风尚,像似谁呢?是那位被后人称誉的诗酒神仙卫武公哦。卫武公,东周卫国国君卫和,据说他95岁还虚怀纳疏,作《懿》诗来告诫自己,谦虚待人,心胸豁达。画家就是告诫儿子要有竹的君子性、圣人风,要像卫武公那样虚怀若谷。
其墨菊:右下篱笆栏侧,两丛叠起的秋菊向中茂然开放,浓墨写叶,双沟花瓣,花朵姿态生动,俯仰各异,迎向深秋。平衡画面的左边七绝诗款曰:
不与东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
故园一片萧疏景,数朵残花散晚香。
东风乃春风也。它(秋菊)不与春风里争艳的百花相斗,自己甘愿在篱笆下傲视秋霜。即使家乡已是一片萧条稀疏景象,但这几朵残花仍能在深秋中散发出菊清幽的芳香。
孙竹孙这“四君子”组画,其中的墨梅和墨兰落款为“竹孙”;墨竹为“孙仲子”,嗣煃排行老二,故此称;墨菊为“古滇人”指祖籍为云南。钤的印有“竹孙”,阳文;一枚阴文“家传武子十三篇”,武子即孙武,指孙武之后。“四君子”组画皆为水墨。醮、浓、重、淡、清五色交错,浓淡皆宜。下笔凝炼中显稳沉,简洁中有厚重,不枝不蔓,端庄韵厚,起势构图,胸有成竹。这是孙竹孙绘画的最大风格和特点,正如我省文史学家王尧礼评价:“竹孙书法稍逊其祖,而绘画笔墨间淡,境界幽僻,可谓克绍箕裘。”四幅画皆题有诗,诗意浓浓,引经据典,让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孙竹孙用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品性,寄望于儿子要具备有梅的傲骨高洁、兰的孤芳清雅、竹的刚强劲节、菊的不趋炎附势的精神,脱离低俗,拓展人生高尚品质。这一组画,不仅充分表达作为一位父亲在民国动荡年代里,对儿子追求正直的一种指引和深爱,同时也表现出孙竹孙作为一名中国文人,在特殊时代里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写于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