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半月记(六)

2019年11月1日  雨  伦敦

早晨6:30醒。昨夜睡在书房沙发上,在一壁图书的呵护下入梦。睁眼看窗外,地面濕了。小雨後,那小公園邊BUS開過,更覺有味,濃濃的真實的異國情調。在此住了好几天,那小公園一直没空去坐,带上一份报纸,晒晒冬日太阳,感受一種氣息,一種文化品位。然而,没有。

早餐,吃水餃,牛奶,麵包等主食。诸事毕,已然近9:00。出門时则听见那教堂的钟声。乘地鐵到大英博物館。因为帶了小朋友,工作人员让我们走快捷通道,這些地方對小朋友特別愛護,我們也跟著受益。照例是安檢,拉開背包看看,肉眼檢測,很人性化。

进入博物馆,有些意外,就是中间的那个圆形建筑,与古老的名声赫赫的大不列颠对不上号。想来也许是贝先生在罗浮宫开了先例,效果良好,各地也就跟进扩张。也许。

原来做了一个攻略,要依次看些什么镇馆之宝。但进馆后,看了帕台农神殿,看了一些石刻,罗石塔碑,再就绕去看先看木乃伊,转来转去,就转乱了。乱看也有好处,不是专家,也就没有什么是必看的,反正,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家没有的,也就值得看。看到那些庞然大物,当年也是很費勁才移到此處,大英帝國強盛时往往不惜血本的搬運別人的東西,也許他們認為這就是自家的吧,而且放在伦敦,可以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当然,我是不认同这观点的,不过伦敦有300多处博物馆,文化也确实成为了一种产业。

中國館的東西不多,好东西不多,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展出。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是有些失望的。正于此时,突然有人说馬先生马先生。抬头一看,确是此公,有假包换。但围观的人并不多,虽然在大英博物館裡遇到歷史人物比遇到历史文物更難得,但细想来,他作为海峡那边的退休人員看看博物馆,痴儿了却公家事,彼此彼此啦。然後到日本館,上樓看了《女史箴图》,可惜原件太小,不能捧在手上细细把玩,倒是乾隆的题字可以看得清楚。這些應該在中國館的東西,现在日本馆出現,我想這裡面一定有故事吧。

下樓午餐。帶去的蛋炒飯大家都喜歡吃,小朋友特別喜歡。買了一個三明治和卡布奇諾咖啡。

尔后,看欧洲馆,钟表之类,能工巧匠外,也为他们把机械学应用匪夷所思的地步。

14:00,出博物馆,再去看泰特美术馆时间就不够了。由牛津街归,一路逛店,原来离住处并不远,也就是说,伦敦并不大。买了些食物,归来炒饭炒菜,有香菇鱈魚,不錯的味道,只是缺少了点辣椒,不及贛州的小炒鱼。

今夜可以早些休息,而且時差現在也倒得差不多了。前夜二點醒,昨夜四點醒,今晨五點醒,正常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英伦半月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