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谓强弱,内心安宁便是洒脱 ——读《自在,独行》有感

人是有情绪的动物,被情绪掌控的人往往对自己的生命难以把握,如快乐此般的积极情绪不会选择他们,常常是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将其裹挟;而将情绪掌握住的人向来是坦然从容的,他们据此学会了忍耐和伪装,这样的人内心是祥和的。生而为人,我们总会不念过往,不驻足当下,拼了性命去憧憬、去奢望也许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乃至困惑当下的自己为何这样糟糕,这都太急躁了,现在的自己或许才是最好的。

前些日子拜读了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一书,在扉页上,先生写道“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真正的洒脱来自内心安宁”,身心俱静,适宜读书。


——“孤独”

人们爱说“孤独”,李白是孤独的,对月饮酒吟诗作赋,便能放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仓央嘉措是孤独的,布达拉宫外的子民们不懂他的心事,他想要逃,在一个个雪夜留下脚印,绝望至极便寻求了解脱,或许唯有青海湖能懂;梵高亦是孤独的,不入俗世,不善表达,陪伴他的是精神病院深夜的星空,是炽烈的向日葵,是镜中无耳的自己……可那些把“孤独”挂嘴边的人,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孤独,多少人可以在孤独中去创造?不过是寻个借口继续碌碌无为罢了,这不是“孤独”。再如时下那些染着各色头发的年轻人,穿着奇装异服,手指夹着根烟,说着与世界格格不入的话,自以为就是孤独,先生说这是“郁郁寡欢者”,是“孤僻”。

说来,也难以对孤独做个确切的定义,毕竟依赖于主观感受,还需因人而异,人们大都偏向于将其认定为是消极意味,是一种空落感。其实不然,孤独并不是自我与世界疏离,而恰恰是在世界中的这个“我”将自己从世界中抽离,换个角度看世界的同时也审视自己,是在忙碌或是不成熟之后,选择跳出这样的条条框框来用其他的事物充实自己,从而完成成长。这样,我们寻得了自己,我们会享受孤独,感受生命的宽宥,享受安静的环境与一个人独处时精神的契合。


——弱者的转化

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者,像蛹向蛾的转化,但一旦转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满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

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再年少不更事时,就会去思考人为了什么活着,为了什么奔波,穿梭于高楼林立间,哭过,笑过,夜深人静流干了泪,次日对镜贴花黄微笑着说加油,这是蜕变,是想要变坚强,这也是一种欲望,是有一天势必要得到某种满足。

弱者害怕孤独,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太沉重,愿意遗世独立的人,某种程度上说可谓是“强者”,舍得了浮华、守得住寂清,他们已不再追求欲望,不再去追名逐利,得到了升华,得到而又舍得,这是大智慧。


——无谓强弱,内心安宁便是洒脱

有所求,求真爱与自由;有所求,求守得一方宁静;有所求,求事事平安顺遂。如此,在我们离开尘世那时,一段墓志铭、一坯黄土,将躯壳与灵魂埋葬,便也足矣,往昔的是是非非、强弱贫富,也不复当初。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谓强弱,内心安宁便是洒脱 ——读《自在,独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