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忆北京

我的父母搬离北京了,这个变化直接斩断了我和北京的亲密连接。我在北京生活过十一年,而今的海外游子对它寄托了一份故乡之样的感情。现在,再空降北京,已人去楼空。日暮乡关何处是?唉,我那无处安放的乡愁啊。

仅以此文纪念我奋斗过,并带给我安稳生活的北京。

2001年去北京的时候,在林业大学住了一年。宿舍里有个家境贫寒的河南女孩,这个女孩二十出头,就自己跑到北京来打工,真是勇气可佳。她在网吧收银,经常上夜班。每个月末,我看着她搬凳子,踩上去,小心翼翼地将赚得的五百块钱放进柜子上的行李箱。

我曾在她的网吧上网,和她逛街。深夜,我俩在没人的楼梯上坐着聊天。后来她去深圳开公司做老板了,卖电子产品,据说赚了不少钱。

在林业大学,我过得很快乐。看到有好的讲座布告,我会“滥竽充数”去听,还举手发言提问,比本校生来得还认真。在北林期间,我骑车去新东方学英语,认识了后来的老公,并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

老天眷顾我。我随后在北京读了三年书,读书期间结了婚,买了房。我父母从东北老家投奔我,来到北京,住在郊区。毕业后,老天依然眷顾我,我进了一家大医院上班。

周末及节假日我们就去看父母。郊区没那么多楼,天地间有更广阔的空间,人们的脚步也没不那么匆忙,熟人见面彼此寒暄。小区很多人跳舞健身,非常热闹。

我大着肚子的时候去看父母,后来就抱着小孩去。我们坐慢车去,慢车要两个小时。在秋风中站在车站等车翘盼的情形至今还历历在目。车上通常很拥挤,都是周末从城里赶回老家的人。运气好的话,会有座位。我们看窗外的白桦树、电线杆以及沿路的各家小吃部。每次路过一家名叫“小妹大馅”的饺子店,我们就大笑不止。

后来慢车换成了高速,我们就再也看不到那家店了。

父母家小区对面有各种早餐:小笼包、豆浆、馄沌、煎饼果子。那家河北两口子炸的油条真是好吃。小区两旁有很多门市:超市、五金店、足疗店、五块钱就可以理个发的理发店、各类服饰小店,我还在一家书店淘过很好的书。附近有集市,我爱逛集市。赶上初一初五或十五,在人头攒动的集市里常常能看到城里少见的东西,摆出的都是农民家自产的蔬菜瓜果,太有烟火气了。

每次去父母家,我们放风筝,钓鱼,去周边转悠,象度假一样放松。

小区固定时间就有人送奶来卖,是自家产的新鲜牛奶,散发着纯香的气息,老乡用漏勺打给你。有遛鸟的老北京,在盖楼以前,他们都是本地的农民。也有在北京打工定居的河北佬,他们卖家具,开出租车,开饭店,或做其他小生意,他们的孩子在北京上学,北京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我们亲历非典时期的北京。我们带着口罩去动物园,结果动物比游客多,都睁大眼睛看我们。我们亲历北京的房价攀升。七千一平米的紫竹院楼盘,不久房价即涨到一万,渴望有一窗灯火的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那时侯我们租房子住,住二十几层的塔楼。三环边上那个车道沟小区,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我们饭后常在昆玉河边散步,那段日子像昆玉河水一样宁静。

后来就买下了自己的小屋。拿到钥匙那天,我们打扫房间。待卷走大包垃圾,在落满灰尘的折叠沙发上躺下望着天花板,就觉得终于在偌大的北京城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心情不能再舒畅。

毕业后我开始去医院上班,于是搬到小关住。在那里,有几个或能干或偷懒或善良或自私的保姆曾和我们生活过。元大都的水好臭啊,但似乎不妨碍人们在那里休闲。我依旧记得哺乳时间一到,我骑车从单位过去,和抱着孩子赶来的小刘会合,然后坐在石头上给儿子喂奶。在小关,我们一天天看着鸟巢和水立方从地平线升起,那地址之前是一个叫熊猫市场的地方。我怀孕时,从熊猫市场买过多少鲜翠欲滴的蔬菜和红彤彤的大虾啊 。

儿子小时候,我们带他去爬野长城,去小汤山洗温泉,仰头可见金灿灿的柿子,去天安门金水桥看熙熙攘攘的游人,去后海吹糖人,也推着他的小车流连在昆明湖。但那时儿子太小了,北京这些地方,他现在都没印象了。

化工大院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住处。我们在地坛听鸟叫,也许和坐轮椅的史铁生擦肩而过,天丰利市场有过我的讨价还价,稻香村排队买糕点的身影也似乎就在昨日。门口的马路越来越发达了,地铁五号线也开通起来 。而我却越来越忙碌了,工作、孩子、家庭、父母,这让我开始焦虑。

北京的春夏秋冬在我眼前周而复始,衣服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一转眼十一年过去了。27到38岁,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在北京完成,我也为家庭、学习和工作贡献了最好的青春年华。

我遗憾没有用脚步去丈量北京更多的地方。高楼林立的北京城,那些好玩的地方却隐藏在纵横交错的小巷里,就像蚌中的珍珠。我应该多去探索城市内核或郊外那些有历史底蕴的地方,结识更多有故事的老人或有趣的年轻人。

离开北京后,是父母坚守北京的日子。再回去,北京有了雾霾,地铁星罗密布,几乎覆盖东南西北每一个角落,堵车似乎更严重了,街上的快递小车窜来窜去。CBE的楼更高了,郊区的节奏也变得忙碌。

七年过去了。再回北京,爸妈家已不在。我无法在乘车时听到“金鑫苑到了”这几个字,也不能再看到小区门口那个漂亮的牌楼,我无法再走进12楼三单元那个楼道,拾阶到二层,轻轻推开那道亲切的门。门里所有的房间细节都消失在时光里,只能刻在记忆里了。

我成为一个过客,要住酒店,寻找早餐,赶往车站,乘高铁奔赴另一个城市。

我无法不怀念北京。除了我长大的家乡,它是我生活最久的地方。北京留给我太多记忆,我不能在笔下一一述说。我只能说,我非常怀念坐在门口,和爸妈儿子露天吃油条的日子。

我不知道和北京的缘分还有多少。北京有我的同学朋友老师,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他们对我如春天般温暖。想到这儿,我更加想念北京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秋时节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