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居家休息的这两周的时间里,我终于有了读书的时间,感觉自己又有了许多的收获。读了《教师絮语》这本书,让我对教育,对自己产生了很多的思考,思绪也如絮语般凌乱,只将我深有体会的内容做一记录,也许会给其他人以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建立提高素质与提高升学率相统一的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走出困境的正确选择,决不能把减轻负担、取消考试、降低文化知识要求、降低质量要求、不要升学率、强化课外活动、弱化学科课堂教学等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和标准。否则,素质教育在实践中还是很难得到落实。
环境是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看一所学校管理水平如何,一是看厕所,二是食堂,三是宿舍,只要这些地方井井有条,整洁卫生,让人满意,其它方面一般不会太差。
学生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在课堂上,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基石,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抓基础教育首先要抓课堂,课堂是教育质量的生命所在,是教育工作者的生命力所在。
评价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普适性的评价体系,不论采用何种衡量方法,客观上总有“分值”,我们不要做分数的奴隶,少一分多一分,也不见得就会有多少差距。对学生而言,要引导他们懂得理智对待分数。比如,“百分制”相对“等级制”,多了精确度,少了模糊度;而“等级制”相对“百分制”,多了涵盖度,少了细分度,两者利弊,绝不取决于他们自身计算的方法,而是我们对它们的态度。过去考试采用百分制,为了淡化竞争,就改成五分制,好象五分制就是素质教育,百分制就是应试教育,这其实是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极端片面理解。希望通过实行“等级制”减少竞争压力,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教会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对待一切评价方法才是最主要的。
德育的底线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不做损人的事,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这应该贯穿在所有的学生行为规范当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各项权利,学生才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欲望。一个孩子可以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守着道德规范,我们的德育功劳已经很大了。
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存在着“投入多,产出少”的现象,原因就是将德育变成了一种独立的专门活动,就像炒菜时没有把盐放到菜里而单独拿出来硬让人吃一样。学生在校内外的每一项活动都与道德有联系。 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做出善恶的判断,区分公正与不公正,美与丑,是与非,这些判断不仅局限在思想品德课的说教上,而且渗透于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
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说教灌输的,其余三者,不是课堂教学力所能及的,不走向社会、深入生活是完不成的。思想品德的知并不难,难的是情、意、行的到位,它们才是思想品德成熟的标志。只有生活实践才能感其情、磨其意、检其行。因此,德育要走出教室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只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才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该做,什么不为,什么要追求,什么当唾弃。一次深切体验后所受的教育,远胜于一本思品书的苦口说教,触动灵魂的一次感受总要比假大空的喋喋不休效果好,影响深。
对差生始终满怀信心和希望,善于及时地拆除过去教育中形成的使差生落后而又不能自拔的心理障碍,善于发现连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潜能,给予明确、肯定、扶持,使之发扬光大。用诚心去激励和支持敢于尝试和探索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天赋和条件耐心地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热爱和信任学生的老师总会找到恰当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要使犯错误的学生认识错误,给学生动力和压力效果大不一样。青少年的许多过失并非道德观念的产物, 多与年龄和心理特性有关,或出于好奇,或出于好动,或出于兴趣,或出于无意, 或出于无知。是认识问题,不要说成思想问题;是方法问题,不要说成品德问题;是偶发事件,不要视作一贯行为。要“最大限度地用心理剖析的办法, 最小限度地用道德评价的方法”评判学生,最大限度地“换种眼光看孩子”, 多给孩子找优点,结果,教师们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好的”。暴力产生暴力,挖苦产生自卑,冷酷导致无情,民主带来生机,仁爱产生善良。
一个成年人尚且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何况那些心理比较脆弱的孩子呢?至于有人担心孩子“一表扬就拿不着调,不知姓什么”那就更属于“杞人忧天”了。 学生从重负下走出来,在“乐此不疲”的状态下生活学习,是教育者的明智之举。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轻松活泼地发展正是教师所追求的。
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要适应,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如果过渡强调规范,时时处处苛求孩子,孩子会变得消极被动,这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把规范减少到最基本、 最必要的限度。
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教师要以魂铸魂,以情动情,以行导行,以才育才,把才华施展在教育教学上,把智能体现在教改教研中。
对广大教师而言,最好的教学方法,不是哪个教育家的方法,而是符合师生实际,用最节省的时间、最简洁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并促使学生最快地转化为能力的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效益;面对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如果我们始终想方设法在选择适合教育的生源,而不是在创造培养所有学生的教育上下功夫,那么我们牺牲的是学生的利益、 教育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其中也必然包括区域发展的利益和学校发展的利益。 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通过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保证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没有全面发展就没有教育方向, 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新能力。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 美、劳都能正确发展,不能偏废也不能拔苗助长。所谓个性发展,就是人尽其才,能成为艺术家的就要培养成艺术家,能成为企业家的就要培养成企业家,能成为军事家的就要培养成军事家, 只能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就要培养成一名普通劳动者, 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看似大人围着孩子转,实际上是孩子围着大人的意志转,孩子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说到底是大人的问题,是大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大人为他们提供的生存环境造成的。
课改初期,有的专家认为教材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永远是有限的,受编写者认识的局限永远是片面的,受编写周期的制约永远是滞后的,实际上,这正看准了学生在校时间的有限与知识的无限的矛盾,认为教材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没有错,但中小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更应该注重基础性,新科技、新知识层出不穷,有些只不过是现有知识这棵大树的一枝一叶,有的将来可能成为大树的组成部分,有的可能就凋谢了,所以,教材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说,中小学时代的教材应该是千百年来优秀文化的积淀、科学知识规律的精华,这些知识是学生终生发展最基本的、不过时的、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扬长教育是培养成功人才的教育,成功在长处,不在短处,越是扬长,越容易成功;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只能蕴藏在他的特长之中,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充分挖掘、发挥教育对象的优势,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因势利导,发展并张扬这种优势,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扬长可以激活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张扬个性,发挥潜在的智能,为学生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扬长就是承认差异,承认智力结构多维性和多元性,以及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多样性。扬长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是对整齐划一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扬长是把中国由人口大国转化成人才资源强国重要举措,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过之不及”、“物极必反”这两个成语对于继承传统教育优秀的东西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我们的教育改革好“刮风”,好走“极端”,一强调重视“能力”就要抛弃“知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就要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一言堂”,重视“实践操作”就要丢弃课本教材,都去“活动”,都去“研究”等等。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都要加强对马列主义哲学的学习,处理好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彻底改变极端片面的做法。
教育改革不是在光滑的冰面上跳冰上芭蕾,在光滑的冰面上跳冰上芭蕾虽然漂亮,但即使是高水平的运动员也难免有摔倒的时候,何况大家的水平还不算高,因此,教育改革要从光滑的冰面回到粗糙的地面,虽然地面凹凸不平,但它真实客观。教育改革不应追求轰轰烈烈,而应扎扎实实,更多的应该是静悄悄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