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机制简介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创建一个对象都会被分配一定的内存用以存储对象数据。如果只是不停的分配内存,那么程序迟早面临内存不足的问题。所以在任何语言中,都会有一个内存回收机制来释放过期对象的内存,以保证内存能够被重复利用。

内存回收机制按照实现角色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程序员手动实现内存的释放(比如C语言)另一种则是语言内建的内存回收机制比如本文将要介绍的java垃圾回收机制。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

在程序的运行时环境中,java虚拟机提供了一个系统级的垃圾回收(GC,Carbage Collection)线程,它负责回收失去引用的对象占用的内存。理解GC的前提是理解一些和垃圾回收相关的概念,下文一一介绍这些概念。

对象在jvm堆区的状态

Java对象的实例存储在jvm的堆区,对于GC线程来说,这些对象有三种状态。

1. 可触及状态:程序中还有变量引用,那么此对象为可触及状态。

2. 可复活状态:当程序中已经没有变量引用这个对象,那么此对象由可触及状态转为可复活状态。CG线程将在一定的时间准备调用此对象的finalize方法(finalize方法继承或重写子Object),finalize方法内的代码有可能将对象转为可触及状态,否则对象转化为不可触及状态。

3. 不可触及状态:只有当对象处于不可触及状态时,GC线程才能回收此对象的内存。


内存泄露

内存泄漏指由于错误的设计造成程序未能释放已经不再使用的内存,造成资源浪费。GC会自动清理失去引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但是,由于程序设计错误而导致某些对象始终被引用,那么将会出现内存泄漏。

比如下面的例子。使用数组实现了一个栈,有入栈和出栈两个操作。

这个程序是可用的,支持常用的入栈和出栈操作。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处理好,就是当出栈操作的时候,并没有释放数组中出栈元素的引用,这导致程序将一直保持对这个Object的引用(此object由数组引用),GC永远认为此对象是可触及的,也就更加谈不上释放其内存了。这就是内存泄漏的一个典型案例。针对此,修改后的代码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垃圾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