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三养

      2022年11月7日,立冬。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解释:“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冬天的序幕拉开,万物伏藏,世间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

      人们顺应时令,也开始藏养之道,做好以下三养,令身心健康。

      一、养生

      立冬之后,热气褪去,寒气渐生。

      古人的养生方法追求天人合一,入冬之际需要进补御寒。

      民间也有谚语:“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立冬之日,饮食是一件颇有讲究的事情。有些地方,人们认为“吃前蹄补手,吃后蹄补脚”,他们会用枸杞、八角、桂皮,精心煨炖猪蹄;有些地方,家家户户先用中草药熬汤,再加入鸡、鸭、兔肉、猪肚等去熬制。

      另外,各地各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习俗。吉林地区会吃饺子,因为饺子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南京地区会吃葱,因为葱性温味辛,可使体内阳气运行通畅;潮汕地区会吃甘蔗,因为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

      无论何种饮食风俗,都寄寓了身体健康的朴素祈愿,希望平平安安度过这寒冬。

      二、养心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立冬之夜,诗人李白披衣下榻,打算挥墨写诗。醮了毛笔,发现笔墨已经冻干,李白也不恼。他搭起炉火,啜饮着温热美酒,醉眼朦胧地看着月下的石头花纹,以为大雪落满山村,吟诗道: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不为万事忧,不生千丝愁。

      李白的心境隐隐暗合了“水寒心简,天寒心敛”的养心之道。

      古人重养生,亦重藏情怡心,忌忧忌怒。 他们会温一炉黄酒,三三两两凑在一块闲聊,过得悠哉闲适。会焚香煮茶,借琴棋书画等志趣来陶冶情操,偷得浮生半日闲。

      林清玄在《人生最美是清欢》中说: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冬天满目萧索,氛围凄冷,让人容易产生郁郁寡欢的情绪。

      心态好的人,见冬风不悲,见花落不哀,反而品出一丝冬天的诗意。

      境由心转,一念心净,寒冬皆暖冬。

      我们常说:“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

      三、养志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冬季是四季终结,有寂灭之意;冷风乍起,有萧瑟之意。

      但如陆机所说的:“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

      春夏秋冬的更迭里,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漫山花丛,表面上看似雪泥欺压,但根茎仍汲取着大地的琼浆,静静等待着明年的花团锦簇。

      蝉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下,蛰伏了好几个四季,积蓄着力量,择时破土而出,惊鸣一个盛夏。

      冬季并不是生命的休止,它是一种绽放前的收敛,是一种迸发前的沉淀。

      自然的运行规律,暗含处世之道。

      人生浮浮沉沉,生活起起落落。

      我们的生活,会有烈火烹油之时,也会有无人问津之日。

      像伊尹深谙治国之道,默默无闻地做厨子多年,直到商汤王聘请辅佐,他才大放光彩。

      姜太公70多岁还闲居在家,潜心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直到渭水垂钓之后,人生才开始大有作为。

    《易经》里说:“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所谓进退有据,高低有时也。”

      昙花惊艳一现,等待一整个白昼;俊鸟一飞冲天,忍耐三年驻足不飞。

      君子讲究待时而动,即使身处低谷,也不失锐意,默默蓄积力量。

      隆冬来临,我们不必感伤。一切结束里酝酿着新的开始,一片冷寂过后终将春回大地。

      愿你在立冬温暖和煦,仍觉人间值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立冬三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