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轻

图片发自App


当我们还是一个细胞的时候,就历经千辛万苦,在无数兄弟姐妹中脱颖而出,随后伴随着我们的是不断成长,历经千姿百态,尝遍人生苦甜,最后回归大自然。那么,人生来的意义是什么呢?

2016年的春节,我读完了米兰.昆德拉的著名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说生命是轻微的,本身毫无意义,不值得怜悯,我们存在的每个时刻都只是在竭力的摆脱,摆脱窘境,如穷人摆脱贫困,病人摆脱疼痛,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即使是富人,也不能凭自己的财富完成些什么。许多人会说,活着就是追求,从穷人变成富人难道不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吗?可他又更深一层的告诉你,你对任何事物的追求都可以说是在体验着高潮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只是大脑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形成、消失,留给你的不是退潮后的温柔沙滩,而是你的满心失望。

我们拼尽全力的生存下来,米兰昆德拉却告诉你,你活着没有意义,你活着非常轻微,可有可无。我不知道别的读者怎么理解书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我看来,这种被揭露后的真相,真的很难接受。

这个问题太沉重了,如果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那活着仅仅是不得不来而已,那真是毫无意义。

后来某一天,我似乎找到了一个支撑点,当我看到我们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吃团圆饭,看到我侄女可爱的面庞,还有爸妈嘘寒问暖的言语,我明白了或许是各种各样的关系维系着我们的生命,血浓的亲情,温暖的友情,迷人的爱情,不都在支撑着我们活下去吗?会不会这就是所谓的意义呢?

带着这个牵强的答案一直走在路上,似乎还能让我短暂的相信,人活着还是有意义的。可突然有一天,我问自己,无父无母的孩子,在没有朋友没有爱人的孤儿院里,又是什么支撑着他活下去呢?我想起了英国文学《孤儿列车》的主人公薇薇安在陌生的领养家庭中靠什么活着,本能吗?不想死的本能吗?可不死,苟活着有意思吗?这下我又困惑了,既然关系不是维系生命延续下去的最有力的理由,那,什么才是?

生活中,我发觉自己最享受的事情是在一个舒适的地方,“葛优躺”在沙发上,望着窗外宜人的景,桌旁是我爱吃的零食,还有我爱看的书。

回到现实我却发现自己很想逃离现在的环境,这个当下,这些不美好的工作,不美好的生活,不美好的自己…我顿悟了,原来我们活着的意义是逃离,摆脱糟糕的当下,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旅游是为了看看这个世界。我们看书,是想知道除了自己狭隘的视野外还有怎样伟大的思想,《活着》让我明白人不得不来,不得不走,又为了生存,不断失去以及不断苟活。《盗梦空间》让我知道了人的梦境还能改变自身思考事物的方向,知道人原来还能有第四层梦境。

一边逃离一边找寻真相。对的,这是活下去的理由。真相成了支撑点,看似无懈可击的一个伟大的理由。我又继续前行。

我接着寻找生命的本质。现在的我,以力所能及的深刻,去解释本质。只能告诉自己,存在即是意义,其实在这个茫茫人海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世界。你对人们赋予的一点点善意,是不是让这个世界更好了一点点呢?而你对这个社会多一点的恶意,是不是就让这个世界更坏了一点点呢?你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身边的人,影响着世界。尽管有一天你死去了,你走过的痕迹,和你的精神依然会留在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爱人的脑海里,幻化为一种虚无的物质――记忆,像你的灵魂一样存在着,无论你怎样幻化,你曾经的善意和恶意都在影响着你接触过的一切人事物。虽然不似孔子般存在的久远,可你也是真的如这般存在着,不是吗?

正如莫里教授在《相约星期二》里说的,“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心中。

我竭力挖掘脑子里的一切也只能将生命的意义和本质扯到这里…或许轻的依然轻,重的只是困惑的心灵,最终我还是走在路上,接着寻找,那大概存在的生命之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