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新闻框架 人格标签

大多数事情,我们只能在新闻上看到其中一面。

神舟升空,欢腾一片;地震海啸,分外心焦;

大师去世,惋惜感叹;人间真情,有你真好。

大多数新闻是简单的,然而世界是复杂的。

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决定了记者的使命是从复杂的现实中,提取那些看上去最为重要的事情,再从一个重要的事件中凸显其最标志性的那一面,这是新闻框架。

纵然背后还有诸多被忽略的细节,纵然事情还可能更复杂,但是记者采集不完,挖掘不完,类型化处理是一种常态。更重要的是,读者也并不需要这些。

真相是有限的,也是有容错率的。

问题随之而来,越是突出的,有鲜明倾向性的事情,细节就越不清晰。如果一些细节不足以推翻之前的定论,那么犹可过关;然而,要是有一些关键性的细节被忽略,新闻就会损失真实,带来误解和误判。大到幼儿园、小到碰瓷事件,细节的模糊和晦暗,让我们无法一览事件全貌。

真实,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吗?我想是的。但这一方面需要较真的记者,可能另一方面也少不了较真的读者。如果读者观众要的只是消遣和刺激自身情绪的谈资,那么真相就无足轻重。

报道尚且出过偏差,我们对人的认识就是准确的吗?

在生活中,人难免会被贴上,或是给他人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

「学霸」「直男癌」「碧池」「好人」「坏人」「致贱人」

将人标签化和新闻的框架化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用特点来标记客体。这其实无可厚非,人和人之间很难存在感同身受,只能凭感觉和别人的议论来了解一个人最突出的一个特质,我们不能理解他人的全部。

事实上,从古至今,所有对人的评价也不外如是「奸臣」「忠臣」「明君」「昏君」的脸谱都是浅显易懂的标签,搭起了长盛不衰的历史戏台。但这样有问题吗?仍然是细节的问题。戏剧可以标签化和脸谱化,历史却要细细推敲。我们发现,一旦究之细节,面目就不甚清晰了。我们发现,似乎没有可以一言以蔽之的人或事。曹操是奸臣吗?纣王是昏君吗?烽火戏诸侯是褒姒的问题吗?是商女亡的国吗?这些事儿戏里都没说太细。

了解细节和全貌是要花费功夫的。对一些朋友而言,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必要。现代人很忙碌,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去顾及他人?于是,大可和咪蒙一起痛斥「贱人」,再不轻易施予;于是,大可把不喜欢的人冠之「癌」与「婊」,忽视他们她们的一切言论;于是,可以把性取向作为一个人的全部代号,忘记其名姓,听闻「LGBT」就一面排斥或是立刻表态站队。标签式是于理解的,更是易于传播的。当标签成为一个人的全部之时,其独立的人格被谋杀了,再也消失不见。

标签不仅贴给别人,现代人也爱贴给自己:「佛系青年」「隐形贫困人口」,“说的就是我没错了。”当我们接纳这些流行标签并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一是好玩,二是热闹,三是一些自己的特质被理解和发现。我们用共同的标签来对抗孤独,在共同的焦虑中寻找彼此的存在。然而创造这种标签的媒体往往不是意在理解和关怀,而是出于打包营销的目的,一不留神,你的注意力就被卖给了广告金主。

然而,和新闻框架的最大不同之处,人格标签最大的问题,在于标签化损失的细节,是关于人和生活本身的。

新闻上还大多都是他人的故事,有时候看戏吃瓜总是难免。

贴标签太简单了,然而我们的生活本身,是多元和复杂的。

我们认识一个人,往往从身份标签开始——「同学」「同事」「校友」「老乡」。但真正地深入地去成为朋友,关系逐渐加深,其实是一个去标签化的过程。随着了解的加深,我们会发现这个人的正面、侧面和背面,选择要不要继续这段友谊,或是要不要成为伴侣,都是在撕开标签之后完成的心路历程。

每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如果仅仅停留在标签的表面,且不说会忽略与外表不符的真挚与美好,更可怕的是为道貌岸然所欺瞒,被狼子野心所伤害,多少「德高望重」标签的背后是虚伪与恶劣呢?

我们常常会从别人的口中听闻一个人的评价,听闻这个人身上的标签。但是,贴标签是一个个人化极强的事情。人们都是以个人好恶来分远近亲疏,俗话说,汝之幸福比蜜甜,我之含笑半步癫。当我们去以别人的标签去判断的时候,其实是用别人的世界观来代替自己进行筛选,最终活成了他人的样子。

我们的生活,总会有这样那样的Tag,告诉一个事情看上去是什么样,你该有什么样的反应,你该高兴还是难过,你该生气还是愤怒,你该喜欢还是厌恶。

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和深入探索的乐趣。

我觉得这很酷。

2019.01.02

你可能感兴趣的:(01.02 新闻框架 人格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