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 真将 消亡吗?

        飞利浦·迈耶曾经做过预测: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早在1994年,美国未来学家迈克尔·克莱顿就将报纸称为“媒介恐龙”。不管是报纸消亡论,还是媒介恐龙说,都在预测着报纸即将消亡。那么这些引人焦虑的假设真的会成真吗?不管相信或不信,2015互联网广告收入的确超过所有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和,而依赖广告作为主要收入的报纸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但是报纸真的到了穷途末路了吗?

笔者不这么认为,尽管现在互联网新媒体崛起,但报纸仍有无法被取代的优势,所有只有发掘报纸的情境价值,做出符合历史进程的进化,这就是报纸的未来所在。

        任何媒介在面临新的媒介冲击时都会或早或晚地找到新的生活方式,以新的模式重塑价值。二战之后风靡全球的广播在电视出现之后迅速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可是有谁知到广播却因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又迅速崛起。话剧在电影的冲击下,在舞台上寻找到自身的价值;电影在电视的打压下也曾被预言过将灭亡,但电影却在电影院获得了新的生机。

就好像保罗·莱文森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里》说过:“只有人的需求才是决定媒介进行的决定因素。”

        在互联网的情境下,报纸应该随之进化。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在互联网新媒体冲击过程中,传统媒体曾经进行了多次转型尝试,有的做数字报,有的增加了双微,把纸媒放到了网上、办个手机版的杂志就ok了?没能在实质性的收益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没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商业模式的尝试都是徒劳的。

        上海早报双雄之一的《东方早报》自2017年1月1日起停刊,员工整体转入澎湃新闻网。《东方早报》虽然内容在圈内做得有一定影响力,但一直改变不了亏损的局面。眼看纸媒整体没落大势所趋,东早扭亏为盈更没有指望,幸亏东早的另辟蹊径之作——澎湃新闻网在上海的新闻类app中还算颇有影响力,索性把报纸关掉,专心致力于新媒体的发展,一来可以止住纸媒出血点,二来也可以从运营机制、报道思路、资本来源、人员转型等各个方面探索传统媒体在面临大崩溃的时候,一种转型的可能性。不管将来澎湃的走向如何,至少现阶段降低了成本,并且提供了一种貌似比较有可行性的转型之路。尽管东早如停刊的确令人伤感无奈,但无疑的,这绝对是正确的战略决策。澎湃新闻网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的巨大压力下成功转型的实例。

        其实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是代表着纸媒就要走向衰落,传统媒体拥有内容生产方面的核心优势,其中对于纸媒用户群体的传播影响力深厚,借助其传统内容优势确立下来的,对于读者生活潮流的影响,价值观的传播,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差异性的生活解决方案。

        然而互联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除了传播信息这一点是相同的以外,其他的全部都是彻底发生了改变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移动终端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站的比例越来越高,使传播介质得到更好的诞生和扩展,给人们带来高效和有趣、能充分填补人们碎片化的时间。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是进化、是改良。但是要注意的是,传统媒体要转型,先不说能不能转,首先要解决转向哪里的问题,然后是如何转的问题,说白了就是首先要搞清楚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容易使传统媒体迷失自我。在影响力日渐衰弱的今天,传统媒体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去积极部署,拓展影响力,为转型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陈国权老师曾指出纸这种媒体在很多时候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

易得性,与其他所有媒介相比,报纸更容易获得,价格便宜,渠道分布点极广,非常易得。

易弃性,想扔就扔,不想仍就送给收废品的老大爷。价格便宜,这就是报纸的最大优势之一。谁会看完ipad上的东西就把机器随手扔进旁边的垃圾桶呢?但是报纸就可以,想扔就扔。

从容性,想看就看,不想看就放一边,以后再看,便于保存、收藏的优势。而网络则不稳定、易删除,电视画面转瞬即逝。

        所以对于传媒来说,免费报应该将渠道优势突出到极致;行业报就应将行业优势突出;党报就应该将政府资源利用到极致,要专注于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见异思迁。

        总结来说,要用发展新媒体的眼光来发展传统媒体,让传统媒体能借力新媒体强化自身发展和多元化的拓展,充分运用新的技术、应用创新媒体传统方式,走出一条传统媒体转型的和谐发展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报纸 真将 消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