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成长的小镇上,已经很少能见到年轻人了。甚至在家里药房进货时,老爸统计的销量分析都是以心脑血管药物和常见感冒药物为主。
在我的记忆中,镇上十几年前就陆续关掉了舞厅、溜冰场、卡拉OK、游戏机室等场所。初中的时候,仿佛就在某个暑假,我一下子感受到了,这个镇子,好冷清。我也开始在周末的时候乘车去市里玩,逛商城、书店,同学聚会,后来到市里的高中求学后,一个月才回来一次。
2
一月份匆匆到来的疫情,在小镇似乎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本来街上的人就少,日常生活保持的距离自然超过了安全距离,一切生活继续按照轨迹开展。这也是在疫情初期,让小镇里很多中老年人放松了警惕的原因。
如果这次疫情发生在非春节或其他假期,我想,这种无差别感会更加强烈。
3
既往从腊月开始,街头应该会有联排的铺子卖红彤彤的春联、鞭炮、灯笼等各种年货,夸张的时候,主干道还会堵车,小镇会有为数不多一个月左右“青春”的样子。
原本春节是学生放假、务工人员返乡的主要阶段,可是小镇里的学生都陆陆续续搬到了市里,寻求更好的教育资源;务工人员在各种限行、封城的措施下,回来得寥寥无几。主要回到镇子里的,是在不远的市里工作生活的年轻人(开车1小时以内距离),他们的童年在镇子上度过(如我一样),过年的时候,镇子上会有很多幼时的伙伴,大家一起聚餐、打牌、逗趣下一辈,老人们虽然多了很多生活负担,却也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4
直至出现了第一例从武汉自驾回来的确诊患者(他其实也属于中老年人范畴)。
朋友圈开始有各种流言和封路视频散开,真真假假,从最初我极力阻止爸妈外出他们不以为然,到他们疯狂阻止我去超市、取快递、拿牛奶,事情发生了巨大转变。
镇上的老年人也在各种信息包绕下,逐渐戴上了口罩,去河边洗衣服隔得距离更远了(虽然本来都会隔上5米左右)。广场舞逐渐停了,棋牌室和澡堂也陆续关门了,他们开始每日在家族微信群里发各种专家说、政府说、论坛帖、养生帖,年轻人也会在群里各种辟谣、提醒。
幸运的是,镇上的人因为大多数都有几方种蔬菜的田地,日常蔬菜供给自然不成问题,当我问家里是否需要储备蔬菜时,我妈的直接甩给我一张图。
这张图,仿佛写着大写的两个字“富有”。同时,老爸敏锐的嗅觉,在疫情初期去屯了大米等食物(怕后期涨价,事实是并没有涨!)
5
那些已经从市区回去的年轻人,因为村子封路后宅在老家,晒晒太阳,做做美食,趁天气好的时候去山上挖竹笋,带着小孩体验他们儿时的生活。这也许是他们离开小镇去市里打拼后,在老家待过最长的假期。
太阳把脸晒得红扑扑,嗑着瓜子花生,灶台里燃烧的柴火烹饪着一铁锅香脆的锅巴、红烧肉、炖鸡,火盆上烤的年糕配上爸妈自制的辣椒酱,年前老人们在家准备的年货,让他们成了朋友圈美食大赛的主力军。
那些没有回去的年轻人,依旧远程在线上每日关注了家里长辈们的身体状态。虽然常常觉得科技让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但是每当看到家人们视讯音频的时候,也常常感谢科技让大家能以这种方式link在一起。
生活要继续,疫情逐渐控制,复工的日子悄然而至,回到小镇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也陆陆续续开始了返程。这个已经没有什么年轻人的小镇,又开始慢慢回到平和的状态,疫情让大家多了一段相处的时光,虽然每天都胆战心惊盯着数据图,但是封住的路没有封住在异地年轻人对家里的思念,也没有封住家里几代同堂的爱❤️。
临行前,老人们再三嘱咐做好防范,年轻人依旧会不耐烦得说知道了知道了。
但是这次他们没有直接扬尘而去,而是都会在后面加上一句,你们在家也好好的,不要随便出门,注意保暖,做好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