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悼世子——朝鲜最悲惨的太子,被父亲关在木柜里活活饿死

朝鲜国王英祖李昑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国家在他的统治下欣欣向荣,百姓们安居乐业。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英祖是个好国王,却不是个好父亲,他的儿女大多命运悲惨。

思悼世子李愃是英祖的次子,母亲是映嫔李氏,孝章世子是他的同胞弟弟,可惜不幸早夭。

孝章世子早夭后,英祖将希望寄托在思悼世子身上,他对这个儿子严加管教,期待着子承父业,做一个有为之君。

大概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无论思悼世子再怎么努力,英祖对他始终不满意,总觉得自己的儿子欠缺火候,是块废材!

随着时间的流逝,英祖对思悼世子由喜欢变成了厌恶,他想不通自己完美的基因为什么没有传给儿子,这小子是不是我生的呢?

思悼世子每天都活在恐惧中,父亲对他不是训斥,就是打骂,超负荷的功课压得他透不过气来,有的时候,他真希望自己没来到这个世界上。

一个人压力过大就会产生叛逆情绪,思悼世子也一样,在他心里父亲是魔鬼,能逃则逃,能躲则躲,千万不要发生正面冲突。

于是乎,这对父子,一个躲,一个逼,两人犹如猫和老鼠。

宫中的人都知道思悼世子的苦闷,但谁也帮不了他,只有同胞姐姐和平翁主为弟弟说好话,关心他。

和平翁主是英祖最宠爱的女儿,她是思悼世子的保护伞,可偏偏这个保护伞死于难产,13岁的思悼世子与父亲的矛盾日益激化。

长期以来的压抑,使思悼世子行为古怪,只要一听到母亲说父亲来了,他就吓得语无伦次,甚至跳窗逃跑。

从现在的医学角度来看,思悼世子是患上了忧郁症,而病因正是英祖的高压政策。

儿子已经快要被逼疯了,可父亲依然如故,英祖从来没有检讨过自己,他认为儿子的反常举动是因为太过依赖自己的母亲,而解决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母子见面。

母子不能相见,这换作谁都无法忍受,思悼世子愤恨难平,在与父亲的争吵中差点投井自尽,幸亏身子肥胖才幸免于难。

思悼世子投井的举动惹怒了英祖,他认为这个儿子真的没救了,不如好好地培养他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李祘。

公元1757年的2月至3月,一直对思悼世子呵护有加的嫡母贞圣王后和嫡祖母仁元王后相继去世,思悼世子伤心欲绝,他不想子承父业,他只想有人来爱自己。

爱他的人没有来,倒来了两个敌人,她们是思悼世子的同胞手足和缓翁主和英祖的宠妃文昭仪。

这两个人吃饱了没事,时常到英祖那儿打小报告,说思悼世子的坏话。

英祖早就看不惯思悼世子,他听信馋言,经常罚思悼世子跪在外面,大声训斥。

思悼世子百口莫辩,他的精神愈来愈差,行为也愈发怪异,整天喝得烂醉,一个人烧衣服,发酒疯。

英祖对思悼世子失去了信心,他决心扶持自己的长孙继位。

思悼世子对父亲的想法没有异议,他原本就不想做什么国王,但英祖却总是疑神疑鬼的。

公元1762年,大臣罗景彦受人指使,向英祖告发思悼世子有谋反的罪行,这成了压垮父子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英祖召见了思悼世子,他不听儿子的辩解,下令让其自行了断。

思悼世子在临死前曾向母亲映嫔李氏求救,不过李氏见儿子疯癫,又怕他真的会弑父,犹豫再三后,最后决定见死不救。(也有史书记载是映嫔李氏提出让思悼世子自尽)

27岁的思悼世子生无可恋,对他好的人都去世了,父亲是仇人,母亲是路人,冰冷的世界容不下他。

思悼世子想要上吊自杀,但身边的仆人不忍心,两次将他救了下来。

英祖知道后,心中更加恼怒,他下令将思悼世子关在米柜里,断绝饮食,8天后,思悼世子被活活饿死。

这一年是农历壬午年,史称“壬午祸变”。

27岁的思悼世子死了,诬陷他的大臣罗景彦也死了,英祖心里明白着,他就是借别人的手除去后患。

思悼世子去世14年后,英祖也去世了,他的儿子李祘继承王位,史称正祖。

正祖是李氏王朝最后一位圣君,他在位期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对于屈死的父亲,正祖是同情的,当然他不可能批评自己的爷爷,只好举办追慕活动表达心中的哀思。

思悼世子的一生充满着浓浓的悲剧色彩,他终身受制于自己的父亲,如果有来生,他一定希望自己生在寻常百姓之家,过着粗茶淡饭的平静日子。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悼世子——朝鲜最悲惨的太子,被父亲关在木柜里活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