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地2:认知的圈养

伯恩一夜没有睡好,但他也不愿意起床,就这样闭着眼睛在床上混着,直到早上六点半的闹钟通过枕头轻轻地震动着,他才坐了起来。

床对面的镜子感应到伯恩的动作问:“先生,是先扫描身体情况还是打开新闻?”

“播放新闻。”

“昨夜关注率最高的两条新闻都和雨林禁地有关,请看报道。”

一条视频是无人机采访围绕着略显局促的矛。标题是:第一个走出禁地的人。

第二条视频是关于罗森的。

一架小型飞机试图闯入禁地被无人机击毁。

镜头里,飞机的碎片洒落一地,小型机器人和机器狗正在清理现场。

伯恩挠挠头心里骂了一句“fuck!到底还是没有看到雨林。”

洗漱收拾好,伯恩走到门前达成气囊弹送专线,前往联合国总部大楼上班。伯恩做过二十年警察,四十五岁后调任联合国总部大楼做保安,至今独身。

联合国总部这一阶段显得喜悦而忙碌,为了举办明年三月的大型庆典——无战三百年。

经历了21世纪初期的混乱时,所有的国家都选择了强硬的领导者,把本国优先作为首要战略。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在2024年一促即发,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雾霾拯救了全人类。跟着和平在媒体社会学家的努力下实现了。

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来自信息。

人只会接受自己愿意相信的信息。

人最终会成为信息所塑造的人。

于是在联合国总部,所有的强人领导经历了雾霾的无力感后,深深处于权力无效的恐慌之中。

他们和娱乐明星一样,只不过一个寻求喜爱我,另一个寻求服从我。

爱的反面是不爱。

服从的反面是对抗。

所以,这一次,得益于价值观本质的一致,这些强人领导很快接纳了社会学家的建议——利用依然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给全世界人类以“确定、需要和真实”的信息。

雨林湿地等境地外的界线非常容易识别。

信息的高墙则无形无相。

各国首先联合打击全球的暗网组织,到伯恩当警察的时候,信息安全部虽然已经没啥事做了,但依然是收入最高的部门。

最后留下了三个暗网。

各大新闻媒体筛选事件,分配解读角度,因为预期让接受者相信,不如让他们难以选择。正的观点、反的观点、无厘头的观点,受众不知道的是,这些都是被设计的观点。

伯恩还记得上的第一堂警察历史课。

在2025年,各国媒体就携手传递了一个信息:“除了祖国,其他国家对于你都是危险的。”

配合极端天气的事实,人为破坏国际通道,减少航班和火车的跨国班次,针对移民及旅游者的暴力,连篇累牍报道跨国活动的危险事件、暴力事件、歧视事件和死亡事件。

直到2041年,全球因私出国流动率首次为零,并于2050年开始稳定在十位数以下。

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他国家的不好。

每个人都充分了解到自己国家的好。

另外,在极端气候的笼罩下,娱乐文化得到充分发扬,每个人都崇尚“轻松、简单、无依靠的幸福生活。”

著名学者孔李凡先生凭借自称的“三大谬论”:“政治从来都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而非价值创造;与其在争论民主还是专制上浪费时间,最好的关爱恰恰是不让大家去选择;参与者越多,选择品质越低劣。”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图片发自App

一切以降低选择成本为精要。

如同伯恩的生活。

他住的宿舍是统一制式的,服装只有两种颜色和三种款式,家家都没有厨房。

因为给自己做饭是一种浪费。

那天罗森找了伯恩,他们是当警察时的同事和朋友。

那是个大风天,风吹动浓雾如同千万只手扯动万千的旗帜。后面的浓雾被吹得穿破前面的浓雾,又像是开花一样四散而开。

他们走在公园的开阔地上,此时此地,城市的全时监察网络是失效的。

这是当警察的好处。

伯恩:“什么事这么神秘?”

罗森:“你看着我儿子长大,他就像你的儿子一样。”

伯恩:“他怎么了?”

罗森:“他病了,只有最多五小时的时间。”

伯恩:“该死!怎么会这样?怎么发生的?”

罗森:“不,伯恩,求你,我没时间解释。找你,是想请你帮我弄一张飞行出境证,我只要获得航行许可就行了。这是他最后的愿望,我一定要做,我必须。该死的,我一定要做到,你一定要帮我,回来我再解释。”

伯恩定定地看着他唯一的朋友,甚至说是亲人都可以,然后重重地吸了口气说:“给我半小时,就在这里。”

伯恩找到梅根,他曾经救过的一名伪造证件者,取到了一张“证”。

梅根把“证”给他的时候,还给了他一个基因验证码,一个小小的胶囊:“听说过‘归道会’吗?这个编码只有两小时活性,现在还剩一小时了,你可以回家看一下,很适合你。放心,没有谁能检测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禁地2:认知的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