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之光 3

第二章 “运营之光”

不得不说我很喜欢这句话,抛开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不说,简单聊一下我身边的朋友,无论是找工作也好,创业、还是恋爱也罢,大多是遇到问题,会选择性的不正面解决此事。很少会有人真正去把问题吃透,进行分解和分析,想起小学班主任常说的话,拿起半截就开跑,如此以来怎么能把事做得好呢。

2.1 为何超过80%的运营始终只能打杂

这一点当然要先读懂第一章 运营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一个认知,然后思考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好的运营需要具备的条件

A:一些必备的基础素质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适用于 各行业)

B:至少有一项可以拿出手、能直接带来产出的运营硬技能(就像每个女生必备技能PS美颜)

(一)目标导向意识

A:纯粹的职能支持类工作;

B:目标导向类工作

(二)效率意识

效率的工作也可能是如何持续优化自己的投入产出

2.2 身为一个运营,最大的竞争力和“信仰”

做事不能“竭泽而渔”让自己没用余地,从用户端去考虑问题。

回报后置式逻辑 既然...那么....

2.3“精益”的运营

“一个基于某种假设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得到用户真实、自发的认可”

这一部分不禁让我有感而发,在我们创业初步,确实存在很多假设性的困难和问题,细细思考一下,我们其实可以做些预想,搭建起真实应用场景。

2.4 运营的“做局”与“破局”

找到事件的核心要素,进行一个“破局点”,并且体现出价值所在。

2.5 工作方法的三要素

(一)让自己拥有对于新鲜实物的高度敏感

A.追热点、借势

B.学习能力

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保持对于大众热点事件、话题和一些新鲜实物的敏感度,并且要去挖掘了解。

(二)让自己拥有对于用户的洞察

尽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典型用户,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用户的体验场景中,洞察用户的喜好。

(三)学会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

A.面对一个需要吸引对方注意力时需要抛出让对方大吃一惊或十分好奇的观点和结论,再去逐一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否可以成立。

B.假如面对的问题是要说服对方接受,需要先从大量事实和一些细节刻画出发,通过细节引发对方的感知、共鸣和认同,在逐步引申结论。

2.6 4个关键性“运营思维”

(一)流程化思想

活动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a  界定清楚想要的目标和结果

b.梳理清楚,问题从始至终全流程是怎样的,以及有哪些主要环节

c.每个环节上,做什么样的事情给用户有不同的体验,达到最终结果

“先有流程,再有解决方案”

(二)精细化思维

将关注的问题拆解为无数细小的执行细节,并且能够做到对于所有小细节都有掌控力,比如制作表格,时间节点、案例、内容素材都提取出来加以执行。

(三)杠杆化思维

a.小群体的维护,制造大量超出预期的体验,借此传播

b.一个活动的主体,需要集中为一个大佬,以此作为噱头吸引更多人参与

c.活动中把参与名额设置的更有价值稀缺,使得活动更有价值性,让用户舍得成本去参与,比如完成设定的“逼格”任务

(四)生态化思维

搭建一个生态,关键词:互为价值、和谐共存、共同驱动

2.7 优秀的运营,需要多懂“产品”

a.通过“用户、需求、场景”的基本逻辑下去判断完善工作步骤,学习合格的产品经理的思考方法和逻辑。

b.“殉难者合理高效的产品机制来为运营服务”带动数据上升

c.在进行自己的工作进度时,同时要了解懂得产品的逻辑、架构

d.深刻理解“产品”工作的本质,我认为这个是在任何行业里都需要的,除了深知自己岗位的工作性质,还要了解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环节,这样更有效的提高自己在工作中思考和去实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营之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