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小西
来源 | 林小西(ID:mrlinxiaoxi)
本文共计3445字,预计阅读9分钟。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这个月以来,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让我产生了一个顿悟。
就是关于读书这件事啊,我忽然发现,我之前的很多做法,都是不太对的。
以前我每天阅读3-5个小时,几乎全天都耗在书里。
如今我每天只有1个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但是感觉收获比之前更大。
究其原因,可能是忽然顿悟了读书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我读完了200多本书之后,发现自己曾经陷入过的读书误区有哪些。
也希望帮助大家避免这些误区,更加愉悦地读书、进步和成长。
01.
误区1:贪快。
因为喜欢读书,我加了很多书友圈子。
今天看这个人读完了某本书,明天看到另一个人读完了另一本书……
比较之间,就产生了焦虑感:怎么办这本书我还没读?怎么办那本书太好了我还没开始看?……
另一方面,我也想通过快速阅读,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总觉得自己读得越快,知道的东西也越多,便能够更快地成长。
所以很容易就陷入追逐快速的流水式阅读中。
在我的阅读书架上,有一个分组,名称叫作「学会阅读」。
里面的书大都是讲快速阅读方法的,比如如何速读、跳读等。
这个阶段的我,会天然地认为读书越快效率越高,读得越多就越厉害。
不自觉地成了一个“眼睛扫视文字”的阅读机器。
所以即便我每天阅读3-5个小时,但仍然感觉读了很多书什么也没有记住。
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发生切实的改变,这使我越发焦虑了。
后来,我看到李笑来老师的一个观点,帮我破除了这个误区。
他在《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中这样说到:
我认为“阅读速度”是个伪概念,在我眼里,只有“理解速度”。
理解速度快,才能有效提高阅读量。
这个解释让我醍醐灌顶——如果不理解,或理解不深,读得再快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开始放弃“速读”的执念,主动降低阅读速度,实践他提倡的“只字不差”的阅读模式。
当然,有些书如果用“只字不差”的阅读模式,确实会感觉枯燥乏味。
弗朗西斯·培根说曾经说: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一本书的时候,可以主动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书?
周岭先生在《关于阅读,这是我目前能想到最全的》中提到一个“三匹配原则”。
意思就是:选择那些“需求、兴趣、难度”都刚好在你舒适区边缘的书。
如果一本书是你感兴趣的,又能够解决你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同时易读不烧脑,那你读完之后一定会非常愉悦。
同时集齐“需求、兴趣和难度”三个要素,只要它们都在你的舒适区边缘,那这本书对你来说一定是本好书。
这样的书,可以从头到尾只字不差地去读,你的收获一定也很多。
02.
误区2:贪多。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
其实这一点,和误区1贪快很相似。
一方面,读得越快,单位时间内你所能读的书当然就越多。
这也是周岭先生在《认知觉醒》中提到的,我们的大脑天性之一:急于求成。
凡事都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
另一方面,就是我之前在《事实是:我的书架有5000本书,也无法缓解我的知识焦虑》里面提到的:
贪多,容易陷入“松鼠模式”。
什么是松鼠模式?
就像松鼠为过冬做准备,一颗一颗搜集松子的过程,也就是只有输入,缺少加工和输出。
这样做会造成信息的囤积。
这种收藏、收藏、收藏的方式,L先生新书《打开心智》中将其称为:松鼠模式。
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但只是把它们存在笔记里,从来不去思考或行动。
时间长了,笔记本确实越来越厚,但你从中真正获取到了什么,得到什么改变了吗?
事实可能是:并没有。
《知识的错觉》一书中,作者史蒂文·斯洛曼提出一个概念:解释性深度错觉(ioED)。
解释性深度错觉(ioED)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知识量,自以为掌握了许多常识,
但实际上,我们真正知道的、懂得的、了解的,可能远远低于自己的想象。
这和松鼠模式有什么关系呢?
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喜欢收藏干货,这种收藏的行为,会欺骗我们的大脑:看!我是在学习!这个知识我懂了!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容易让人养成一种思维惯性,一种“只要我收藏了,我就会了”的错误认知。
这样的学习方式,只是将碎片化知识“囤积”起来,却可能从来没有真正利用过它。
03.
误区3:读完就忘。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读书的当下,对书本内容有很多感悟。
但是为了快速读完一本书,任凭灵感和感悟溜走,没有及时记录下来。
最后虽然一本书画了很多笔记,但是读完之后,马上就将其扔在一边,换下一本书了。
我读书的习惯也是这样,读的时候划线标记了很多地方,读完之后统一将它们导出到笔记中。
然后呢?
然后就让它们在笔记里吃灰了……
我们总觉得,只要自己每天坚持阅读,就会有所成长。
但是却忘了,如果只是一味地输入、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输出,那么这条循环就是不完整的,更谈不上让自己有所收获和成长。
事实上,对于成长来说,阅读还有更快的心法,那就是盯着“改变”去阅读。
也就是周岭先生在《认知觉醒》中谈到的“成长权重比”。
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即相比起阅读,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只有紧紧盯着改变量这个关键指标,读书才真正有效果。
如果只是抱着“我要读完一本书”的心态去阅读,会很容易把“持有”当作“拥有”,把阅读的行为,当成学习的效果。
而真正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地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
但凡你愿意盯着“改变量”去阅读,即使你读的书很少,你的成长也会非常快。
这也是为什么我目前每天只阅读1个小时左右,因为我更多的关注是在“改变量”这个指标上。
那么,如何只盯着“改变量”去阅读呢?
《精进》的作者采铜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我看一本书绝不会期待它从头至尾都能启发我、对我有用,我只是想,如果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小点,两个小点对我有用的,这本书就是好书!
我把从不同书上找到的各种有价值的碎片记录下来,再汇总在一起,就可能建立我自己的体系。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先生的读书方法也是如此:
先通读一本书,读完后将它放在一边“晾”上几天(通常间隔一周左右),然后在合上书的情况下问自己“现在还能想起什么?”
如果此时还能想起,说明这个知识点一定是真正触动自己的,这样的知识点不用多,哪怕只有一两个都非常珍贵。
之后,再围绕这一个或两个知识点去关联、去实践,直到自己的生活真正发生改变。
你可能会认为一本书只记住或做到一个知识点太少了。
其实不然。
如果你每个月只读一本书,每本书都让自己发生一点改变,那么一年下来就会有12个改变点。
每年积累12个,5年之后,你将会与那些不读书或每年读100本而没有发生改变的人产生天壤之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会把所学融入到身体里面,可以随时提取并终身难忘。
04.
误区4: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一点,是我从逆熵增者的朋友圈看到的,刚好解决了我当前的一个困惑。
我就是一直读书、但总觉得自己没什么成长和变化,所以经常会产生是不是自己方法不对的疑问。
有一天我看到逆熵增者的朋友圈:
如果要学习如何快速成长,除了看书,还要观察周围的优秀之人,
看看这些人是如何做事的,有什么独到之处,是如何学习的,都在学习什么,
学习方法有没有不同于自己的地方,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这些优秀之人就是一本本值得研读的书。
书本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真实的生活也是。
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值得花时间琢磨,他们是一种新的智慧源泉。
当下我就想清楚了:尽信书不如无书。
周围的人、事、物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比如:
逆熵增者持续700天每天阅读3小时,坚持日更700+天,每日早起、运动、理财、复盘……
号主绳系累计500+天每天4:00早起,阅读、运动、写作,日更公众号;
以及还有很多号主每天写作2-3000字,坚持日更公众号。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月开始,我每天的阅读时常缩短至1个小时。
我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他人的经验、用来思考、写作、日更公众号。
模仿那些比自己厉害的人,如何去思考、学习和行动。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坚定前行。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在读完了200多本书之后,逐渐意识到并走出的读书误区。
如今的我,当然还在坚持每天读书,但是不会再过度焦虑。
不会只盯着读书的数量,而是紧盯着读书的质量:
自己有多少收获、有多少思考、有多少成长、有多少改变……
不会标榜和炫耀自己每个月读完多少本书,而是一本好书反复阅读、咀嚼和消化。
充分利用自己过往的读书笔记,深度思考和付诸行动,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
真正地将一本书为我所用。
参考资料:
1.《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李笑来
2.《关于阅读,这是我目前能想到最全的》周岭
• End •
『往期文章』
11月看的3部电影和13本书
一周原创文章精选丨2022.12.11
《认知觉醒》:成长,就是不断克服天性的过程
作者:林小西。满地都是六便士,你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图片:《侧耳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