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七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是一天傍晚与同学谈完保险方案,回家路过熙雅书店,逛书店时看到的。很巧,书店老板还是我一个朋友。所以说,好的事情要主动一点,说不定就有新的发现,新的机会。

熊培云先生是我为数不多钦佩的当代写作者。在此之前有吴军、琢磨先生、韩寒、高晓松、冯唐、余世存、俞敏洪、冯仑,很希望这一串名字再增加一些,当然自己的名字加入其中也未尝没有可能。看他们的书,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有人文关怀,有学识和高度,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思想,能够超越自身狭隘的认知,相对客观的看人和事。读他们的书会提高我们的认知,会给我们一个比较冷静、客观看世界的参照物,不是歌功颂德满太平盛世,不是你侬我侬的低级鸡汤。

书,看多了,自然能辨别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复制拷贝胡乱拼凑的烂书。正如,阅人多了,自然能辨别出来哪些是有能力人品高尚的可交之人,哪些是口若悬河内心没料的肤浅之人。


图片发自App

《自由在高处》是熊先生看时事、看个体的一些感受和观点,推荐大家阅读。

我看完大致有几点收获;

一、更懂得怎么爱国,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爱国,搞懂什么叫狭隘的民族主义,搞懂了国家与个人两者的边界。不会被有的人用什么口号和手段蒙蔽忽悠,更不会假借爱国的名义去伤害别人,这一点特别重要。

      我们国家还有大量的人狭隘的爱国,狭隘的看世界,用毫不沾边的爱国来诋毁辱骂别人。仅仅是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或者是自我意淫一下。


图片发自App

二、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好,没有绝对完美无暇的东西,人也一样,一点进步也是进步。

      这一点深有体会,在做保险方案时总想着完美再完美,其实完都是在实战中,透过大量案例总结积累出来的,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读书笔记也是这样的情况,之前总想整本书读完,写的很完美,这样纠结着最后连一篇读书笔记也没有完成,看书看到哪就是哪,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反而基本每周一本书并且有读书笔记,虽然不完美,但是有写总比没有好,起码是好的开端。这些体会,是我看到书里写到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的一段话。让我终身受用。

      已是80高龄的富兰克林对与会的各州代表讲;

      主席先生,首先我必须承认,对于这部宪法的部分内容,目前为止我也不尽然同意。可是我也不敢说,我永远都不会赞成,我的岁数这么大了,不乏原以为自己眼光正确,可是后来经过深入了解,却不得不改变看法的经验。我的年纪越大,反而越不信任自己的判断,愈发看中别人的判断。我愿意为了公众福祉,牺牲我认为宪法中存在错误的的看法····对自己的绝对无误不要那么有把握——并为表面完美的意见一致,在这份文件上签上大名。

      富兰克林没有读过什么书,最多初中毕业;没有好的家庭,最多父母是来深圳大公司打工的普通家庭;靠自己的自律和勤奋,靠自己的担当和远见,一点没有妨碍他成为美国开国国父,一点没有妨碍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一点没有妨碍他成为伟大的教育学家,如今全球著名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就是富兰克林创办的。富兰克林是我人生导师之一,我想也是大部分靠自己努力往上攀爬的人的导师。读这些伟大的人书,我们也会志存高远;我们也会很智慧的生活、工作。

图片发自App

三、做人格局一定要高,高了看到的自然会比一般人更远,更透彻。

      书上写到:

    1、 在一个广场上,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是如果你站的高一点,看到远一点,就知道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来说其实毫无意义。

    2、《约翰·克利斯朵夫》里有一段话。“你得对新来的日子抱着虔敬的心。·····对每一天都得抱着虔诚的态度。得爱它,尊敬它,尤其不能侮辱它,妨害它的发荣滋长。便是像今天这样灰暗愁闷的日子,你也得爱。·····现在是冬天,一切都睡着了。将来大地会醒过来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样,像它那样有耐性就是了。

   

图片发自App

在读书笔记结尾的时候,我想说,上面两句话也是我的座右铭,他们会指导我人生前进的方向,他们会鼓励陪伴我历经坎坷最终成为自己想要的那样。

祝愿我们都能像大地一样,耐性的播种着,等大地醒来时,我们都能等到山花烂漫时。


男人向前冲

2019年9月22日于深圳金谷创业园 咖啡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读书笔记七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