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 Mice and Men

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John Steinbeck)。这是一位非常关注和同情美国底层平民的作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即美国大萧条时期,他跟随迁徒农工(Migrant Workers)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他们的艰难生活。这些人生经验催生了他的代表作,包括:

  • 中篇小说 Of Mice and Men,《人鼠之间》,1937年出版;
  • 长篇小说 The Grapes of Wrath,《愤怒的葡萄》,1939年出版;
  • 中篇小说 The Pearl, 《珍珠》,1947年出版;
  • 长篇小说 East of Eden,《伊甸之东》,1952年出版

其中两部中篇小说《人鼠之间》和《珍珠》长期以来位列北美中学必读书目。

Of Mice and Men,《人鼠之间》,只有薄薄的100页左右。小说的结构跟剧本很相似,一共六章,每章一个场景。出场人物不到十个人。故事也很简单。

迁徒农工是大萧条时期在乡间农场流动寻找工作机会的短工。

主人公乔治和莱尼正是这种迁徒农工。乔治是个机灵有主见的小个子,莱尼则正相反,孔武有力却智力低下。

莱尼经常无意中闯祸,靠乔治帮他解围。乔治是莱尼自觉自愿的监护人,莱尼对乔治的信任和忠诚就像狗跟随主人。

两个人相依相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乡村游荡打工。梦想着有朝一日挣够一笔钱,买下一个小小的田庄,自耕自种、自给自足,不再为别人打工奔劳——当然这个梦想源自乔治。

莱尼喜欢抚摸柔软、毛茸茸的东西。但他手重,又不知深浅,到手的老鼠、狗崽最终都被他的大手玩死了。他向往着在梦想的田庄里养几个兔子。兔子毕竟大一些应该不至于一玩就死掉。

在莱尼又一次闯祸后,他们逃离原来的农庄,来到另一个农庄打工。在那里他们遇到正派能干天生领袖范的驮队长、在事故中落下残疾的老农工、孤独另类的自由黑人农工、公事公办的农场主、心黑手狠的农场少爷,和他美艳风骚的老婆……

他们很快融入了新的团体,重新举步迈向着他们的梦想。可是,在那个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这么完美的底层流浪汉的梦想注定破灭。

《人鼠之间》里,满满的是史坦贝克的悲天悯人,让读者看到底层人在命运中无望的挣扎和不懈的追求。作者对底层人的同情是不言而喻的。小说的反面角色是农场主家人,而工人则多是正面角色。

除了几位有名有姓的工人,小说还提到一个没有名字的铁匠,哪怕在肮脏工棚里,他也活得干干净净、一丝不苟。虽然只淡淡几笔,不见其人,却令人敬服。

这部小说带着沉重的社会背景,探讨友谊、责任、梦想、堕落这些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主题。另一方面,小说虽然短小,但文学价值极高。语言洗炼,情节设计精妙,大量使用象征、铺垫、隐喻等文学手法,却又完全不生硬,不愧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精品。

在此之前,我们为孩子们选择的书目都是青少年经典作品,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将成年人经典作品带给阅读俱乐部高级班的孩子。

考虑到成年人经典作品在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和文学性上都会升高难度,因此我们在作品长度上降低了一些难度,选择了这部中篇小说。

选择这本书还有另一个原因。我们高级班的同学在上一个季度刚刚读过一套非虚构类图书,20th Century Events,其中一本介绍了美国上世纪初的大萧条,曾引发同学们的讨论。Of Mice and Men则从文学角度让同学们走进那段历史,感受那个时代人的生活。

在以往高级班的读书会上,我们曾经听到和看到孩子们对The Giver, The Outsider, The Bronze Bow这类青少年经典的精彩思考,让我们不由得期望孩子在这部作品上的表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Of Mice and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