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那么多课程依然没有什么用,你可能存在这些问题。

图片发自App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习这件事,报名很多线上课程,社群打卡,转发集赞等等大家都热闹,好像彼此都进步了很多,其实一问下来,学过以后并没有什么用。其实我个人也报名了很多课程,有关于新媒体运营的,也有关于个人成长的,有关于创新思维的甚至还有关于恋爱指导和买房咨询的。有的课程可能给过自己一两点启发,但是更多的课程学过就忘没有一丝波澜。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是讲课老师不太好没有经验?还是个人学习不努力态度不好呢,想来想去,终于想清楚一些事情,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课程的选择太过随意,没有重点

周围大家都在学习都在报名课程,你不学习好像赶不上这个时代似的,于是报名了很多和自己并不太相关的课程,比如新媒体运营,公众号还没有开也没有开始写内容就报名了课程,又例如买房咨询课程,首付都还没有攒够,就打算买房。

因为我们报名了太多和自己目前情况,并不是特别相关的课程或者是不太迫切的课程而导致我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因为学了以后也用不上,所以也就无所谓学不学了。

所以作为成年人,我们的学习是有目的的,我们选择的课程一定要和现在自己的情况最相关,最能够解决自己目前问题的课程。

二:学习总是死记硬背

不同课程有各自特点,比如历史和医学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数学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面对不一样的信息,我们需要不一样的对策,我们不能用背诵古诗文的方式去学习数学,而且在我们那上学的时候,考察课都是机械记忆,但是呢在步入职场后,更重要的是技能和能力,我们不能有学习的惯性,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例如抽象原理知识例如独立信息是指事实,日期,定义等类似信息,这类知识,没有逻辑,无法加工,需要记忆,但是可以采用联想记忆等 记忆方法进行记忆,再比如流程类知识例如瑜伽的某个动作怎么做,菜谱中的某个菜应该如何做等这一类流程类知识,实际操作是最好的办法。

因此作为职场人士,在学习课程中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而且要学会使用一些学习工具,例如思维导图来帮助我们梳理课程的结构,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只学习不分享,学过就忘记

美国学者埃德加代尔曾经提出过“学习金字塔”理论,以两周后的知识保留率为标准评判不同学习方法所带来的学习效果,其中听讲阅读观看演示属于被动学习,听讲的知识保留率最低,仅为5%,阅读也只有10%,而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属于主动学习,两周后的知识保留率分别为50%,75%和90%。

所以我们要想把学习真正的落到实处,提高学习的效率,一方面要把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还要主动分享知识教授他人。


图片发自App

总结来说,如果我们想要自己报名的课程,学过的知识能给自己带来改变或者说让自己觉得这些课程更有意义和价值,避免重蹈我们之前“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覆辙,我们需要

1.确定和自己最相关的,最紧要的课程学习主题,减少其他主题干扰

2.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知识,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还要适时的采用一些学习工具,例如思维导图。

3.我们成年人,特别是职场人士学习一定是有目的的,所以通过学习得到的知识一定要运用到实践中去的,通过实践检验并不断更正我们的认知,同时为了增强学习效果,还可以通过教授他人,来提高我们的学习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报名那么多课程依然没有什么用,你可能存在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