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年一首歌(1992-2002)

我生在祖国东北的一个小县城,一个家教严格的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在贫穷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小时候的娱乐项目现在看来是很“贫瘠”的,所以像听音乐这样“不务正业”又需要点经济基础的事儿,我的起步还是比较晚的。我的听歌生涯始于1992年,那时候家里其实已经具备了听歌的硬件条件——双卡收录放一体机,简称录音机,如下图所示,以及父母买的一些磁带,我记忆中这些磁带里歌曲的并不多,倒是相声、小品、二人转多一些。这种录音机具备一个能力,就是翻录磁带,也就是说你把你要录的磁带放到左边的卡1,然后另一盘磁带放到卡二,然后同时按下卡1的播放按键和卡2的录制按键,就可以实现同步录音了,当然这种翻录方式有两个弊端:

第一,只能同步,也就是说,如果要翻录一盘磁带,你必须要完整的跟着听完,时间很长

第二,它会同时开启麦克风收音,所以如果你翻录的环境不够安静,就会把外部声音也一并录进去。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开启了我的听歌生涯。

老式双卡录音机

1992年:郑智化《水手》

1992年,我10周岁,小学五年级。那一年郑智化的《水手》风靡大街小巷。这首歌于1992年发布于郑智化的《私房歌》专辑,是专辑的主打歌。那时的我没有零花钱,所以也没钱买磁带,我的父母当然也不会买这种流行歌曲回家,恰好我有一个家里经济基础不错的邻居小伙伴,他有足够的零花钱来买磁带,于是我可以借他的磁带来听,但因为听歌被认为是影响学习的,所以只能偷偷的进行。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我起的很早,偷偷的用家里的录音机来翻录小伙伴的磁带,洗掉了老爸的一盘《马前泼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这个马前泼水是个啥东西,应该就是一个二人转曲目),由于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只录了这一首歌,还要非常小声的进行,紧张的观察者环境,不要被父母发现,这应该是我听歌启蒙的第一首流行音乐。我的听歌生涯就这样偷偷摸摸的开始了。《水手》的大火,也能够看出那个年代的价值观导向,即便是流行歌曲,也是那种满满正能量的,很励志,没什么情和爱。

郑智化《水手》

1993年:张学友《吻别》

1993年,我上初中了,没错,我小学读的是实验班,所以五年级就毕业了。那时的小升初是要考试的,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的我,小升初考的并不怎么样,名次不太靠前,但总归考上倒是没什么问题。那个暑假比较闲,于是又想起了听歌这件事。正是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如日中天的时代,年度歌曲肯定也逃不出他们了。张学友在1993年发行了《吻别》这张专辑,其同名主打歌几乎是至今仍脍炙人口,不过那时的我也听不出个所以然,就是很流行,跟着听就是了,不过我隐约记得并没有自己在家里听过,因为我也没钱买磁带啦,应该是在大街小巷,游戏厅、台球厅、旱冰场什么的听到的比较多。

张学友《吻别》

1994年:黄格选《春水流》

说实话,1994年的歌曲我的印象是比较模糊的,要说也能想起来一些,只不过时间对的不是那么准,那个时代是国内许多“昙花一现”歌手风靡的时代,那时我听歌的来源主要是广播,记忆比较深的是黄格选的这首《春水流》,收录在黄格选1993年的专辑《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之中,这盘专辑整体质量也不错,热歌好几首,黄格选帅气的外型,不错的嗓音,是那个时代的当红小生,后来也就消失了,感叹歌坛的残酷。

黄格选《春水流》

1995年:王子鸣《伤心雨》

从1994年的情况来看,我的听歌品味开始出现了些许小众化的倾向,为这两年我选择的都不是四大天王或者港台大歌星的歌,反而是彼时内地比较火,现在可能都无人知晓的歌手。王子鸣的《伤心雨》专辑及其同名主打歌是让我记住的那一年的歌曲,我还记得,一向不苟言笑的老爸,在我跟他谈起王子鸣那清澈的嗓音时,难得的给出了一句评价:他应该不能吃辣椒!我一直记到现在。外形帅气,嗓音清亮,跟之前的黄格选很像,有点现在的小鲜肉的感觉。

王子鸣《伤心雨》

1996年:张信哲《不要对他说》

1996年,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大考——中考,跟小升初的情况差不多,原本初中的时候我一直是年级的前几名,但中考依旧没有考出好的名次,不咸不淡的考上了公费的高中(对,那时候还有公费自费的说法),这种情况要到下一次大考才得到改观(考试的事儿后面找机会再说吧)。

初中毕业,14岁的我估计是情窦初开了,开始对音乐有了情感的投入,我深深的记得,依旧是借来的小伙伴的张信哲的《宽容》专辑,里面的那首《不要对他说》,一下子听得我泪流满面,那是在我姥姥家,我把自己关在舅舅的房间,用他的录音机一遍一遍的听着这首《不要对他说》,没什么感情经历的年少的我,竟然也能对此产生如此大的共鸣,现在想想还挺奇怪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发觉自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容易进入情境,容易哭。至今我依然把这首歌以及那个年龄,作为我听歌的真正的起点。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锁定了“偶像”,追张信哲追了很久,毕竟那个年代,每个人都得有个偶像才入流。

其实《宽容》这张专辑发行于1995年,不过对于一个小镇少年来说,听点过时的歌也很正常啦。

张信哲《不要对他说》

1997年:张信哲《用情》

1997年,已经上了高中的我开始有了每周10元的零花钱,而我做出了一个决定:这10元钱什么都不买,每周攒下来,到了周末去音像店买一盘磁带,那时一盘磁带刚好就是10元。就靠着这种攒法,我竟然在高中阶段买了近200盘磁带,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厉害,那真是上学时啥都不买,就等着周末去买磁带,所以什么零食之类的基本与我无缘,我父母也真是坚持,10元一周三年雷打不动,物价在涨,零花钱不涨,好在磁带价格也没涨。

说回1997年,我的偶像出了新的专辑《挚爱》,这张专辑一直是我认为制作非常精良的作品,我曾在另一篇有关产品规划的文章中提到过,10首歌曲具有同样的主线,同是两个字的歌名,且每首都值得回味。1997年我反复在听的是主打曲《用情》,老上海的风格,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

张信哲《用情》

对了,此时家里已经搬入了楼房,那部老旧的录音机也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体积更小的单卡录音机

单卡录音机

1998年:任贤齐《很受伤》

唉,越到后面越不好选的,因为听的歌多起来了,不过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任贤齐火的程度不亚于周杰伦刚出道那个时代。我选择的不是任贤齐的成名曲《心太软》,而是他第二张专辑《很受伤》,没错,我就是这样的,虽然也比较主流,但总会选那些不是最火的歌。《很受伤》这张专辑依然是前一年(1997年)发表的,但我是在1998年才听到他,这是小虫为任贤齐量身打造的,同一张专辑中还有小虫自己的献声。那个时代的小虫+任贤齐,就像后来的方文山+周杰伦一样为人津津乐道,制作人、词曲作者开始从幕后到前台,这也算是个起点吧。

任贤齐《很受伤》

这一年,听歌的设备变了,我开始拥有了自己的“随身听”,不是你们想的那种sony的walkman,小镇青年哪买得起这种东西,是国产的那种,县里面的商店都有得卖,便宜的只要几十块钱,美其名曰买来听英语,实则都被用来听歌了,说起这个东西,还有很多趣事儿,比如五号电池又贵又不禁用,于是手动改造成1号大电池供电,比如因为反复听同一首歌,需要来回倒带,很费电,于是发明了用铅笔转磁带,而且手艺相当精湛,竟然能准确的转到想听的那首歌,比如嫌来拿放磁带很麻烦,直接把外壳掰掉了,用铅笔转完了磁带,往上一丢,就开始放了,总之最后那个随身听被搞的惨不忍睹,却还坚持服役。

老式磁带随身听

1999年:动力火车《背叛情歌》

1999年,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年龄虽然还没满18岁,但已经要去独立生活了。就在这一年,我听到了我的一生之爱——动力火车。起初是从《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开始的,后来听到了他们1999年当年的专辑《背叛情歌》,动力的歌很爱就是了,那个时候我自己开始有了唱歌的冲动,但其实相当不自信,站在那个时代,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被评价为一个“会唱歌”的人,但人生就是这么好玩,我尝试唱动力的歌,还自己拿录音机偷偷的录,哈哈,想唱歌的冲动就这样懵懂的启蒙了。《背叛情歌》及其同名专辑发行于1999年1月,听到时已是高考结束了,那个暑假陪伴了我很久,自此进入大学时代。

动力火车《背叛情歌》

2000年:熊天平《你在下个路口等着我》

我太难了,说起2000年,我脑海中至少浮起三张专辑和N首挚爱歌曲,至今我都经常拿来反复听,要选一首真的太难太难了,任贤齐《春天花会开》、动力火车《再见我的爱人》、熊天平《我都在乎》这几张专辑几乎都背下来了。为了多样性,我选择熊天平的《你在下个路口等着我》,这首歌收录在熊天平2000年的专辑《我都在乎》之中,这几乎是我听的熊天平的最后一张专辑,后面他有没有再出专辑我都不清楚了。不过这首歌以及这张专辑也是熊天平比较小众的一张,知名度较低,但歌曲我却是真的喜欢,至于之前的那些成名曲我都是后面才听的。2000年我大一,那一年其实过的不太好,孤独、寂寞,独在异乡,缺少朋友和伙伴,每每想起都有点悲伤,就像这首歌。

熊天平《我都在乎》

这一年,老妈斥巨资托人从日本给我带回来一部松下磁带随身听,真的是巨资,换算成人民币花了2100多块钱,2000年啊,这部随身听集合了当时所有的高科技:收录放一体,口香糖电池+外置五号电池仓双动力,液晶背光线控,超薄全金属机身……真是颠覆了我对父母给我钱这件事的认知

松下收录放一体随身听

2001年:Led Zeppelin《Stairway to Heaven》

2001年大二,选了一门选修课叫《摇滚音乐赏析》,老师是个摇滚迷,开始进入到了欧美摇滚的世界,从猫王、披头士到齐柏林飞艇、范海伦,猛追了一阵子。那时流行打口碟、打口带,就是那些被海关罚没的国外音像制品,通过简单的销毁(就是用电锯割断磁带或者给CD打个口),被人倒腾出来,价格便宜,又原版,打口部分影响不大,有时还能碰到那种根本没有影响的好东西。Led Zeppelin据说是金属乐的始祖,这首《Stairway to Heaven》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常霸占各种Guitar排行榜的头名,我也是翻来覆去听了好多遍,还需要补充那个时代的背景才能将将听得懂。

Led Zeppelin《Stairway to Heaven》

这一年买了一个sony的diskman,特别薄,虽然是二手的,也花了我一千多呢,高端货

sony diskman

2002年:赵传《勇敢一点》

这一年我选择赵传的《勇敢一点》,毕竟在那几年,我都把“勇敢一点”当成了我的QQ昵称的。赵传是另一个我特别喜欢的歌手,自认我唱他的歌比较有感觉,词曲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其实赵传的这张专辑相比前面的作品,知名度也是差很多很多的,但这张专辑里的歌我几乎是每首都喜欢,包括那首《小孩》,竟然在很多KTV都找不到的。勇敢一点,是那一年常对自己说的话,至于为啥要勇敢一点,忘了,那时应该没有在追什么女孩,已经处于稳定恋情之中了。

赵传《勇敢一点》

这一年听歌的设备又升级了,也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产品——MD,到今天看,MD这个体积和精致程度都还令人叹为观止,只可惜再好的设备,缺少内容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当时记得用MD听的音乐都是拿电脑,通过光纤声卡翻录的,太麻烦了,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所以用了没多久就卖了

sony MD

今天先写到2002年,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一年一首歌(199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