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真的是“语言”和“专业”的一场佛系博弈?

从体量巨大的商务英语定制课(Business English, 简称BE),到小而轻的绿钻定制课(简称绿钻课),对于一向呕心沥血的内容研发同学而言,内容设计真的只是一场“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间的佛系博弈吗?

故事发生在这两场课程research的厮杀中…

一、何许课也?

>  商务英语

BE是一款To C的商务英语定制课程,主要针对有商务英语学习需求的上班族、学生党、将听、读、说贯以故事类、叙事类情节并结合动画、插画等多样化形式呈现的分等级系统化课程。

> 绿钻课

绿钻课,一如其名,体量小,内容轻,是一款To B的企业版定制课。行业的多样性、机构属性的复杂性决定了单个绿钻课的课程价值辐射范围相对有限,而针对同类企业或单个机构的绿钻课,往往是对其共性标签或特有需求选以卡片呈现的交互类课程。

二、问题描述

两款内容虽其用户群体不同,但我们在课程research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在课程内容设计、筛选中,内容是偏“专业化”为好,还是“语言本身”更重要?

我在一次部门分享中和大家讨论过,得到了一个“很正确的废话”式回应:两者都要兼顾。

三、佛系博弈下的有章可循

不可否认, 工作中我们很多同学research的能力超强,如果拿以前做学术论文的思维,把一个领域的话题拆分,即使对这个领域不知一二,我们往往也可以(theoretically)从多个维度对该话题剖析,直到剥至最小的粒度。但这样的结果不言自喻,光一个很小的topic就可以写出一本书,这样的“一大堆什物”抛给拥堵在地铁上、匆忙地吃着早饭、下班后稍许疲意的用户,显然是灰常不友好的,从这样一点看来,“to be theoretically systematic”并非是一个考量的priority。

不可避免地冒出了另外一种声音:用户是来学习语言的,并非来学专业知识的。简单一想,语言很fancy但内容浑然无绪恐怕也不make sense吧。

这样我们在挑选topic/entry的时候,要如何精准挑选那些用户“值得学”的内容?

(当很多东西没有一套认知逻辑的时候,我就很没有安全感。)

幸运的是,我最近接手了一个新课程项目,在不断自我倒腾、碰撞的过程中,跃跃欲试地整理了一个以下的框架:


内容研发维度


一是从内容的使用场景及频率,这其实是沿用了产品在做需求分析的思维:“用户 — 使用场景 — 用户需求”,这里使用场景及频率指我们的用户会在哪些场景中使用这些内容?这些场景发生频率如何?举个栗子,我们在BE“E-commerce”一课中,对于上班族而言,他们学习主要是出于工作中的刚需:和(海外)客户的业务沟通、会议接洽等,在这些场景中,E-commerce主题下的专业词汇和表达就会频繁地出现,这就对内容选取的范围作了一定缩放。

二是从内容难度,内容话题及语言表达的难度要符合用户的认知范围,“i+1”的区域相对安全,这个具体体现出来就是“用户在母语体系中有这些内容但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块、语块连接”的内容,同样在“E-commerce”一课中,这块内容对用户的“易燃点”很多,后来我们选择了一个“omnichannel”的entry,这个单词可能很多人需要反应一下,其实就是“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零售”的意思,一提到便很容易理解了。

三是竞品的内容参照。市面上现有的这块内容及相关内容的课程体系是怎样的?用户的行为数据如何?用户满意度如何?这些也都是考量因素。

小结一下,这篇文章主要是和做内容的同学一块儿讨论讨论:拿到一个内容需求,如何更好地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言学习真的是“语言”和“专业”的一场佛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