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数学教育的本真,关注思维力的生长——中原名师小学数学共同体研讨活动

        2019年4月26日、27日,在刘忠伟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工作室成员在濮阳市子路小学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中原名师小学数学共同体研修活动。

  

图片发自App

省中原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濮阳市直、各县区的骨干教师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图片发自App

4月27日上午,在简短的开幕式后,听了由中原名师刘忠伟校长执教的观摩课《认识小数》,刘校长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抢红包游戏开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利用人民币单位元、角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孩子们画图表示出1角,孩子们在理解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的基础上,都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出1角,然后抽象到一个长方形表示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表示1角。接下来,换成1米,再换成1(),让孩子经历抽象的过程,在逐步剥离小数的意义的非本质属性,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的本质。整堂课,刘校长不像是在讲课,而是在和学生进行对话,孩子们不仅能学到数学的知识方法,感悟数学思想,更能受到刘校长的智慧的启迪和人格魅力的感染。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第二节是由宋君老师带来的《魔力数学》导读课,我还是第一次听这样的课,宋老师由书中的有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游戏,一步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宋君老师的机智的引领下,孩子们能够突破学习的困难,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趣、有味。

     

图片发自App

第三节课是由倪磊老师带来的《长方体和正文体》复习课,倪磊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复习课的上法,从复习课整理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复习整理的过程中,认识复习整理的方法:文字、导图、表格,教会孩子们如何进行一个单元的复习整理。

图片发自App

      4月26日下午,听了由中原名师工作室的三位老师带来的三节课,《认识小数》、《年、月、日》、《图形的运动》。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4月27日上午,听了南京教育专家吴玉国老师的《加法交换律》,吴老师从学生举出的两个数34和49开始,让学生写出算式,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等等,接着吴老师问学生,还能列出别的加法算式吗?34和49只有一个加法算式吗?然后,吴老师鼓励学生举出别的算式,当有学生举出的算式突破两位数时,吴老师及时鼓励:“胆子越来越大了,能举出三位数了”,“都能举到400多了”。然后,吴老师把34用方形盖子盖住,把49用圆形盖子盖住,让学生猜盖子下面盖住的可以是什么数,让学生进一步抽象,学生从说出具体的数,到说出a、b,突显加法交换律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加法交换律的归纳过程,渗透推理思想。接着吴老师让学生说说a+b和b+a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用别的字母来表示吗?让学生经历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吴老师紧接着问:“有没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结果变了的?”,让学生举出反例进行验证,学生在找反例的过程中发现,找不到交换位置后,结果变化的两个加数。在让学生举反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加法运算律是一个规律,是所有的例子都适合的普遍适用的规律。吴老师把49盖上,让学生猜圆片下面盖住的可以是什么数?在学生举出(50-1)、(48+1)等等后,吴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加上括号就是一个整体了,进一步突显加法交换律的本质。也为后边学习加法结合律打下思维的基础。

通过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说说算式是怎么运用加法交换律的,学生在多角度变化的练习题中,发展了思维的高度。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吴老师的课堂小结不同于我们平常的方法:如“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吴老师用“今天学习了交换律,你想问什么?你能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出来吗?”吴老师一直在培养孩子们数学学习的方法,课堂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而是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思维的交流碰撞,让孩子们发现新的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孩子们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继续对数学进行学习、研究。

      随后,吴老师做了《心智转换: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的报告。以“大单元结构化构想”引领“小单元结构化设计”,以数学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归纳、学会概括,并加以验证,培养孩子用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和数学的思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儿童的学科世界是建立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之中的,结构化教学是有系统的整体、关联的结构,使孩子有思维的提升,最终让孩子们达到心智的转换。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归数学教育的本真,关注思维力的生长——中原名师小学数学共同体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