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孩子的心,从与孩子好好聊天开始

梁启超先生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其对社会的影响力不仅仅是他的学
识,思想,政治观念,他的家庭教育观念也被广为传颂,更被后来者奉为圭臬。

关于他的家教,令我最为触动的是他给他的孩子们写的四百多封家书。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发起“戊戌变法”“公车上书”,参与各种政治活动。但是,这种忙碌,也没有让他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在家书里他事无巨细的与孩子们畅谈聊天,没有严父的架势,更多是贴心的引导交流。他的九个孩子,最后都取得杰出的成就,这也与他的家教方式莫不相关。

反观现在,有多少父母能如同梁先生那般对孩子充满耐心的引导?又有多少父母愿意抽出哪怕每天十多分钟时间有效的全心的陪孩子说话?有,但是比例很少。

大多数的我们更多的还是限于把孩子养大而已,对孩子的关注点更多停留在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学习生活等这些可视化的事情上,但是,对于孩子隐形的发展——心理认知的发展,因为这不好界定,难以把控,就常常被忽视了。

直至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报道说患有“自闭症”“抑郁症”“厌学”“焦虑”等在之前很难想象的词后,我们才开始又一次的关注了家庭的教育,关注了幼小孩子的内心世界的教育引导。

但是,如何去教育,又如何引导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我也一直在探寻。直至我突然看到一句话,“懂得再多的育儿道理,也不如安安心心地陪孩子聊会天来的实在!”让我刹那间被击中。

这句话是出自韩国作家田导根的一本书《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

!
s33477526.jpg

本书的作者田导根作为父母教育与子女指导讲座讲师,在韩国各大院校,团体和单位做过主讲。在他不断研究实践中总结了与孩子沟通的各种“对话法”,他发现,只要愿意去倾听和理解孩子,就能打开孩子的心门。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这本书的封面是一个爸爸将孩子托举起来看着孩子,孩子也目视着爸爸并试图用小手去触摸爸爸,似乎要说什么。画面蓝红色为主的配图基调,不由得让人想到了一种庄重与智慧同时调和着热情与温暖,相互映衬又那么和谐。加上那段配文“爸爸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决定孩子的未来!”不得不佩服设计的匠心,在这个封面里就传达出了作者要表达的两个最关键的问题:陪伴,对话。

这本书是爸爸版的,最开始我还开玩笑说应该让孩子爸爸看看。但是当我自己翻开看后,我才庆幸幸亏我打开了。书里的内容,不仅仅是针对爸爸说的,妈妈看也同样受用。

一、与孩子进行有效对话的好处

为什么这么多的养育方案“聊天”视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被单独列出来,跟自己的孩子聊天有哪些好处?

在书中作者做出了回答,聊天是人与人沟通的基本方式。“通过与爸爸对话,孩子会看到更大的世界。”

1.聊天能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儿童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也就是常被人提到的“敏感期”。在这个节点父母与孩子互动交流的越多,孩子的语言获得进步的速度也就越快。

在法国南部森林地带被发现的"阿韦龙野孩"就是一个典型的反证。

因为长久与人类世界隔绝,他的行为完全异乎人类,也不会说话。尽管他后来被带到巴黎得到专门的照料和培养,但是,直至他40多岁仍然只会了一些单词,却未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与人交往。

儿童的语言学习,大多是从跟周围人尤其是身边大人的言语交往中习得的,缺少这样的交流环境,哪怕是看起来非常健康的孩子,言语的发展也会滞后很多。积极有效的亲子聊天是很有必要的。

!
01.jpg

2.与孩子陪伴互动对孩子的发展影响力很大

书的作者田导根在开篇第一页就写道“伍迪.艾伦曾说过,80%的成功都只需要露个面就行了。在此我得向伍迪道歉,因为我要借用并修正一下他的话——99%的育儿工作只需要陪伴就够了。

书中提到,哪怕很短暂的陪伴,只要是全心的,就是有效的。时间可以是睡前与孩子进行交流对话。也可以是在全家一起旅行的路上,找到合适的话题与孩子自然的交流。也或者在不经意间,我们看到了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装作好奇的问一问,和孩子的话题也就打开了。

湖南卫视的节目主持人张丹丹,她在参加一期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演讲中提到,她虽然在北京出差,但是在睡前也与孩子有15分钟的聊天时间。这样,她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发生的状况。
所谓心在哪里,时间在哪里,回馈也会在哪里。陪伴孩子最长,跟孩子互动最多的人,对孩子的影响力也越大。不一味抱怨没有时间,真正的想去做,办法总是会有的。

陪伴不是忙不忙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我们知道与孩子对话是有益的,那么,怎样的对话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呢?这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两点:大人怎么去转换认识与孩子沟通,孩子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对话解决。

二、自省,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我们惯常接受的是一种被命令做事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是没有帮助的。要想走进孩子,大人经常要反省自查自己对孩子的行为处理方式是否妥当,意识到问题及时调整,转换认识观念才能慢慢走进孩子。

1.对孩子的情绪要敏感

作为大人,要能读懂孩子的心,对孩子情绪上的波动要有一定的觉知力。有的大人看到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不满时,立刻制止“小心别弄乱。”却没有意识到正在专心做事的孩子是不是突然被惊吓到。

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大人会采用指示和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说话,而忽视了孩子心理承受的能力。也许我们的初衷只是想制止孩子的行为,但是孩子早被大人那种外显出来的气势镇住了,怎么可能细细考量大人要表达的是什么呢。

与孩子对话,首先要做到自己内心的平静,能心思细腻的感知到孩子情绪的变化。

2.遇事不唠叨

有些大人会用反复的提醒的方式来敦促孩子去做事。如常见的“去刷牙吧”“好好吃饭”,一旦被反复的说后,孩子就会不自觉的对大人所说的话产生了“免疫”,进而变得充耳不闻了。

此刻不妨将唠叨变成请求,将“把你的鞋子放到鞋架里”换成“能帮爸爸整理一下鞋架吗?”往往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3.言语不斥责

当遇到孩子不合意的举动时,有些家长不是耐心劝导而是直接训斥甚至动手。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仅会挫伤孩子的内心,也让亲子的沟通因此中断。

也许本心上斥责的目的是期望孩子依照我们希望方式去做或者改变,但是,事实却是,孩子的解读完全是另一个意思。他们从大人愤激的行为下读到不爱,读到打击,读到失落,这样的情绪是会在孩子心理滋生发酵的。

改变这种命令斥责的沟通方式,试着耐着心,用语言将自己的想法真实的传达给孩子,并将这种做法形成一种习惯。

!
03.jpg

三、沟通,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行为,我们不得不去说一些否定的话语来引导孩子时,该如何去表达,才能做到既不让孩子感觉到被说教而厌烦,又能达到帮孩子往正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呢?书中提到了下面的三点。

1.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孩子而言,要改变其行为习惯就要具体明确指出来,抽象模糊的表达不仅会降低说服力,还会让孩子不知道怎么去做。

好比你想让孩子回家后及时的复习功课,就不能含糊的对孩子要求说“你给我好好做!”因为这个“好好做”的指向性太范了,又没有具体的标准去界定怎么样才算是好好的做,孩子就会显得有点混乱。可以直接的对孩子指出“回家要复习功课”这样孩子就会明白父母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要指出孩子的行为就要给他们传达具体可执行的信息,而不是模棱两可的话语。

2.常用肯定句,少用否定句

习惯对孩子说“不要”“不可以”“不行”这些否定字眼的句子,孩子就会逐渐的有种自我的挫败感,他们会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是错,慢慢自信心也会降低。

同时,因为孩子的行为习得方式多是通过对父母的模仿得来,哪怕父母的行为是错误的,他们也能够不加分辨的吸收到自己的认知里了。所以,经常接受否定词汇的孩子,也会用同样否定的话说给别人。

所以,尝试着把“不要”换成“可以”“能够”等这些带有正向激励的词汇。

试着将“你不要再吵了”换成“我希望你可以安静一些”,同样的意思,但是表达后的效果是不是不一样?

3.三分钟只说核心内容

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孩子的专注力不能长时间持久保持。所以,要想跟孩子说清一个要求或者内容,跟他们的对话就尽快切入主题。

如果为了要让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而跟孩子铺垫了很多干净整齐的环境对身体多好之类的话,也许没等说到重点,孩子都会绕的离题或者会认为大人唠叨了。

所以,跟孩子的对话直接从结论入手,这样孩子能够明白你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同时,孩子在与家长的对话中也会慢慢的学会,怎么去表达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对孩子归纳表达能力是有帮助的。

!
04.jpg

结语

当然,除了上边提到的方法,作者田导根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这本书中还针对我们与孩子相处的各种情景提出各种“对话法”,例如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对话法,激发孩子潜能的对话法,改变孩子自主学习的对话法等,非常明确又实用。

养育孩子是一个漫长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别幻想一两次真心地陪伴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谓有一种付出叫陪伴,有一种收获叫坚持。我们虽不能做到如同梁启超先生那般百忙中也不忘引导孩子,但起码我们可以做到闲暇之余陪孩子说会话,静下心后看点亲子教育书,书里很多的方案都是专家作者经验智慧的结晶,如果我们能领会一二并能用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又何乐而不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开孩子的心,从与孩子好好聊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