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上海

我曾经问过身边九位好友未来理想的定居城市,九位里有六位选择了上海…

18岁第一次到上海,是在虹桥机场下飞机坐车前去苏州,那时候只奇怪为什么机场里没有明星?

19岁坐在东方明珠下,望着那座灯火璀璨的琉璃世界,有一种“这里注定不是我的归宿”的感觉,于是暗下决心,永远不要来这里生活。

21岁再来到黄浦江畔,望着江对面的高楼,心想那里真是一座创造巨富和传奇的地方啊…这里的人,从发色,妆容,手饰,包包,穿着,身材,精致得都挑不出一点毛病,外表光鲜,令人心生艳羡…

最近很火的《三十而已》,我有着同王漫妮一样——“上漂”们对上海的感觉,如蝼蚁一样艰难爬行着,深深的渺小感和无力感…

第一次了解上海,是在《康巴情书》,在上海工作的自由写作人杜冬,在一次拉萨的流浪之行中,认识了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曲西,一见钟情后无法自拔,之后他多次千里跋涉,辗转于两地,4年间他6次穿梭于东部和理塘,完成了将近15万字的情书。

“康巴,晴空。那里有个雪山一样纯净的康巴姑娘。理塘,世界上离天空最近的康巴小城,天空纯净一如史前,神灵和敬畏无处不在,恣意与炽热的眼神在晴空下闪烁,阳光和时间都绰绰有余,到处弥漫着前世的宿醉和对快乐的耐心。日落下,酥油飘香的寻常巷陌,曾是转世活佛的故居;白海螺般高洁的格涅雪山,与晴空亘古脉脉相视;神圣的长青春科尔寺,永远敲响静好的晚钟;晚霞下牦牛归去的方向,飘来青稞酒的醉人芳香和康巴汉子热辣的情歌……”

曲西,雪山下纯洁的康巴少女。杜冬,被爱神之箭射中的东部青年。在这个无人再相信爱情的时代,3000里山河的距离,也抵不过他思念的长度。

谁还依旧相信一见钟情的故事?还好,我仍然相信。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上海,是一座有着什么样气质的城市:杜冬自我感觉在那里毫无信仰,不敢相信任何人类的情感;每天对着电脑打字,眼睛生涩得发疼,可一抬眼望见的,不是满目生机的葱绿,而是绵延无尽的写字楼;在那里,时间就是一切,所有人都是步履匆匆,疲于奔命,都是money-oriented、goal-oriented,beauty-oriented…

后来,多少看了一些关于上海的书,从多个角度认识了上海以后,我发现上海是一座所有人都会来这里扎根,又有很多人从这里整顿出发的城市,这里有着中转的永恒意义,想创造奇迹的人会来这里,寻找梦想,唤醒奋斗精神,但一旦达到目标,他们又必然会选择离去。因为乡愁永远以一种遥远而亲切的方式,不停地呼唤他们,在梦里,在心里,在眼前,永远挥之不去…(就像李佳琦以前的目标“赚够了2000万就回老家”)

看过这样两个故事:

A:有一个人他走遍了全世界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最终他选择定居在了纽约,因为他说,纽约是一座国际大都市,所有的东西都会来到这里,这样他就不用满世界地再去找。

B:一位美国籍的女孩和男朋友到瑞士旅游时,她深深地爱上了那里的人文风情,下定决心留在了那里。请求男朋友和她留在那里无果,分手后,她在定居时遇到了一生中的挚爱,一起精心经营一家书店,最后还被评选为“全世界100家最美的书店”之一。

为他们的冒险精神和巨大勇气所折服的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能发现自己的生活追求和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相契合,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因为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全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来指引,需要调动全部感官去感受,只有我们真正叩问过自己,到底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它才能被发现…

如果有一天你在那里,能感觉身心得到休憩,所有情绪都得到了释放,任何思绪都能驰骋,甚至每个毛孔都能够被打开,饱满地呼吸着,恭喜你,你将成为自己人生的lucky dog~

在看关于苏州的书时,看到了一篇余秋雨的文章,“何以20来岁便产生如此暮气的想法的也隐之想?是的,那年在恶风狂浪中偷看一眼江南小镇的生活,我在人生憬悟上一步走向了成年。”

初看时,只感觉为什么这句话在对我进行灵魂拷问?为什么大家都在年轻的时候想开疆辟地,干出一番事业,而我只是想着安居一隅?我是不是丧失了年少时应该有的斗志?后来我找到了答案:大概,有一些人在年少轻狂与放荡不羁之后,会迅速趋于老气和成熟,言语间多了几分谨慎,神色间多了一分自若,这也算是对过去的一种弥补吧,毕竟“少年老成”也不是很多人能拥有的特质…

日本有一位艺术家,每年都要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隐居很长时间,只留出一小部分时间在全世界转悠,手上夹着从小岛带出来的一大叠乐谱和文稿。我一直相信,从事文化艺术和从事经济贸易不同,尤其需要一个适宜深入运思的安宁环境,因为在逼仄的城市空间里,是很难触碰到内心真正的渴望,“写什么都无妨,但就是不适宜鸿篇巨著式的艺术创造”。

“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想看泪满痕。”江南水乡的美色远不仅仅在于它们自身,更在于无数行旅者心中的毕生描绘。

一见钟情的故事,每天都在人间上演着,不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座城市,拥有热爱的能力,这件事情本身是多么令人充满期待的啊~

希望你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乡。

你可能感兴趣的:(“逃离”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