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导论

    问题空间由类组成,对象是类在解空间的映射;

    计算机语言的发证过程:机器码->汇编语言->c语言->c++->java

    具象->抽象;

    程序开发目的:决绝问题;

    计算机开发语言演变过程是一个一直在抽象的过程;从最开始的汇编,抽象了字节码,形成动作命令;到c语言,抽象了汇编;到c++,初次引入了类的概念;到java,完全只有类的概念;这一过程将开发者逐渐的从背计算机规则束缚着去开发慢慢转变为主导程序规则去开发;

    问题空间和解空间始终存在,初期的开发者认为,绝对的顺序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在最开始有很多面向过程的语言,同时,也有人认为绝对的算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有相应的开发语言;在起初,所有编程都认为,一切都是顺序的,一切都是算法可以解决的等等;直到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出现,类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整个行业的对自身又有了新的理解;

    在c++中,我们可以大致认为问题空间由类和类之间的关联(类之间的动作)构成,而对象则是解空间中类的投影(问题处理之后的结果);

    简单的例子,银行柜员问题,柜员可以给用户存钱,取钱,用户可以要求柜员存钱,取钱,这样一来,问题空间中就有起码三个对象,柜员,用户和钱;

    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是存钱,取钱,如果再进一步细化可以有递交“钱”;而解空间中就是一组一组的对象,用户A将钱B递交给柜员C做存取动作;

    这比之前面向顺序编程而言,更加抽象了,尽管代码的复杂度其实没什么区别,但是使用面向对象(以下简称OOP)编程的思想更加简单,或者说,更加的概括,就像小学语文学的缩句,主语,宾语,就够了,顶多再加个动词;这就是抽象画的过程;

    直至java的诞生,彻底颠覆了之前的编程理念,一切都是类,包括之前类与类之间的动作;这样以来,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银行柜员问题的问题空间被抽象成几个简单的类:用户,柜员,钱,动作;最后解空间里得到的结果可能就是:用户A将钱B通过动作C递交给柜员D;

    其中,动作这个类抽象了c++版本中的所有动作,可以省去很多面向过程的判断以及逻辑代码;

    在c++中可能得这么写

    If(opration==a){

    custom.fun(a,b)

}else if(opration=b){

    custom.fun(b,b)

}else {

    custom.fun(c,b)

}

    然而在java中,可能只要三个类:

    Public class  custom{...}

    Public class money{...}

    Public class operation{…}

    Public class staff{…}

最后的服务层代码:custom.fun(opration,money);十分的简洁明了;

总结:

1.程序开发的目的从未改变,解决问题;

2.OOP是不断抽象的出来的结果,类是组成问题空间的基本单位,而对象是解空间中,类的投影;

3.抽象不等于晦涩难懂,反而抽象可能可以让你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更多的东西;他可以帮助你看到更多事物的共同点从而帮助你找出其中的规律;



2019-6-21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象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