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不只是为了欣赏

                        曹海鹰

(应师父嘱咐,要善于反思、勤于反思。今晚的脑细胞只够写下上篇。结合听课伙伴的意见再写下篇《照镜子,是为了看到不足》。)

        2019年12月6日,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分校。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星火共同体”第五届高峰论坛暨统编版课堂教学观摩大会,并且执教了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四季之美》。

        这是日本散文开山鼻祖清少纳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4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以先总后分的结构形式,抓住春之黎明、夏之夜晚、秋之黄昏、冬之早晨四个时间点的典型景物,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动静结合,写出了自然之美,抒发出独特的情感。

        基于这样的文本理解,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立足于课后三个梯度的训练目标:反复读,体会作者笔下美景的独特韵味;体会文中的动态描写;指向言语表达,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呈现得比较好的是以下教学状态:

        一、互动交流,师生调频,思维留下活口

        公开课上课前,要不要安排一个简短地互动交流时间?有的说要,有的说不要。作为一个并不常在陌生的大型场合上公开课的老师(比如我)而言,以今天的亲身经历实证:课前互动交流,太有必要了!

        刚上台,心里的不确定感,是难免的。刚上台的孩子一个个正襟危坐,估计也是带着“要好好表现”的使命而来,神情严谨,这种人为的紧张情绪一下子就传给了我。我当时就懵了。片刻,立马明白:这些孩子过于紧张了。默默深呼吸一下,我让身体沉稳,呼吸平稳,语调沉稳,娓娓道来:“孩子们,很高兴今天能在这儿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来认识一下,我姓曹,来,打个招呼。”打招呼是最简单的事了。一声“曹老师好!”学生的神色明显松弛很多。

        接着,我展出了有备而来的几幅南京美图。“这是我们眼前的美景,看看,这是哪儿?”“面对此等美景,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你会---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会---那如果你是一位文人呢?你会---”把话筒随意递到孩子嘴边,一个简单又别有用意的话题就这样聊开了。

        一轮简短互动交谈,学生紧张情绪完全被释放。老师和学生就在这种话题互动中达到同频共振,心理开始相融。课前设置的“聊美景”话题,实际上是为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话题切入,留下了思维的活口。一举多得。

        故而,我以为,课前互动,有必要,效果看得到。

        二、品味语言,想象画面,情境悄然而生

        写景类的散文,不好教。为啥?因为太虚。尤其对于小学生,

        “课文结构”“典型景物”“动态”“感动”“迷人”“闲逸的心情”这样的词语,看不见摸不着,如果用理性解释,学生更搞不清。怎么办?

        我的办法是,理性解释不清的,那就用感性来体验。

        “孩子们,从文中画出这四句,观察一下它们在每一段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随后就直观看到,这四句放在每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然后老师归纳“这种先总写后分写的结构,就叫---总分结构。”学生就建立了写作时总分的概念。

        “秋天黄昏那么多景物,为何偏偏写‘归鸦’?”学生受到问题的指引,联想到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归鸦是黄昏时才有的独特的景致,它还有一层意味,意味着“归家”。老师归纳“黄昏这个时刻,乌鸦归巢显得那么意味深长,‘归鸦’就是特定时间的典型景物。”学生就建立了特定时间下的“典型景物”这一概念。在阅读与写作时,才会领悟到春之声、夏之韵、秋之色、冬之舞这些独特又典型的意味。

        “动态”是什么?从文中找出抓住“飞去”“比翼而飞”这样的关键字,通过换词:把这两个词都换成简简单单的“飞”,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如此展开思维的碰撞,学生就体会到“简单的一个字‘飞’写不出大雁飞行的时候相依相随的画面。”这就是动态美!一个词就能引我们的想象,看到画面,产生美感,就是动态美!一边读着文字,一边想象画面,“闲逸的心情美”也迎刃而解了。

        抽象的概念,越是理性地解释,学生越会迷糊。只有让学生一遍又一遍触摸文字,和作者,和文字里的角色,产生共鸣,产生真实的感性的体验。然后,不用问“为什么”“怎么样”,我只需要把话筒递到孩子嘴边,他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就好了。课堂情境悄然而生。

        正如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芮琼老师在点评时所言:“曹老师的课,没有提问题,只让学生说感受。这就是思想,就是观念。老师给学生准备一个场,这是一个磁场,顺学而导,这是一种有空间的设计。

        的确,给学生一个空间,他就能建构自己的舞台,我只会牵着他的手,走进课文,接下来,且歌且舞,看他们的了。

        三、明确写法,指向表达,技能水到渠成

        有的课堂指向阅读,这是一种相对感性的课堂架构方式。我习惯把阅读指向表达,这是一种感性与理性并存的方式。整节课,都有意识通过读写结合,着力于习作素养的形成。

        课前谈话“画面上有哪些景物紧紧抓住了你的眼球?”这是为关注典型景物奠定话题基础。

        “看看这四句在每一自然段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关形式表达之美。

        “我们欣赏的南京美景都是一些静静的枫叶和银杏,文中这一段却写了归鸦和大雁的----(生:动态)”引导关注动态之美。

        “如果夏天是一幅油画,它的大背景是---(生:静态)上面闪现的是萤火虫。这是---(生:动态)静的是--(生:暗夜)动的是---(生:萤火虫)这是---(生:动静结合)之美啊!”这是师生共融互生提炼而出的动静结合之美。

        “闲逸的心情,只是在冬天才有的?其他季节呢----”这是关注文字背后的心情之美。

      “用上刚才的方法,写一写你心中的南京之美吧!”学以致用,体验表达的时候到了,有了上面的层层铺路,还怕不会表达吗?!

        四、设置悬念,由此及彼,拓展课外阅读

        先说说本课设置悬疑结尾的缘由:如果没有跟随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师学习,我不会特别在意“抖包袱”这个技能。一次次欣赏了伙伴们执教的童漫习作课,对“抖包袱”愈加情有独钟。它神秘又有趣!我决定要好好掌握这个有意思的技能。我随时留意着。

        有一天,我又在琢磨一个问题:作为一篇散文而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清少纳言写作此文的情语是什么?

        想起王荣生老师的散文教学理念,“散文教学,不要跑到概念化、精神化的思想精神上去。”意思就说,“不要走到作者之外”。那么,最终切入作者的精神世界,触摸作者的情思,才能把稳“这篇散文”的脉。我是这样理解的。

        这个脉不难把。在一次次磨课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兄长般的陈德兵老师给过我指引,亲爱的同伴给过我建议,通过阅读清少纳言的著作《枕草子》,也似乎略知一二:身居深宫,视野局限,心动,身难动。加上人生坎坷,婚姻波折,精神囚困。清少纳言是不幸的,她又是幸运的。她敏感又丰富,豁达又宽厚。作为一名女性,家,自由,是最终的精神旨归吧!有家难回,禁宫深锁,日日夜夜,只有遥望,遥望自由和家的方向。

      自由在高处!(感谢10年前读过熊培云的书!)技能诞生了。

        “孩子们,这篇课文还藏着一个秘密。”学生对于“秘密”这样的字眼比较容易感兴趣。“大家看,文中四季所写景物,有个什么发现?”学生立马四处搜索。

        “都是天上飞的,老师,都是天上飞的景物!”

        “太棒了!善于发现的好孩子!为何都是写的高处的景物呢?想知道吗?---不,我不会告诉你答案,但是告诉你方法。课后,找来作者清少纳言的著作读吧,你们要的答案就藏在里面。下课!”

        如此意犹未尽,如此吊足胃口!

        童漫作文里的“抖包袱”技能,终于完美地用上了!耶!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照镜子,不只是为了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