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点评:该制定你的备考计划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考讯提醒:1、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报名于7月28日下午18:00截止,最新统计共有126673人报名,116104人过审,83203人已缴费。预计将于2019年9月7日、8日进行笔试。2、依照往年惯例,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预计将于2019年10月下旬启动,于12月份进行笔试;尚有较为宽裕的时间留给备考同学,寸金寸光阴,该合理设置复习方案启动第一轮复习了。


1 行测:智力能力测验


公务员考试笔试由行测和申论组成。我们先简单说下行测,从题目设置上来看,考察内容与智力能力测验考察的维度:算数、语言理解、知觉速度、逻辑推理、空间知觉、记忆力相符合,可以说,行测属于一种智力能力测验。


这一判断绝非无中生有,大家可以看附表,这是通常智力能力测验的7大维度,与行测考试内容大同小异。(附表来自斯蒂芬·P·罗宾斯所著《组织行为学》P46-4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这种智力能力测验并不需要担心,因为公务员考试不是门萨俱乐部的测试,所要选拔的也绝非是门萨会员,他所起的作用只是一个社会平均智力水平的筛选而已。只要接受过基本的高等教育,就意味着读者朋友的智商能力是在社会平均水平以上,就意味着你是完全具备相应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行测难呢?明明我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为什么得不到高分数呢?因为能力不等于分数,将能力转化为高分,还需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训练,具体来说,方法并无他法,就是应试教育最有效的方式:题海战术——刷题。


第一阶段,准确度导向。针对逻辑推理、言语理解、数学计算等题目类型,分门别类进行系统刷题。先自己作答,再看答案解析,看完运用解析方法再作答,形成一个循环。


这一阶段,可以不在乎答题的时长,而在于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答题技巧,并将这一技巧不断予以强化加深;遇到类似的题目,不假思索就意识到重点数字、重点信息在哪里,需要什么样的方法予以解答。训练的目的在于提升准确度。


第二阶段,速度导向。将历年真题,无论国考、省考,统统拿出来,完成整张试卷,同时运用秒表记录下每一类别题目的答题时长,在完成之后记录总时长。


将总时长与规定答题时间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在哪一部分耗时过长?耗时过长,说明对该类别题目答题技巧尚不熟悉,回过头来继续加强该类别题目的训练。


第三阶段,分值导向。同样是完成整张试卷,但是记录时间方式发生变化,按照考试规定时间完成试卷,严格掐住时间,时间到立刻停止答题,记录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的数量与准确度,判断自己得分情况。


前几次答题,可能在规定时间内,题目完成不到一半,得分偏低;不要灰心,继续进行总结分析,是哪一类型题目影响了答题速度和准确度;并且根据题目赋分权重进行取舍。个别题目耗时过长、个别题目分值过低,就该适当压缩在该类题目上的所使用的时间,必要时进行放弃。如此重复循环,切记导向不是最快的时间完成全部题目,也不是最准确的完成全部题目,而是得到最高的分数。


前两个阶段是第三个阶段的基础,在复习时间分配上要更倾向侧重于前两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对前两个阶段复习成效的运用,相对而言分配复习时间可以较短一些。


还是那句话,行测不用畏难,行测考试不是门萨俱乐部测试,选拔目的不是最高IQ的人群,而是具备社会平均智力水平的公务员。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智力水平,只需要

通过三个导向的应试训练,将这样的智力水平在应试中转化为应试技巧,就可以得到行测高分。



2 申论:基于信息的沟通能力考察


很多朋友反映说,备考申论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复习?不知道怎么检验自己复习效果?不知道能否提升申论水平?先别急着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申论考什么。


如果说,行测是智力测验,那么申论考察什么呢?之前的文章解析过:

稳住,不慌、别怕:谈谈申论到底考什么


还有人说,行测是客观题,因为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申论是主观题,因为答案并不固定,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申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主观题,申论,无论小题还是作文,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熟悉我的课程的朋友对这一说法并不陌生,我多次讲“申论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多次用真题来演示如何把准申论的客观性;详见之前解析文章:


把准申论的“客观性”:我们看真题掌握解题方法


解真题·“金字塔”的底端与顶端:

再谈申论作文的客观性

这些都是老生畅谈了,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申论,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信息的沟通过程。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组织中都离不开沟通,而最主要的沟通方式是通过文字,也就是“文来文往”,文来文往最主要的目的是传达信息。申论作为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组织选拔组成人员的考试,最重要的是考察这种沟通能力。


这一能力是双向的。一方面,要有“佛祖拈花、迦叶一笑”的悟性,把命题人的意图搞清楚、弄明白;另一方面,要有“我口写我心”的能力,把你对命题人意图的把握理解再准确传递给阅卷人。


具体来说,申论考察的便是考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考察的载体都是文字。命题人把想要传递的信息隐藏在所给的材料中,通过小题、作文来检验考生是否完整准确接收到他所传达的信息;通过具体作答来检验你是否能够完整准确把这些信息再次表达出去。


既然从信息沟通能力来理解申论,那么我们很自然就能掌握具体的备战复习方法,从两方面来提升:


第一方面:提升解读信息的能力,如何“佛祖拈花、迦叶一笑”?


第二方面:提升表达信息的能力,如何“我口写我心”?


而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推荐我的

“申论作文突击营——一周写出高分申论作文”

“申论小题很简单系列课程”

,掌握系统的方法和技巧。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哪些日常复习努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提高两方面的能力,最终实现提升申论分数的目的?



3 解析热点:日常的备考方式


一种有效的努力方式就是看针对时政热点的解析评论文章。


一方面,申论考试所给的材料基本上属于时政热点范畴

,多看热点解析有助于把握材料风格,有助于为类似话题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学习相应热点的评论文章的写作思路、布局结构和热词金句。


但是要注意的是,复习既不是无的放矢、遍地撒网的收集热点;也绝非简单背诵素材,死记硬背。我的公众号将在解析方法论的基础上,继续免费推送热点解析,以帮助更多的考生朋友。


在选材上,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体现热点话题的政治性、敏感性、长效性;在解读方式上,立足于申论作文的“虚实”双重属性,从“申论作文是什么”出发来把握“申论作文考什么”,进而回答“申论作文怎么考”。


在这里,为读者朋友提供一点进行日常备考的建议,如何通过热点解读,在点滴间提升“完整准确接受信息、传递信息”能力?这也是公众号解析文章的方式和目的所在。


一是牢牢把握“实”的属性进行素材积累。公务员是处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的公职人员;作为选拔公务员的考试,考察的第一重属性就在于考察考生对于公共事务、公共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这一属性集中体现在了申论作文之中,我们以2000—2018年国考申论真题为例,会发现“公共事务”这一主题始终贯穿申论考试的始终,这是申论作文“实”的属性所在。


我们将牢牢把握“实”的属性,紧扣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追踪申论考察热点,精选领导人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半月谈等中央媒体评论文章,以热点话题为“经”,以评论文章为“纬”,通过解析评论文章,既有素材,提炼热点公共事务、社会问题的实际意义、具体对策等;又有方法,以评论文章为例展示“讲道理”“作对比”“举例子”等基本的论证方式;从而构筑起了全方位的申论作文备考素材库。


二是紧紧扭住“虚”的属性进行思路破解。而公共事务、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必然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也会体现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是申论作文的第二重属性:“虚”的意识形态属性。


我们要紧紧扭住“虚”的属性,重在分析评论文章所体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在解析评论文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行文的结构,展示“虚”的意识观念是如何指导考生破解热点话题,形成文章分论点,并且从中提炼同类话题的破题思路、分析维度与写作模型,帮助读者掌握驾驭材料的思维模式。


三是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举一反三。“虚实”的双重属性,就决定了申论作文考察方式,既可以通过“实”的公共事务、社会问题为切入点;也可以直接考察“虚”的意识观念,比如:2017年国考申论作文命题“以水为师”,“2018年”国考申论作文命题:试谈“有”和“无”。


无论是从“实”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还是从“虚”作为命题的切入点,都需要考生进行“虚实结合”。考察“实”的公共事务、社会问题,需要上升拔高,以一定的“虚”的意识观念作为指导进行分析解决;考察“虚”的意识理念,就需要考生还原到“实”的公共事务、社会问题作为具体佐证,这就是申论作文基本的破题思路。


公众号将“虚实结合”的思维,对热点话题的解析,以评论文章为例既展示如何从“虚”还原到“实”,也展示如何从“实”上升为“虚”;注重“迁移借鉴”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国考和省考申论真题,以真题为例讲解这一破题思路如何运用;同时注重启发读者思考将同类的思路、表述和结构迁移使用到不同话题之中,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此外,热点解析的目的重在训练读者熟悉和掌握申论作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述方式。申论作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种,其文风兼具议论文的理性化、散文诗歌的感性化和公文的政治化,



我们以领导人讲话、评论文章为例,提取适用于申论作文的表述方式,如何化用与其他话题之中,手把手讲授如何写好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


总之,热点解析、评论解读,旨在通过“我注六经”的方式,来实现“六经注我”,即为备考申论作文的考生提供基本的复习范畴,又指导考生掌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真正帮助考生实现持经达权,游刃有余驾驭申论作文,早日实现成“公”梦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法点评:该制定你的备考计划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