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听力篇

听力训练法(一  ) 


剑桥大学

目前是大三学生党  准备出国 备考雅思中 ,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经验,共同提升

能听懂英文是打开第二语言学习的必备基础,练习听力的过程是艰苦难熬的,会在某个时间让你充满成就感,就带着自己的成就感继续踏上外语学习的道路吧 加油。

听力部分训练方法 那么要想提高听力成绩,大家就需要在这些环节上去努力,从根本和源头上解决自己的听力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听力能力,从而提升听力成绩。

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听力水平。大家可以看到关于我们听力精听训练一共有六个步骤,分别是预听原文、逐词听写、记录生词、翻译原文、跟读训练和精听原文。

 首先 预听原文就是要让大家先听一遍原文,使大家对文章有个大概的印象,看一下自己能够听懂多少。 

第二步,逐词听写,这一步是为了测试并提高大家对于听力文本的信息完整度的接受水平,同时也能帮助大家熟悉单词和关键词的拼写; 

第三步记录生词,这是帮助大家整理这篇文章中的生词,认识单词并熟悉单词发音; 

第四步翻译原文,这一步非常重要,有些句子你听上去可能是理解了,但是要转述的话就会有困难,这其实就是没有完全理解。通过自己翻译一下听到句子,不仅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还能扩大意义反应单元,下次再听到类似的表达就会更好地理解;

 第五步,跟读训练,这一步同样非常重要,这一步包括标注句子中出现的语音现象和重读单词,并和参考答案相匹配。很多同学词汇量也还可以,但是就是听力听不懂,听不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出在这里。这一步的训练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掌握英语发音规律,不仅有助于提升听力成绩还有助于提升口语水平; 精听训练当中要求大家听20遍,就是要在这20遍中完全听懂原文内容,加深英文声音和中文意思之间的联系 


伦敦夜景

——听力引导训练 关于练习中的听力引导训练,一共包括八个步骤,其中一些步骤如听力模考、原文跟读、排查生词和原文精听的步骤和上面是重复的,我们这里就不多做讲解。

 首先我们来看修辞提示,雅思听力考试中,答案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在对话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提示性的词,可以帮助大家提示答案所在位置,那么如果大家对于这些词的敏感度不够,就容易遗漏一些重要信息,从而影响做题准确率; 

 增强对于修辞提示的敏感性,就是提高大家的挺能逻辑 比如听到 But,你就应该竖起耳朵,听下面的转折内容,因为这往往是听力内容的重点,也往往出现考题的正确答案。 这就是为什么在修辞提示后面,让大家做出找出题点这个步骤 因为题点往往就出现在修辞提示之后 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哦,回去做其他题目的时候,也可以去验证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个规则[Smart] 

最后我们这里先讲几处连读现象,如第一个句子中的 next train at 中 train 的结尾音 n 和 at 中的 /æt/连读,就成了 /trˈeɪnæt/; 这点大家看美剧英剧的时候可以去仔细听,基本不会分开读的 又比如第五个句子的最后两个单词,from 和 Oxford,from的最后一个音 m 和 Oxford 的第一个音 o 连读时就变成了辅音对元音的连读,读成/frəmˈɒksfəd/,听起来像是一个单词。 这点大家有注意到过吗? 如果不熟悉连读现象,这个地方非常容易听不出来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引导训练里面的修辞提示。修辞提示可能是单词、短语或句子,预示出现这些词可能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听力中,可能会出现的重要信息或是新的子话题。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个例子,比如这次的练习里,最明显的修辞提示就是问句。 

 在对话一开始的时候,Jane 问的是 I'd been wondering when I'd run into you. Have you been here long? 这是一个问句,大家在听到 I'd been wondering 的时候就要提高警惕了,听一下她问的是什么,因为这一句很有可能就与答案相关。 问答之间出考点是听力考试中常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规则 那么接下来这一句中又有一个问句,How about you?,那么也就是问 Jane 什么时候到这儿的,这也是一个修辞提示。 接下来的这一句中就是回答上一句的内容,同样,要注意听,这句话就对应的就是第一个题的答案。类似关于提问的语句,都属于修辞提示,听到这些语句,大家就要注意听他问的是什么,回答的又是什么。

 修辞提示除了问句还有很多,之后经过实践验证再来讲。

 前期学习的时候,起码要留2-3小时练习精听哦 后面熟练了之后,精听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但是听力引导训练的练习时长也要保证。所以每天花在听力的时间都要保证 2-3 小时 尽量是要每句话都听懂,这也是练习精听的目的 加油

目前是大三学生党  准备出国 备考雅思中 ,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经验,提升

后台留言回复英语成绩呦

你可能感兴趣的:(外语学习听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