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is Villette:《Bekannte Gefühle, gemischte Gesichter》, by Christoph Marthaler

《熟悉的感情,朦胧的脸》

一间空荡荡的博物馆,老人们被当作艺术品邮寄至此。一个管理员不耐烦地拆开木箱和塑料袋包装,把他们“放”出来。他看似很了解他们,却对他们偶尔忍不住的小任性无可奈何。随着“剧情”的延展,每个人的个性和偏好都逐渐显现出来。但总体上他们始终表现得只是一群没有感情、神经质,又有些邋遢的古怪老人。只有在音乐中,只有当琴声响起,他们才仿佛焕发出本来内在的活力。一首首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始和结束。

剧目的背景仍然设置在剧团所熟悉的六七十年代。套裙、制服、发型都展示着那个时代的时尚。舞台由米色系统治,介于冷漠和热情之间。光线会变化,似乎象征着日夜交替,时光荏苒。

显然,这不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而是一场19世纪德式浪漫主义穿越时空般的体验。“剧情”内含的主要对照发生在无音乐下的日常琐碎、枯燥乏味、精神偏执,与合唱时的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美妙绝伦之间。区别在于其它欧洲文化,德系哲学在表达这种对照时并不会只停留在简单的状态对比上。也就是说,对于德语文化来说这并不是人的两种并列的状态,而是人的现实和本质。

全剧的第一首歌是合唱亨德尔的《Lascia Ch’io Pianga》(让我痛哭吧)。这大概发生在演出开始后的20分钟。灯光黯淡下来,演员们散落在大厅各处,蜷缩在角落里。它的到来有些突然,却瞬间把观众从前20分钟的表演中微微托起,离开这繁杂的世界。当主旋律第一次被演绎完毕我就已经潸然泪下。然而这不是留给演员所表演的角色的...

演出的基调始终在压抑和幽默之间摇摆,但当亨德尔的曲调响起时,一切都凝固了,违背物理定律般地向上漂移,此刻人性散发的光芒可与上帝的神圣照耀相提并论。苦难与快乐、沉重与轻柔都优雅地向世人昭示人本质中那部分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是德语文化中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信仰,对人性抱有接近对上帝的崇拜。所以音乐响起的时刻可被视为那个抽象出来的人的原型开始诉说他的福音。他不再享有神衹的赐福,他只是他,孤独地站在他为自己选择的那个位置,骄傲又悲悯地审视着自己。

全剧的最后一首歌曲则是经身为音乐家的导演改编后的天主教祷词中的《垂怜经》。这不仅与起始处呼应,又极好地将全剧归于那永恒的重心:承受着生命之重,直视命运扑面而来。脆弱,但因满怀希望而执拗地坚持着... 在演唱这段时,所有演员都歪斜弯曲着身体,僵直地呆在原地,偶尔地突然向中间靠拢一小步,音乐、歌词、形体完美地融合。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以音乐为核心的“戏剧”。戏剧元素也是围绕歌曲构思的。其中也不乏一些舞蹈元素。尽管比重甚少,但就像我们在《Joker》中所看到的,许多真正的舞蹈无需编排,也无需由专业人士来演绎。蒙着眼,穿着着淡粉色连衣裙的女人,像失去控制的娃娃在宽敞的空间中东磕西撞;穿着红色粗制毛衣,披着触肩的银发,罗圈腿的又瘦又矮的老人,被金发白肤,一身粉绿色套装的老太太甩来甩去... 这些都是最美的舞蹈。

整个演出选取的乐曲跨越几个世纪,从亨德尔,历经巴赫、莫扎特、威尔第、舒伯特、贝多芬等,直至勋伯格;另外还选取了几段意大利30年代的老歌作夸张的点缀;很少量的台词选自一些剧作家和哲学家;所有元素都迎合着感受上的一致性。原因就在于它始终盘绕在德系文明的藤蔓上。逐字逐句、逐曲逐调都冷静地生长,任凭盘根错节,命途多舛,一点点形成自己的生命脉络。

从更为戏剧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导演兼编曲Christoph Marthaler在人民剧院的谢幕演出。其中穿插着各种之前剧目的只言片语。本剧第一次上演是在2016年,而这次是应巴黎秋季艺术节之邀重新组团。剧中的情节安排也是在回顾他们自己从艺的生涯。

你可能感兴趣的:(Paris Villette:《Bekannte Gefühle, gemischte Gesichter》, by Christoph Martha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