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同济•父亲

作者:董燕萍

   

          一 李庄之行

2018年10月,深秋。凉丝丝的晨风拂着灰沉沉的天空。发小四人:延明、晓歌、京荣和笔者,自驾前往四川宜宾。是去观赏宜宾市著名的4A级景区“蜀南竹海”。去那翠荫中寻秋意?当然不是,只因在它的东郊有一处“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宜宾南溪李庄镇。

天下古镇多如牛毛,何以专程驱车李庄古镇?

窗外掠过纷纷落叶,坐副驾的延明打开话匣:“当年中央史语所迁往李庄,晚于同济大学,选址在离镇四公里的板栗坳。”驾驶位上的晓歌接话:“我上次没去成板栗坳,那里七拐八弯,地势高,这次一定去看看。”四人七嘴八舌,话题全来自《南渡北归》。

中国作家岳南的煌煌巨著三部曲《南渡北归》,全景再现了2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叙写了抗战时期,清华大学营造社、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等10余所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在这个西南偏隅古镇,顽强地继续中国的教育和研究,与中华民族共历危难的艰辛历程。

这本书以及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文化抗战精神,引起了发小们对李庄的浓厚兴趣。于是结伴李庄,去寻觅李庄的历史痕迹,去瞻望一代大师们在抗战时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去领悟莘莘学子在国危家难中的激昂和奋发。

中午,车进入川南,秋更浓,车窗紧闭,车内温暖,同伴睡意来袭。秋风吹落黄叶飘散而逝,远山绿色中片片秋黄尽染山林。我从包里取出一叠发黄的纸,展开,这是一张父亲的毕业证书,它也是我此次李庄之行的一个心愿:想从父亲1938年进入同济大学的那段简历中,管窥民族灾难时期知识分子曾经的奋斗。

已逝去38年的父亲,1938年至1943年曾在同济大学工学院机械电工系修业,当年,他曾随学校师生辗转昆明、四川,在李庄渡过了毕业前短暂的学生生涯。此刻,脑中浮现他生前的音容,想着他悲凉的后半生,不觉潸然泪下。

1983年夏末,我准备带两岁的女儿去上海探亲,已恢复工作四年的父亲坐在椅上看我整理行李,忽然对我说:“真想去上海姐姐家叙叙旧,回母校同济大学去看看。我已买了一只皮箱,明年春就去。”当时并不在意父亲的话,那时太年轻,不谙父亲的心思。那年深秋,父亲突发胃癌,住进医院,手术切除四分之三胃部,一年中再没精神起来,于次年12月冬至那天溘然长逝。当走到父辈的岁月,才知父亲生命中的许多经历,对我都是空白,才遗憾这已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黑洞,才想看到他生活中血肉温暖的记录。

          二 回望当年

宜宾李庄

李庄,这座有1470多年建制史的古镇,濒临长江,依长江繁衍生息,它是长江上游流经的第一个古镇。这里曾孕育了长江南岸的黎民子孙,也孕育了抗战时期的一代学人骄子。抗战期间,李庄书写了文化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笔,在硝烟弥漫的年代,这座小镇大大小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民家小院,曾容纳了国家顶级学术研究机构和中国名校,曾有李济、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一大批具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者,行走在李庄的泥泞中。

一条青石板路在昨夜的绵绵秋雨中,湿漉漉泛着光泽,路两旁保留了一些清代建筑,翘檐的房顶,雕花的门窗,古朴沧桑。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李庄抗战陈列馆,设在路边,古树浓荫旁青砖宫庙里,同济工学院原址,仍保留着李庄“九宫十八庙”的建筑特色。

展览厅内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把我们带入到八十多年前抗战时期的烽火岁月——

1937.7.7,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中国军民八年抗战拉开序幕。

1937.7.29,北平沦陷,7.30日,天津沦陷,8月28日,同济大学吴淞校园被炸毁,9月,校园成为焦土的国立北大、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陆续南下。

1938.1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大。

1938.春天,史语所护卫三百余箱文物,乘船至桂林,经越南,转道抵昆明。

当年那首以《满江红》词牌填写的20世纪中国大学校歌:“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官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楨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业兴,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曾激励着包括父亲在内的无数师生们共赴国难,它凝聚了中国文人学者、莘莘学子在民族危难时刻最悲壮的呼唤。

中国教育学界和研究机构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抱定了“文化不倒则其国不亡”的文化理念,与全国军民一道,与日寇顽强抗战。

1938年,昆明“九.二八”,日军以破坏滇缅公路、滇越铁路为终极战略意义的昆明大轰炸开始。西南联大师生们在三天两头的警报中,无法安静学习,(作家汪曾祺有一篇《跑警报》就叙写了这段历史)。

1941.7月,教育部指令,西南联大、同济大学、史语所、中国博物院迁移四川南溪李庄。

这是一段令国人永不能忘怀的历史。

从展览厅出来,江面已被灰褐的夜色笼罩,一天的路途疲乏,我们来到江边一个小饭馆,点了李庄的传统美食:李庄白肉,一大块煮熟的五花肉,在厨工一把大片刀下,长四寸有余、薄如蝉翼。京荣夹起一片,肉在筷下颤颤抖动。我从不沾肥肉,见它那晶莹剔透的模样,也忍不住咬了一口,果真肥而不腻,嚼即化渣。两位男士吃得意犹未尽。

我想,爱吃肥肉的父亲当年是否也尝过这李庄白肉?

江边小镇在暮色中宁静而清爽,著名的李庄羊街巷陌里,几尊人物雕塑,裙裾长袍,重现民国生活风情,这里,曾经是欢迎“同济迁川”十六字电文的诞生地,它沉淀着抗战风云的故事,这是后话。

李庄羊街

          三 同济旧址

凌晨,从江边旅店窗口远望,江面薄雾濛濛,一只起早的渔船在江中悠悠驶过。呼吸着晨雾弥漫湿润的空气,思绪漫过脑海——

2018年,是父亲百年生辰,年初,想为逝去的父亲做一个百周年纪念册。由于找不到父亲大学毕业证书,寻思会不会在父亲的人事档案里?申请报告打到学校退委会,有幸得到相关领导批准,从重庆理工大学档案室获得父亲的大学毕业证书原件,并得到一份1954年调任重庆第一制造工业学校(现重庆理工大学前身)任教前的简历。欣喜之下,便有了此次行程,也有了这些零零碎碎的回忆。

李庄同济工学院

李庄镇中心街的一座具有川南代表性的青砖翘檐式建筑—东岳庙,即是当年同济工学院的旧址。四人走进院中,一幅上书“同济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十六字的大牌匾,赫然立于一房廊里,院子的一面大厅里,是同济师生西迁和投笔从戌的群像雕塑。

在战火纷飞的1941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1927年创办的国立同济大学,由昆明迁往宜宾南溪李庄。据《南渡北归》载,1940年,迁移昆明的同济大学机械科一学生在一次日军空袭中被炸死,全校师生悲怆不已,局势恶化,教育部指令全校离昆迁川。当时任宜宾造纸厂的同济校友钱子宁,向李庄乡绅罗南陔接洽此事时,得到尊重知识分子、眼界开阔的罗南陔大力支持。在李庄羊街罗南陔宅院内,由当时镇公所书记员李清泉拟定了著名的十六字电文。

在国难当头的年代,人口不足3000人的李庄,展现了开阔的胸襟和气度,腾出禹王宫、东岳庙、祖师殿,分别安置了同济大学的本部、工学院、理学院和医学院。与此同时,史语所、营造社、博物院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所先后来到李庄,在这座千年古镇,找到一片绿荫与栖息之地,中国西南边陲由此诞生了一个特殊课堂。

同济工学院旧址四合院中的各展室,用翔实的照片和资料记录了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同济师生的不屈精神。低矮的平房、木雕的窗棂,曾是师生们学习的天堂,因为这里没有敌机的轰炸。院中的这棵李庄人和同济师生一起种下的黄桷树,是同济师生决心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象征。现在,它已有坚硬的树桩、茂密的树叶。

李庄同济学院旧址

延明提议:咱们到教室里坐一坐,听先生讲课。于是,我们走进二、三十平方米石板地的教室,正襟危坐在简陋的课桌旁,看讲台上用十字棍架着的黑板和黑板前身着长袍教员的雕塑像,想象着当年教学与学习的艰难环境。

有多少个夜晚,期盼父亲托梦给我,讲讲他在李庄度过的岁月。此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仿佛看见十几张课桌前,战火中疲于奔波的先辈学子们,一张张青春又坚韧的脸庞,仿佛看见胖胖的父亲坐在摇晃的凳上,认真地笔记,跟着德文老师朗朗诵读。

这一张张平静的书桌,成就了多少学子们的救国梦啊!

我真能在这里找到父亲当年的身影吗?

      ~~未完待续  ~~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庄•同济•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