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趣 | 北宋学霸、殿试第一的他,却只得了个“榜眼”?

北宋庆历六年(1046)的阳春三月,一批新科进士结束了紧张的殿试环节。其中,一位叫刘敞的进士,颇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与喜爱,仁宗御笔一挥:本届状元就决定是刘敞了!


仁宗亲自认定的殿试结果,被送达翰林学士承旨王尧臣,也就是这次考试的编排官时,却没有那么顺利。王尧臣一看:“第一是刘敞,这不是我姑姑家的儿子吗?我这做编排官,结果状元是我表弟,这传出去,大家可不得认为我徇私舞弊啊!”于是就跟皇帝陛下说明了这个情况。那仁宗皇帝就说了,爱卿,你只是编排官,你只需要根据考官的结果来排个名次而已,并没有参与定夺,不存在嫌疑的问题,放心好了!(朕选的状元,朕心疼!)


然而,王尧臣秉着一腔公正的热血,坚决拒绝了仁宗的“好意”,固执地将自己姑姑家的儿子刘敞,从“状元”排为了“榜眼”。


最后知道真相的刘敞:???



但是没有办法,自己家的表哥如此正直,皇上也拿他无可奈何,刘敞只得接受“状元”拱手让人的结局了。


有趣的是,殿试的这几天,刘敞的老爹刘立之在鄂州出差,在黄鹤楼与鄂州郡守王山民吃饭的时候,就说了:“我就先住在这,不走啦,等殿榜公布,我儿子肯定是状元。”王郡守就不服气了,怼道:“四海之内,青年才俊多的是,令公子虽然是才子,但你又如何能预料这殿试的结果啊?”刘立之听后,面带迷之微笑,说:“就算没考好,那我儿也是第二。”过了几日,殿榜来了,刘敞果然排第二。刘立之兴奋地给王郡守写了信告知结果,才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有这样优秀的儿子,老父亲可自豪了,真是“知子莫若父”啊!


说回这位新科“榜眼”刘敞。刘敞生于北宋天禧三年(1019),字原父,号公是,是父亲刘立之的第三个儿子,籍贯为当时的临江军新喻,即今天的江西新余。爷爷刘式在太宗朝官至尚书工部员外郎,去世的时候家里却没有留下任何钱财,只有数千卷的图书。刘式的夫人陈氏指着这些书,对儿子们说:“这就是你们的父亲留下的遗产,叫作‘墨庄’。”于是刘敞的家族,便被称为“墨庄刘氏”。为官一世,身后却没有留下钱财,只有满满的精神“墨庄”传于子孙,可见刘氏一族的家风。


与刘敞同一年登上进士榜的,还有小他四岁的弟弟刘攽。刘攽字贡父,号公非,官至中书舍人,参与了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的重大国家级项目组,负责汉史部分。而那位“坑害”了刘敞的编排官表哥王尧臣,是刘敞舅舅王渎的儿子,于仁宗天圣五年(1027)举进士第一为状元,后官至参知政事,死后谥“文安”。可以说这一家子出了两位“状元”之才,如果庆历六年的编排官没有恰好是王尧臣,那刘敞可就是“真•状元”呢,这一家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啊!


成为“榜眼”后,刘敞便正式踏上仕途。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通判蔡州,在那里,他和上司蔡州知州吴育相处得很和睦,并且初步显现出了政治才能。在任期内,刘敞大展身手,一时间蔡州治安严谨,百姓生活清净,大家对这位刘通判满意度甚高。


然而,有着充分的政治才能的刘敞,却因为王尧臣执政,为了避嫌,一直没有能够担任重要的官职。但刘敞依旧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朝堂上直言不讳。夏竦死后,仁宗想赐其谥号为“文正”,但夏竦为人阴险贪婪,这不怎么样的人品实在配不上这一谥号。于是刘敞三次上疏给仁宗,要求收回夏竦“文正”的谥号。最终仁宗退让,将夏竦改谥为“文庄”。史书中虽轻描淡写几句话,但可以想见当时君臣之间的争执有多么激烈。刘敞不惜得罪仁宗也要坚守文人的尊严,士大夫风骨可见一斑。


因为意外没有当成状元的刘敞,依然处处透露着“学霸”的气质。北宋至和二年八月,三十七岁的刘敞奉旨出使契丹。契丹人则有意刁难这位汉人官员,引路人为了显得自己的土地充满了艰难险阻,带着刘敞从古北口到柳河,弯弯绕绕地走了几千里。然而机智的刘敞早已看穿一切,便质问随行的翻译:“我们从松亭到柳河,又快又便捷,不用几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要绕这样的远路?”翻译感到惭愧,只好说:“我们的驿站是这样设置的,没有办法只好绕远路了。”这个解释,真是太没有说服力了。冒得法子,刘敞只好继续跟着他们前进,走到顺州,也就是大概今天的辽宁省阜新市这个地方,据说这里的山上有一种神奇的动物,长得像马,却很凶猛,能够吃虎豹,契丹人便问刘敞是否认识这种动物。不知道刘敞内心有没有发出一声“切”的声音,但是他仍然礼貌地微微一笑,回答道:“这是一种叫‘駮’的动物。”随之便清楚地讲出了駮的声音、形状,并且引经据典,拿出了《山海经》、《管子》等书中的证据,契丹人听后,服气了。


同样对刘敞的学问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还有欧阳修。刘敞擅长于经学,著有许多与《春秋》相关的学术著作。《宋史•刘敞传》记载:“欧阳修每于书有疑,折简来问,对其使挥笔,答之不停手,修服其博。”欧阳修在看书的时候,有问题都会来问刘敞,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学霸,刘敞每次回答欧阳修时,写字的笔都不停手,这就好像你拿数学压轴题去问年级第一,年级第一的同学扯了张草稿纸就开始给你解题,那笔杆子挥的“唰唰”的。不过,刘敞同学这个学霸,有点爱损人。叶梦得《避暑录话》中写道:“庆历后,欧阳文忠以文章擅天下,世莫有抗衡者,刘原甫虽出其后,以博学通经自许,文忠亦以是推之。作《五代史》、《新唐书凡例》,多问《春秋》于原甫,及书梁入阁事之类。原甫即为剖析,辞辨风生。文忠论《春秋》多取平易,而原甫每深言经旨。文忠有不同,原甫间以谑语酬之,文忠久或不能平。”也就是说,你有一道题和学霸同学答案不一样,想和学霸探讨探讨,没想到却遭到了学霸同学的无情“嘲笑”:“永叔你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吗,哈哈哈哈!”而被调侃的这位欧阳永叔,比刘敞年长十二岁,你说气不气人!欧阳修心里能不膈应吗!


但开玩笑归开玩笑,别把刘原父不当回事。刘敞在工作方面,那是态度十分端正的。有一次,刘敞在紫薇阁值班的时候,一看,哟,五点了,快下班了,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吃饭呢,上面来通知了:“皇上今天一下子追封了皇子、公主等九人,刘书记您看,要不加个班写完追封诏书再走?”刘敞一听,好嘞,放下东西,坐回办公桌前挥笔就写,眨眼间功夫,九篇标准的追封公文就写好了。这办事速度,这效率,让欧阳修不禁感叹刘敞“为文章尤敏赡”。同时刘敞还是一名诗人,《全宋诗》中收录有刘敞诗作二十八卷,其中不乏与欧阳修的唱和之作,嗯,看来大家不用担心,俩人感情还是不错滴。


北宋治平五年(1068),刘敞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岁,走完了他作为一名北宋士大夫的一生。欧阳修在为刘敞所作的墓志铭中写道:“公于学博,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屠老庄之说,无所不通。……惟其文章灿日星,虽欲有毁知莫能。维古圣贤皆后亨,有如不信考斯铭。”极赞其文章博学之才。而刘敞的儿子刘奉世,也以博学著称,与父亲刘敞、叔父刘攽被后世并称为“新喻三刘”。


刘敞的一生,是典型的北宋士大夫文人的一生:传承着优良的家风,并且靠着自己年少刻苦勤学,一朝登上进士皇榜。踏入仕途,朝堂上兢兢业业,闲来无事搞搞学术,交交朋友,官家做事情不对的时候就怼一怼,反正大宋王朝不对文人动刀子。偶尔爱和人开玩笑,那也是天性使然,刘家父子几个都爱与人戏谑调侃,这基因是家族遗传的也说不定呢?而当我们从历史的尘埃中,回顾刘敞的这一生,有得意,有失意,有正直、坚守尊严与底线的一面,也有戏谑调侃、不正经的一面,但终归是令人敬佩的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趣 | 北宋学霸、殿试第一的他,却只得了个“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