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酒品即人品,酒后看人格,一顿酒读懂彼此

老话说得好:与人交往,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顿酒。握手只是礼仪,酒是知已饮,将人的情感托起。与其冷冰冰地握手,不如热乎乎地喝酒!与人交往喝顿酒,可带来欢乐,拉近距离。也是了解彼此的开始。好酒好菜一桌子,好言好语一箩筐。三杯两盏下肚,情绪高涨,欢声笑语,手舞足蹈,气氛热烈,陌生感顷刻间化为乌有。敬酒,劝酒,拼酒,轮回酒,共庆同饮,频繁的互动与言语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亲切感油然而生。

经常混在酒桌上人,不时会总结,某个人的酒品不好,此人不可深交。那么酒品真的反应出人品吗?因酒识人,因酒品人。酒品见人品,一顿饭局,几番推杯换盏下来,人性中一些潜藏的平时不易暴露的本性就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酒品非人品,但酒品有时即人品,通过酒品,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人性格中的本来面目。与人交往喝顿酒,可识人品性,所谓酒品如人品,酒风看作风。在酒精的刺激下,平时不善言谈的人变得口如悬河,乐观开朗的人变得多愁善感,文质彬彬的人也有可能变得丑态百出。平时性格中隐藏的一面,就这样暴露在众酒客面前了,酒后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了。

人是显意识和潜意识的,日常大部分时间是显意识在控制,有主观意识,呈理性化表现。而当人喝酒后,酒精会麻醉神经,这时,潜意识就会出来操控身体,就会表现出不理性行为。而人品是体现在一个人的文化,教养等教育方面。如果,人从小的文化教养好,潜意识接受的也是好的教育,那么,在喝醉后所表现的就是好的形象---好人品。如果,人从小接受的是不好的文化教养,潜意识接受的就是人性坏的方面,那么,在喝醉后,确乏理性的显意识控制时,就会表现出又坏潜意识控制身体的非理性行为---不好的人品。

有些人,平常温文尔雅,一喝酒就成了疯子,不敢做的事敢做,不敢说的话敢说。说话也没有分寸,也不顾场合。这样的人,人见人怕,最好还是避而远之。有些人,平常关系很好,一喝酒,就可以为点小事大吵大闹,看什么都不顺眼,对谁都不满意,埋怨这个,抱怨那个,仿佛全天下的人都对不起他似的。有些人善于伪装自己,酒杯一端就可以把他打回原形。喝了点酒,就剥去了伪装,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本有儒雅的风度,才发现原来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一个人的酒量有大小,酒量与人品无关。有的人天生不会饮酒,有的人因为身体缘故,酒桌上如果强人所难,也就失去了饮酒的意义。那些善于克制的人,其实是最值得尊重。酒量大,自己不喝,喜欢看别人出洋相,这样的人酒品不好,人品肯定有问题。酒风不正的人作风绝对不正,酒品低下的人人品也高不到哪里,没有酒德的人必定是那些满身陋习粗俗不堪的人。

酒桌就是一个人生小舞台,折射出人品来,先是走进酒,再是走近人,有的人喝酒是为亲情友情,有的人纯粹是为利益而喝。但是说到底,不论为什么而喝,都要有底线。中品酒人,虽然也以闹酒为乐,还知道欣赏醉中境界,但有理有节,亦不失为君子。上品酒人能享受醉乡之乐,具有酒品酒德,洪量而不自夸,不扰人,受人爱戴,所以更高一筹。酱香型白酒在白酒中是目前唯一具有保健作用、对身体伤害最小的白酒。其实真正纯粮食酿造的酒厂不多,好的酒厂也不少,茅台酒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好酒,真正实惠价廉的酒不少,关键是人民没有好的渠道可以找到。

本文出自作者周明聊酱香白酒  (微信:MTJ235) 

学习白酒知识,助力酒友们识酒、辨酒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明】酒品即人品,酒后看人格,一顿酒读懂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