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题目类型
xx的相关:归纳概括 内容要点2、做法1、原因3、问题4、问题的具体表现2、启示5
xx的意思:xx在材料中的含义/对xx阐释2
你的想法:对xx说法的见解/反驳xx观点/谈谈观点/对xx的认识、理解2
你的措施:问题解决建议/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提出修改意见
你的写作:以xx写短评/讲解稿/介绍短文/编者按/宣传稿/一封信/宣传纲要/拟问卷问题
一、申论能力考查
申论考试大纲如下: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做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1)基本原则:申论以材料为王,不能提前背诵范文考试的时候进行套用。答案来源于材料,不要把材料当成摆设,申论是客观的。
(2)答案来源:70%的答案是直接摘抄原词。20%的答案是对材料啰嗦的话进行压缩提炼,10%的答案是对材料进行分析推导。
(3)作答要求:在有限字数内,尽量用词不用句,把啰嗦的主语、修饰语、关联词尽量去掉,用词不用句,因为多数小题的字数紧张,公文和作文可以稍微放开写,但整体原则是尽量简洁不要啰嗦。
二、答题要素与基本题型
1.要素:问题、危害、对策、意义、事例、态度等。
【解读】
(1)概括问题、意义、危害、对策,这是最常见的几种要素。
①问题:负面、消极、不好的,在材料中找表达负面的词汇。
②危害、意义:做一件事情产生的结果。好的结果是意义,比如考上公务员有什么意义;不好的结果是危害,比如起晚了的后果是迟到,被扣工资。
③对策:对策是做了什么事情,动词+名词。比如出台制度、完善法律。
(2)可能有的同学疑惑常见要素没有原因,原因是附属的要素。比如:当一件事做得不好,为什么迟到,因为起晚了、堵车了,如果原因是负面的,其实原因就是问题。再如:今年为什么考上公务员?是因为报粉笔的班,因为认真学习,努力刷题了,一件好事的原因是好的,是对策或条件,主要是对策。好事可以转化意义或者对策,不好的事情可以转化成问题。
(3)今天早上由于我起晚了,所以迟到了,领导很不满意,扣了我的工资。
①如果概括材料主要问题,可以全部作答,因为都是负面的。第一起晚了;第二迟到了;第三领导不满意,扣工资。
②请把材料的原因、问题、危害分清楚。起晚了是原因,迟到了是问题,导致的结果是危害。
③单一题如果分不清楚要素,影响不大,要求答问题,只要把负面的内容都作答即可。如果是综合题,必须分原因、问题、影响,要素之间有时间顺序,即前因后果,原因发生在问题之前,危害是问题之后,起晚了是最先发生的(原因),扣工资是最后发生的(后果)。
(4)比较难的题目会要求举例子,大作文要求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此时需要举例子。某些客观题要求“有理有据”说明要举例子。客观题要举材料之内的例子,大作文可以举材料之外的例子(加分)。
(5)态度:某些题目会要求“观点明确”,态度即观点,比如:我觉得这件事好,值得去做或我觉得这件事不好,不值得去做;我觉得这件事要辩证看待。事例和态度一般出现在难题中。
2.题型:单一题、综合题、公文题、文章写作。
单一题:提问的要素指向明确、种类少
多要素题(综合题):提问的要素指向模糊、要素种类多
公文题:格式+内容(多要素)+语言
大作文:观点+论据(材料外事例)+语言
【解读】
(1)单一要素题:答一个要素,种类相对较少,提问的要素指向明确,要求答什么则答什么,如要求答问题则答问题,要求答对策则答对策。一道题要得到80%的分值。
(2)多要素题(综合题):要求谈看法、谈见解,指向非常模糊,答得要素非常多。一般出一道题,要求得到60%的分值。
(3)公文题:“纸老虎”,要求写一篇宣传稿、讲解稿、公文,除了内容还要有格式和语言。一般考查两题,要求得到70%的分值。
(4)大作文:实质上就是扩大版的综合题,多了材料外的例子、论据和语言,需要通过晨读材料进行积累。要求至少得到25分以上。
【注意】
方法精讲课依次讲解单一题、综合题、公文题和作文题,在真题课开始之前,平常做练习要分题型逐个击破,一种题型一种题型地进行掌握,听过真题课的讲解后再做套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申论答题步骤
(一)审题方法
关键信息:作答范围、作答主题与结构、答题要求
1.审作答范围:
(1)根据、依据材料X;阅读给定资料X:即范围在材料X。
(2)结合材料X、材料X中提到了:即范围重点在材料X,但要兼顾全部材料。
2.审作答主题与结构:预估答案内容。
3.审作答主题与结构:预估答案内容
(1)关注特殊要求。准确:摘抄越多越好。
(2)全面:宁滥勿缺。申论写答案和找对象是相反的,找对象是宁缺毋滥,写答案是宁滥勿缺,拿不准的要点只要格子允许宁愿写上,因为按点给分,多写点或写错不会倒扣分,少写则会扣分。
(3)简明:多用词少用句,省去啰嗦的修饰语、过多重复的主语,只留下最核心的内容。如题目是“法国的做法”,那么主语是法国,则没有必要在答案中总写法国,写一遍即可。
(4)有条理:为了让阅卷老师看清楚,要标序号,1234/一二三四/①②③④。
(5)观点明确:要表态,同意、反对、辩证看。一般占三分左右。
(6)层次分明:按照要素一层一层地作答,如材质:①②③;追求:①②③;宗旨:①②③。
★(二)资料阅读技巧
★ 1.摘抄
【解读】
(1)审题之后得出范围、答题方向和特殊要求,第二步是要回到材料中找要点。一篇7000字左右的材料加工答案有三种方法:①直接摘抄原词:占70%。②概括归纳:把啰嗦的话总结出来。③分析推导。
(2)摘抄原词:当材料是比较规范的、带有一定观点性,都是表达观点而不是讲故事,是完整地描述事情的过程。或者语言非常简洁,有专家说和学者说,或者表述看起来简短,这种一般容易摘抄原词。故事性材料可以摘抄的原词较少。总结:有人说话、材料非常精简、有描述性语言,这种一般容易出现能摘抄的原词。
★会出现答案的地方
1.自然段的首尾处。
多数情况下主旨句或中心句会出现在段落的首句或者尾句,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关注段落的首尾句。
【解读】
一般来说,在一个段落的首尾句比较容易出现带有总结性的句子,如“总而言之”“以上表达的是”。阅读材料时首尾句中关键词出现的概率比较高,不是说首尾句一定有关键词,而是容易出现总结性的观点,所以关键词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如“欧洲议会采纳了法国政府‘文化例外’的主张”“通过了法令”。
2.有观点的句子:政府、专家学者、百姓群众、媒体等的观点。
通常会出现“表示……、认为……、指出……、说……、称……”等标志性词汇。
【解读】
(1)有人说话的地方可能有答案,当一个人说话时意味着要表达观点。
(2)一般申论材料中的主体:①政府官员,如XX国家部委说、XX粮食局领导说、XX市长说。②专家学者(言语理解中的专家学者可能是“土鳖”,说的话可能不对),在申论材料中绝大部分的专家的讲话都是正确的,经常是答案要点。③百姓群众,如真题中一个老头蹲在小区门口,天天拿砖头砸闯红绿灯的车。这件事上了新闻,记者采访这个老头,问他为何要这么做。老头说“在我们这个地方,整治行动大多一阵风,缺乏长效机制”。百姓群众说的话可能也有答案要点(可能是媒体提前教好的、可能是退休干部)。百姓群众更多的可能是抱怨问题,抱怨政府做的事不合理。④媒体,如XX报道、XX记者,暗示可能有答案。
(3)政府、专家学者、百姓群众、媒体说话可能都在暗示关键词,因此不要忽略。认为、表示、他说,有人说话的地方可能有答案。
3.有关联词的句子:转折、并列、因果、递进等。
表转折:虽然……但是……;……却……;……然而……。
表并列: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和……。
表因果: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
表递进:不光……也……;不仅……还……;不但……而且……。
3.有关联词的句子:转折、并列、因果、递进等。
表转折:虽然……但是……;……却……;……然而……。
表并列: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和……。
表因果: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
表递进:不光……也……;不仅……还……;不但……而且……。
【解读】
(1)有关联词的地方可能紧跟着答案。
(2)①转折之后是重点,如虽然你很有才华也很帅,但是我爱的人是他。②并列关系,并列前后都有重点。③因果关系,可以找原因、因果。④递进。申论中的关联词可能比较少(没有言语的关联词多),但是要注意,看到关联词时要慢下来,可能有答案要点。
4.标点:分号、引号、顿号、破折号。
分号;表并列,其前后容易出现答案。
引号“”表比喻等修辞,表引用、观点,表对专有名词的强调。
顿号、可能出现密集的词群,可能有得分词。
破折号——引出专属名词,或进行解释说明。
问好?设问,或反问。
【解读】
(1)注意标点。
①带引号的专有名词,如果和题目相关,可能是得分点,如“文化例外”“配额限制”。摘抄答案时最好写上引号,因为没有引号意思可能会变,所以最好加上引号。题干中出现了带引号的专有名词,材料中有对这个带引号的专有名词的解释,写答案时也要解释专有名词。如写一篇关于“网络新一代”的文章,材料中也解释了“网络新一代”,因此写答案时要解释什么是“网络新一代”(可能有1-2分)。
②顿号、分号表并列关系,出现了分号、顿号说明前后可能出现密集的关键词群,如对待汉语需要敬畏、尊重、热爱,敬畏、尊重、热爱都有分。
③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意思,破折号之后的关键词可能会得分。
④出现了破折号、问号要注意。引号、分号、顿号比较重要。分号表并列,引号和顿号是特殊情况,表说明。冒号和破折号表解释、说明比较多,一般材料中出现了冒号,代表了某人说的话,有人说话的地方可能有答案。
(2)总结:首尾句容易出现答案、关键词,有人说话的地方可能有答案,关联词、特殊的标点符号也要注意。
2.概括归纳
【解读】
(1)申论材料喜欢讲故事,尤其是国考申论的材料。
①2013年国考地市级的材料中,讲了满师傅在牛街买腱子肉的故事。
②2014年国考地市级的材料中,讲了小邹接受调查问卷承认有心理疾病的故事。
③2015年国考地市级的材料中,讲了约瑟夫放羊的故事。
(2)每一次国考材料都会讲故事,碰到故事型材料比较麻烦,因为讲故事意味着“啰嗦”,故事型材料原词比较少,需要自己加工、压缩、概括归纳、总结。
数据型材料:即数据集中的材料,一般用于表达数量的多少、大小、增减、比重等。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观点和结论。
【解读】申论材料中出现数据型材料意味着很“啰嗦”,要把数据型材料转换成多少、高低、快慢、比重、比例。
3.分析推导
【解读】分析推导就是言外之意。
(三)答案组织技巧
1.加序号:常见的方法是1.2.3.或①②③或一、二、三。
2.分类整理:按资料个数、自然段个数归纳罗列:可根据资料的表述逻辑归纳,通常一段为一个要点;或者一个资料是一个层面。
小总结
(1)审题:预判范围,可能出现的答案,是否有特殊要求,是否有分类(特殊)、标序号(一般性)等要求。
(2)找要点:经常采用逐段阅读,关联词、总结句,标点符号表并列关系,找做法就是主要找动词。
(3)组织答案要标清序号1.2.3.,一条接着一条写。
(4)题干要求分类把最具总结性的词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