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01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个老故事:一个富豪经过多年打拼后积累了足够的财富,去海边度假,发现旁边有个一穷二白的渔夫竟然也心安理得地躺着晒太阳,忍不住建议他扩大捕鱼事业,发生了以下对话。

富豪:“天气这么好为什么不去捕鱼呢?”

渔夫:“先生,捕鱼干什么呢?”

富豪:“捕鱼你就能挣很多钱啊。”

渔夫:“挣钱又为了做什么呢?”

富豪:“挣钱你就可以买一艘更大的船。”

渔夫:“先生,买大船又做什么呢?”

富豪:“这样你就可以打更多的鱼,挣更多的钱。”

渔夫:“那又能怎么样呢?”

富豪:“这样你就可以像我这样,在海边晒太阳。”

渔夫:“先生,我现在正在这样做。”

这个故事如果是在几年前讲给别人听,应该只会被“聪明人”解读出一大堆“深意”来,比如:富豪可以在游艇上晒太阳但渔夫只能在破船上晒太阳;富豪可以随时离开去另一个岛度假但是渔夫没有别的选择权;富豪不出意外可以这样享受到老而渔夫只能过一天算一天……随即把这个故事也升华为自己坚信不疑的价值观——要奋斗赚钱,如此才有更多选择权,才有幸福生活的资本。

我当年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在走“实习-留学-大厂拼命赚钱“之路,听完后心念一动,我那从未被质疑的、铜墙铁壁般的卷王价值观好像被迅速地闪了一下,在心里留下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感悟,但也仅此而已。那时的我只是觉得:啊,在海边晒太阳真好,我也想度假。渔民心态真好,我也要热爱生活啊。诸如此类。

今天,在我已经脱离轨道9个月后,回看这个故事,我解读出了新的一层领悟。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一个道理,那就是:满意自己生活的人就是赢家。

富豪是赢家,不是因为他比渔夫有钱,而是因为他显然很满意自己的人生,以至于拿自己作为范例去好心地给他人建议。

渔夫也是赢家,因为哪怕是和故事中的富豪一样有钱的人,也并不一定能像他一样坦然、自洽、懂得自己的需要,能够在面对外界的价值观侵入时不慌不乱,还带着几分幽默感。

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主角,富豪和渔夫,并不是互为参照物然后通过对比来得出“富豪不懂生活真谛”或“渔夫没有长远规划”这种二元对立的粗糙结论的。故事对于他们经济地位悬殊的铺垫只是一个障眼法,让你误以为关键在于他俩的物质条件。

实际上,我认为如果非要给人和事分类,所有事和道理的分类都只在于是否符合规律,所有人的分类只在于是否觉醒(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除此之外都是不重要因素。

拥有多少金钱,并不能用来区分人;对金钱的使用方式(是否助力于自己的使命),可以区分人。

在此时此刻再讲这个故事,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多人有新的解读。毕竟,每一次周围环境的“地震”都是给我们内心的坚壁清野“松土”的过程,只要释出那么一点点缝隙,种子就可以钻进去,并在我们无知无觉的时候,暗自生长。

02

在我们的社会中,钱仿佛就是一切:是能够做出某种选择的资本,也是没有选择权的原罪。是被爱的基础条件,也是爱意增减的考核标准。是自我证明的依据,也是自我攻击的武器。

我不同意以上的任何一种观点。在我眼里,钱只是能让人生游戏玩得更好的道具之一。

更好的游戏体验

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场游戏,玩家参与是为了获得好的游戏体验。什么才叫做“好”?这个定义没有别人可以帮你完成,必须由自己发现。

有的人觉得最好的游戏体验是做一个无事小神仙,闲情逸致是宝,平平淡淡是福。

有的人认为富贵险中求,喜欢升级、打怪、刷分,名满天下,快意恩仇。

有的人是来过情关的,一切皆为“情”字。为了亲情而妥协,为了友情而同行,为了爱情而奉献。

有的人好奇心重,一路上东看看西瞧瞧,用双脚丈量了各个地图和不同角色,在丰富多元、变换视角的经历中体会游戏的真谛。

所需的道具

道具的作用是实现某种效果或交换某种东西。道具本身不是目的,在可以直达目的的情况下,道具毫无意义。

对于追求无事小神仙的人来说,倘若ta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用各种赚钱方法去换取金钱上,既牺牲了闲情逸致的心境,又因为心绪随着物欲起伏而上下搅动,并不见得能实现“平平淡淡”。对ta来说,金钱就并不是第一重要的道具。对这类人最重要的道具是爱好和心境。

对于喜欢富贵险中求的人来说,钱本身也不是目的。赚钱是一个自带大礼包的任务,这个任务所附着的成就感、价值感、攀升的喜悦、被认可的快乐、和同龄人对比的竞争乐趣才是让他们欲罢不能的。很多人不肯承认这一点,经常把“等我有了xx资产我就退休不干了”挂在嘴边,其实他们是停不下来的,因为这是他们生命动力之所在。

对于过情关的人,最重要的道具是有觉知地全情投入的能力。觉知力是点石成金的魔法,没有觉知的情感付出只是无意识的纠缠动作和不断轮回的折磨。有觉知则清醒,能辨别自己的真正渴望和需求,区分他人的真心和假意,从而能够在每段情里拓展自身生命的力量。

好奇心重、追求各种体验的人,最重要的道具是保持空无和轻盈的能力。什么都收集到行囊里就会走不动路。沉溺在角色和情感中无法自拔,就无法迈向下一站。行路之人,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

03

我想现身说法谈谈钱的一个有趣特点,以加深对于其道具属性的理解:我们可以花的钱更少,体验却更好。

一定量的钱,如何给它加buff,增强它的效用?在这里不说理财投资相关的钱生钱话题,就纯说消费。

我之前在互联网大厂打工的时候,每个月挣的钱主要花在这些地方上:

骑车5分钟可达公司的繁华地段一居室

一线城市吃喝玩乐开销

法定节假日的旅游出行费用

在丰富社交之下所需的“服美役”费用(保养+打扮)

我不上班的时候,每个月的开支主要在这些地方上:

旅行开销

日常咖啡甜品美食账单

在各个城市和老友的高质量愉快会面开销

社保

像房租的削减和社保的增加这种没有可对比性的就不说了,主要说说我一直很喜欢的旅行、美食和社交吧。

旅行

上班的时候,我的旅行大多安排在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在人挤人的地方花比平时多的钱去住宿和消费。那时候我也还是很满足,毕竟能短暂逃离工作,每次出门玩都觉得超级解压,疯狂打卡发朋友圈。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时间自由和信息差,我体验了一把在淡季、在小众的宝藏地点、用很少的预算得到超高质量的深度游体验,感觉自己赚了1个亿。在身强力壮的时候,时间自由可以给金钱这个道具加满buff。

我也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在东南亚消费了,还是性价比和消费质量的问题。

一个思考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单身白领,怎样的消费计划才能让你的体验更物有所值?

美食

这段时间,由于经常在家做饭吃,我的中餐厨艺实现了小突破,胃也变得更加刁钻。以前恨不得顿顿在外面吃鲜香麻辣,现在要我出去吃油辣辣的东西,还真的颇有些为难。之前最爱的川锅、烧烤、小龙虾,在从去年6月离开北京后开始的清淡饮食的影响下,都变得不太有吸引力了。

咖啡倒是依然每天喝,但是从点30一杯的外卖变成了自己做,不仅省了钱,还在实践中巩固了很多咖啡知识,在慢慢地完成一杯咖啡之后也觉得喝起来更有仪式感了(反正时间多)。偶尔想去打卡哪家咖啡店,就挑个工作日的午后过去。工作日的魔法在于,哪怕是节假日流量再大的街区,也会在工作日的下午1点变得低调和温柔。那些在周末被众星捧月的网红咖啡厅也纷纷褪去高傲,变成一个亲切的邻家社区小店,让你能在树影婆娑下静静地品味一杯咖啡。

甜品是我的快乐源泉,现在依旧每周都嘴馋,要吃奶油多的蛋糕,但曾经让我魂牵梦萦、每天必须喝一杯的奶茶,现在哪怕是在社交局,我也不太跟着姐妹们一起点了,总是下意识觉得太冰、不卫生、原材料不好,一犹豫就会打消点的念头。偶尔突然想喝得发紧,就用家里的好茶和鲜奶自制一杯,之前那么多年的奶茶科学家也不是白当的,做出来口味极佳,喝得很满足。

社交

不上班的这段时间,主要和资深老友(相识11年+)和新晋老友(相识2年+,未来资深老友预备役)在线下玩耍,没有像之前一样去认识纯新的朋友。社交的频率也从之前的每周至少一次到每月一两次,很自然地,社交开销骤降。

之前每周都安排一次朋友见面,一是因为也不知道有啥别的可干,二是因为自己不满意生活状态,需要吐槽发泄。现在心境平和,甚至时常愉悦,攻击性已通过创作和其他落地手段得到释放,又有一大堆做不完的兴趣爱好,对于社交频率就会更考虑其必要性了。

隔一段时间再碰面,相互汇报近况和感悟,大家彼此沉淀和输出的东西密度更高、更精炼,使得本精神沟通爱好者经常处于灵魂高潮的状态。

04

最后,想追本溯源地厘清一个观念,也再次强调下这篇文章的主题。

所有问过我不上班具体问题以期作为自己参考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们,我想在此郑重说明,我始终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你们频繁提及的那几个担忧(钱、事业线混乱、不安全感等),而是需要你们回到终极的命题:

你的人生游戏想怎么玩?

绕开这个问题去瞎担心这个那个的,都是逃避。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