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
1、聊聊计划生育到三胎的生孩观
2、推荐1本关于“不生育”的书
3、电子书福利:《生育制度》
“我本来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
生长在计划生育时代的你,应该没少听这句话。
走进小镇或农村,稍加留意的话,你还能发现一些计划生育宣传的标语痕迹。它们往往浅白通俗,短短一行字里,或饱含着一种被时间冲刷过的威严,或满是沧桑感。
“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
“你违法生孩子,我依法拆房子。”
那个年代,大家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但为了生孩子可以说是拼了命。至今我仍常听老一辈说:当年,家里为了生个弟弟,罚了多少多少钱,怎么被查,怎么躲避。
为什么大家都疯狂生孩子呢?
观念上比较认可的一个理由,是为了拼男孩。
就跟我们现在数自己家有多少幢房子一样,当年,有多少个男孩,就仿佛有多少“无形资产”。而在现代医学还没普及(也不给查)的时候,生娃拼男孩就是下赌注。
很多人赌上自己和孩子(们)的大半生。
也许,这就是那代人书写青春和叛逆的方式吧。
一些“配套”的历史也应运而生——拐卖孩童,弃婴,代孕;再过几年,女儿寄养,扶弟魔,早婚早嫁,女孩辍学;又过些年,嫁女儿挣彩礼挣首付。
大家都创造着的历史。
其实计划生育禁生孩还是一件比较容易操作的事,只要明令禁止,任何逾越界线的,就该受到惩罚。
2019年王小帅拍过一部电影《地久天长》,讲述的是计划生育背景下两个家庭的故事。一家是计划生育主任;一家曾想生二孩,被迫做过人流而不再能怀孕。他们家两个孩子去游泳,后者家庭的孩子溺亡。
曾经以为友谊地久天长的两个家庭,一家充满愧疚,一家残损不堪。
在电影里,我们看到演员身上那种制度与人性的冲突。
相比于“禁”,鼓励就难多了。尤其是长期的命令禁止后,立马鼓励人们生二胎、三胎。
同样是这部电影,时代背景换到现在,一定成了荒诞喜剧:
一家是二胎主任,另一家有了孩子想打掉。二胎主任为了响应政策,拼命给朋友保住孩子,这事儿办得非常成功,从情理或法理上,她一次又一次阻止了朋友做人流。她的铁面无私受到群众广泛认可,从此事业生涯一路顺风。
郭小四都不敢这么拍。
话说回来,鼓励二胎、三胎,是有时代背景的,那就是随着生活条件变好,养育成本也越来越高。对于这一代人来说,养育孩子成了最大的负担。
而不是家庭的无形资产。
有人认为,从“计划生育”到“三孩”,这种转变看上去就好比,人是被控制着该不该生孩子、何时生孩子的群体。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激动,毕竟政策的背后,都有各自的社会现状。
放在那个生活水平低、大家又拼命生孩的年代,谁不怕整体经济发展被私人生育拖垮?
而今天,一瓶鲜奶要十块钱、供房分期二十年的今天,多养一个孩子,就是少活半条命。
电商行业有句话,孩子和女人的钱最好挣(当然了,说这句话的人,应当被拖出来接受严格的批评教育)。它到底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教育烧钱。
投入那么多,我们很难保证这个孩子能成材。这里的“材”不仅是为家庭带来更高回报,而且还有对社会的贡献,至少说,ta能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家人们,你会选择生一枚好蛋,还是生三枚坏蛋?投不投?
没想到40年过去,生孩子仍然是下赌注。
对父母本身,生孩更没多大回报了。尤其是医疗水平提高、养老事业成熟的今天,我不投,花在我鸡生的享受上,不香吗?
如果依然用一些强制手段让大家生孩,几年后,我们就会听见有人说——
我本来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是时代一定要父母把我生出来。
历史总是无聊的相似。
这就来到今天推荐的一本书,《最好的决定》。十六位作家坦诚地分享自己至为重要的一个人生决定,不生孩子。
为了避免价值观不正确,也为了避免引起群骂,很好,他们都是大西洋彼岸的作家。
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应不应该鼓励那些呼吸着自由民主空气的人民少生育、不生育?通过这本书,我们还可以从人生态度、亲密关系、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去鼓励他们,大可勇敢践行自己的信念,而不要受大众道德观念所桎梏。
书名:最好的决定
原作品名: Selfish, Shallow and Self-Absorbed: Sixteen Writers on the Decision Not to Have Kids
作者: [美] 梅根·多姆(编)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6
不过,这本书简介上打出的第2句话,就很让人难受: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你比别人更自私,不代表你讨厌孩子,也不代表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这,成功地得罪了生育和不生育的两派人:
提倡不生育的人,万万没想到会被批评“自私”,也不会想到被扣上“讨厌孩子”的高帽,更别说生孩子这么私人的行为,是为了造出一份社会责任。
而愿意生孩的人,大概也很难认同生孩子越多就越无私,更不是因为喜欢孩子才生ta(如果真是这样,那喜欢什么年龄段、什么性别性格的孩子,也有待细分),而且他们也很难想象,当父母原来跟服兵役一样,是代表自己在承担社会责任。
一上来给“不生育的人”贴上了根本不存在的标签,然后在大家面前撕掉它,这其实是虚晃一枪。
“虚晃一枪”是这么用的吗?
不过,这不妨碍我们认为《最好的决定》是一本好书。
如今大西洋彼岸的社会环境,确实需要一种比较公开坦诚的声音来表示:不生孩子,依然能活得很好。
书中的十六位作家,十三位是女性,三位是男性。他们主动或被动选择了不生育,但到达这一决定的原因都不相同,因此,也探讨了和生育命题相关的各种话题。
当今在我们的语境下,“生孩子”涉及的更多是养育问题。其实在西方,它体现着一个价值冲突:女性要不要在生育自由上向家庭、社会让步?
所以我们也就理解,为什么十六位作家中有十三位是女性。对于她们来说,这是必须为自己争取的。
另外,在意外怀上孩子的时候,我们通常只根据实际情况“要不要ta”,但在西方,更涉及到生命的两难:
女性应该放弃自己的生育自由,让一条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吗?如果堕胎,是不是意味着剥夺了ta的生存权?
男性的答案比较“轻松”——他们随时能“抽身离开”,至多是担当抚养的义务。而女性,只能选择生还是不生。
所以,唯有把“不生育”的权利说通,女性不被价值观绑架,才有底气掌管自己的生育权。
生育的权利,真的不是家庭的,是女性的。
养育权才是双方的。
这本书,与其说呼吁大家认同“不生育”,不如觉得它开了一个“口子”。
我们常说——结不结婚、养不养孩子是自己的权利,但这个权利,往往会在外界的逼视下,不自觉地妥协、退缩。
我们太熟悉结婚、养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但不结婚、不养孩子的人生,似乎到处是未知和危机。人生只有一次,很多人不敢迈出步子去尝试。
所以,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抛开那些成见,独立思考——想要怎样的人生,然后,一步一步去探索。
它不是什么不生育主义者的宣传,而是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一些观念,它无关社会,无关集体,跟我们怎么审视自己的一生有关。
但愿下一个十年,不会再有孩子说:“我本来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
最后,这次的福利是费孝通的《生育制度》。
《生育制度》是一本关于家庭社会学的著作,曾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费孝通先生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自己在大学授课时的讲义整理、编写而成。
书中主要论述了家庭所担负的有关生育子女的若干理论问题。但本书所论述的不止是生育,凡是与种族延续有关的一套活动体系都讨论到了。其中包括: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
作者在书中对这些问题的剖析的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我们今天如何处理家庭婚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作者:梁脊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迷乱之笛(miluanzhi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