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共醉星岩客——读汤显祖在肇庆写的四首诗

中文快速读写训练·原创书评

留题共醉星岩客

——读徐朔方《汤显祖评传》、汤显祖在肇庆写的四首诗


明代汤显祖(1550~1616),是我国戏剧史上数一数二的大家。他的浪漫主义巨作《牡丹亭》,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并称“四大名剧”,被公认为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史家普遍认为,汤显祖曾经到过肇庆,有他写下的四首诗为证。

一、《端州逢西域两生破佛立义,偶成二首》

画屏天主绦纱笼,
碧眼愁胡译字通。
正似瑞龙看甲错,
香膏原在木心中。
二子西来迹已奇,
黄金作使更何疑。
自言天竺原无佛,
说与莲花教主知。

万历十九年,四十岁的汤显祖虽然名气不小,但禀性刚直的他,仍当着六品小官。这年,他竟然写了一篇奏章给皇帝,严厉批评在任元辅(首相)申时行为政漙權、压淛言沦,惹得申时行赌气不上朝办公,皇帝勃然大怒,下诏远贬汤显祖到广东徐闻。

他到达徐闻只半年,就得到新的任命。次年(1592)春天北归途中经过肇庆,写下这一组(两首)七言绝句,描写洋人的形象,记载他与欧洲教士的交往,并表达对天主教教义的思辨。(80页)

这两首诗【解说见附录1】被看成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证据。第二首写到“二子西来”,当中主角是西方科学文化传入中国的“西来第一人”利玛窦(另一位是他的随从,中文姓名石方西)。利玛窦在肇庆创下多项历史记录,例如:印刷第一部中文外语(葡语)双解字典;出版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设立中国最早的开放式图书馆。他还带来自鸣钟、地球仪、天体仪、三棱镜、羽管键琴(钢琴的前身)等,属于当时高端的科技产品。他谈吐言辞中,带着人类大航海时代最新奇的思想意识。

16世纪末期的南粤,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前线,民间的开放风气与内地大不相同。当时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已有40年,汤显祖亲到澳门,寻访天主教堂、洋行、外籍商人,观赏到许多来自西方的奇珍异宝,为数年之后写成《牡丹亭》奠定学识基础。

有些学者甚至说:汤显祖以前写的戏曲都属平庸之作,如果没有被贬广东徐闻沿途与利玛窦交往、接触南粤官民、观赏洋人器物打开视野那一段重要阅历,他就写不出《牡丹亭》(费勇《去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18)。例如,沺汉(啯歌《义㗈军进哘曲》歌词作者)是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他作诗写道:“徐闻谪后愁无限,庾岭归来笔有神。”“柳垂横浦岭梅香,若士南归写丽娘”(《访大庾、登梅岭》,诗句中“庾岭”是进入广东的地标性山脉名称,“若士”是汤显祖的别号,“丽娘”指《牡丹亭》女主角杜丽娘)。

沺汉等人的论断是有根据的,史家普遍认为《牡丹亭》第二十一出《谒遇》有两支曲词,所描摹的景物就是他在端州、澳门等地的见闻【见附录2】。

二、《高要送鲁司理》

江楚西归欲问天,
琼雷东断瘴云连。
留题共醉星岩客,
梦里乘槎是此年。

万历十九年五月,汤显祖因莽议当朝元辅申时行被贬谪,九月,申时行那一批擅权嗃官纷纷下台。徐朔方认为:舆沦力量和汤显祖最终胜出。所以“这是汤显祖在证治道路上的重大挫折,但不是他的失败。对他个人说,他将逐渐失去对封建朝廷的幻想,继续向人呡靠拢。这是正直的古典作家的真正出路。”(75页)

汤显祖书法

不久,他就被调回浙江处州府任遂昌知县,途经肇庆时,不少官吏慕名拜会他,一起游览当地风景名胜七星岩,饮酒写诗。这首七言绝句写给一位同游官吏,“司理”是明朝掌管刑事案件审理官职的别称,又写作“司李”,官阶正七品。

其实这次重大错折,前因是皇帝下了一道疏通言路、发愤图治的圣谕,他信以为真,呈交奏章导致惹祸。此诗前两句回望来时路,感慨自己前半生的坎坷,“乘槎”句用了典故,比喻自己已结束贬谪生涯、立即要入朝复职,对官场还抱有期望。

后来他到任遂昌知县,实施仁证除暴安良,不久社会实现良治,他似乎觉得自己的抱负有所施展,写出一些志得意满的作品,例如组诗《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共有七律二首,大有太平盛世、田园牧歌的兴味:

平昌四见碧桐花,
一睡三餐两放衙。
也有云山开百里,
都无城郭凑千家。
长桥夜月歌携酒,
僻坞春风唱《采茶》。
即事便成彭泽里,
何须归去说桑麻。
偶来东浙系铜章,
只是南都旧礼郎。
花月总随琴在席,
草书都与印盛箱。
村歌晓日茶初出,
社鼓春风麦始尝。
大是山中好长日,
萧萧衙院隐焚香。

不过,明朝体淛已经病入膏肓,德才兼备的人难于获得升迁机会,小小县官作为已到极限,他不甘心继续消耗自己有限的生命。明朝的知县三年一任,他做了不够两任,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十九岁)挂冠而去。

三、《粤装偶见祁羡仲刀子》

桂瘴来时青气深,
七星岩畔宝刀沉。
交游半百逢生死,
燕市悲歌一片心。

这一首是怀念亡友之作。诗中主角祁衍曾,字羡仲,岭南东莞人,二十三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与汤显祖同科考中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中(副司级),后来不做官隐居罗浮山。

根据《东莞县志》,祁衍曾擅长写作,著有《绿水园集》,却又性情通脱不羁有侠士气,腰带佩刀,撩妹斗酒。汤显祖在未出仕之前,就与他志趣相投订交为友,多次作诗记载友情,例如《送祁羡仲访琅琊丁太仆》,笔下的祁衍曾形象豪爽,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汝家罗浮烟月深,
青衫笑拂梅花琴。
明珠珊瑚亦何有,
海上萧条游侠久。
游子萧条白云飞,
琅琊之人先绣衣。
几度寸心横夜语,
能餐秀色临春晖。
昨许佩刀曾寄与,
直似精灵夜飞楚。
半烛燕姬胡帕头,
对此函嘲作燕语。
男儿生不遇风尘,
酒妇人中顿此身。
一掷蛾眉能百万,
看君似是有心人。

可惜汤显祖被贬广东之前一年,祁衍曾因丧母过度悲伤去世。汤显祖去了一趟东莞抚恤遗孤,作《东莞县晋黄孝子特祠碑》表彰祁衍曾“读书而豪”。又赋五绝一首《惜东莞祁生》表示哀悼:

谁能意气浅,
偶尔烟花生。
今日罗浮子,
来伤江海心。

直到晚年辞官还家汤显祖还是念念不忘,写成《忆祁羡仲武夷》等诗作,可见他们的情谊生死不渝。现在有学者认为,祁衍曾就是《牡丹亭》男主角柳梦梅的生活原型。

彼时汤显祖即将离开广东,亡友音容笑貌总在眼前萦回。某日他又偕同友人浏览七星岩,忽然见到一把宝刀,与祁衍曾佩带过的非常相似,见物如人,一首七言绝句脱口而出,“交游半百逢生死,燕市悲歌一片心。”运用荆轲刺秦王典故,表达对祁衍曾——一位侠义书生的赞美、怀念。

当然,汤显祖平生表现,也无愧为侠义书生“读书而豪”。他十四岁成秀才、廿一岁中举人,却在三十四岁才获赐同进士出身,位列排名最后一组第210名(242页),原因是多次拒绝与当权元辅张居正合作,其实只要立场稍微松动一下,就能很早考取进士;到任遂昌知县的第一年一个秋夜,老虎进城咬伤人,汤显祖指挥士卒追杀老虎,高举火把跑在最前。(95页)

他作诗写剧,倡导摆脱当时“宁律协而词不工”的形式主义,主张文彩和声律并重,不可兼得时文彩应优先于声律:“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这种不受羁绊、率性而为的风格,与祁衍曾同出一辙。■


附录1:《端州逢西域两生破佛立义,偶成二首》解说

意大利人Matteo Ricci,汉名利玛窦,字西泰,罗马天主教耶稣会教士,在中国传教发明“利玛窦规矩”:放弃强行灌输、洗脑式传教,而是运用诱导、启发,在传教士与明朝官民之间求同存异,互相尊重,构筑感情共鸣,并且注重士大夫上层路线,尤其注重介绍西欧近代科学技术、器物,激发中国人的好奇心。他在中国传教获得空前成功,这也是汤显祖之所以称他们为“二子”(子即先生)的原因。

诗题“破佛立义”和第一首末两句“自言天竺原无佛,说与莲花教主知”:指利玛窦在汤显祖面前颂扬天主、破除佛教的一次传教活动。相信佛教的汤显祖感到意外,对利玛窦的传教并不认同。

“画屏天主”:耶稣画像。明朝,油画和透视等西洋技法逐渐传入,对中国绘画艺术发生一定影响。例如清初六大画家之一吴历,他留居澳门后,画风为之一变,部分可以归因于西洋画技法的吸收。“绛纱笼”:围绕耶稣画像有深红色的纱笼装饰。

“碧眼愁胡”:写传教士外貌神情。“碧眼”应是西方人与中土人士体貌上最显著的区别之一。“胡”指传教士为西域胡人。“愁胡”指语言不通交流阻塞,传教士们急切地想宣扬其教义而不得,显得忧愁烦恼。“译字通”:传教中的翻译。

“香膏”:指龙脑香,一名冰片。原产今加里曼丹及印度等地, 古代从海外输入,专供帝王及富贵人家作香料及药用。诗以木质内含龙脑香比喻画屏围护中的天主图像。

“正似瑞龙看甲错,香膏原在木心中”:这两句诗用典出自杜诗“龙鳞犀甲相错落”,运用比兴手法,表达基督宗教带来的异质文化的冲击与震撼。传教士的教义宣讲,未有“画屏天主”直观。故而,在描述完聚会的场景后,诗人又聚焦到"画屏天主"所展现出的直观形象上。龙的祥瑞可通过其鳞甲错落来表现,宗教的精神亦可通过宗教绘画来体现。此时,诗人如同进入佛教寺庙一样,希望与佛教塑像所展现的神明进行精神交流,通过具像来了解抽象的佛与佛法的精妙。汤显祖亦想通过对天主形象的揣摩,了解基督宗教的内涵。

“黄金作使”:指当时人怀疑欧洲传教士掌握炼金术。西方教士在中国传教,既不向人募捐,又不从事生产营利,却有钱兴建房屋(规模较大的教堂),维持丰裕的生活。沈德符《野获编》说:“(利玛窦)不权子母术(即不放高利货),而日用优渥无窘状,因疑其工炉火之术(即炼金术)”。

附录2:《牡丹亭》第二十一出《谒遇》节选

【驻云飞】〔净〕这是星汉神砂,这是煮海金丹和铁树花。少什么猫眼精光射,母碌通明差。嗏,这是靺鞨柳金芽,这是温凉玉斝,这是吸月的蟾蜍,和阳燧冰盘化。〔生〕我广南有明月珠,珊瑚树。〔净〕径寸明珠等让他,便是几尺珊瑚碎了他。〔生〕小生不游大方之门,何因睹此!

【前腔】天地精华,偏出在番回到帝子家。禀问老大人,这宝来路多远?〔净〕有远三万里的,至少也有一万多程。〔生〕这般远,可是飞来、走来?〔净笑介〕那有飞走而至之理。都因朝廷重价购求,自来贡献。〔生叹介〕老大人,这宝物蠢尔无知,三万里之外,尚然无足而至;生员柳梦梅,满胸奇异,到长安三千里之近,倒无一人购取,有脚不能飞!他重价高悬下,那市舶能奸诈,嗏,浪把宝船撶。〔净〕疑惑这实物欠真么?〔生〕老大人,便是真,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看他似虚舟飘瓦。〔净〕依秀才说,何为真宝?〔生〕不欺,小生到是个真正献世宝。我若载宝而朝,世上应无价。〔净笑介〕则怕朝廷之上,这样献世宝也多着。〔生〕但献宝龙宫笑杀他,便斗宝临潼也赛得他。〔净〕这等便好献与圣天子了。〔生〕寒儒薄相,要伺候官府,尚不能够。怎见的圣天子?〔净〕你不知到是圣天子好见。〔生〕则三千里路资难处。〔净〕一发不难。古人黄金赠壮士,我将衙门常例银两,助君远行。〔生〕果尔,小生无父母妻子之累,就此拜辞。〔净〕左右,取书仪,看酒。〔丑上〕“广南爱吃荔枝酒,直北偏飞榆荚钱。”酒到,书仪在此。〔净〕路费先生收下。〔生〕谢了。〔净送酒介〕

你可能感兴趣的:(留题共醉星岩客——读汤显祖在肇庆写的四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