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永远都在___柬埔寨


图片发自App


01

如果再去柬埔寨,我会选择只去吴哥。这是我从柬埔寨回来后的第一感想。

对于吴哥之外的金边和其他,我是没有什么好的印象的。至少它不是我心目中所希望看到的柬埔寨。

我心中的柬埔寨,是元朝周达观笔下《真腊风土记》那个盛世,是蒋勋在《吴哥之美》里对吴哥一砖一瓦的充满文化韵味的解读,是巴戎寺里那几十张相同而又不同的神秘的高棉的微笑。

在我短短几天的观感里,吴哥和金边好像是断裂的没有任何关联的两个柬埔寨。如果说吴哥代表着历史的柬埔寨,而金边是现在的柬埔寨,那么如今的柬埔寨与昔日的高棉文明似乎毫无联系。他们之间的差异,几乎是外星人与地球人的关系,我看不到二者任何的延续和传承的痕迹。我甚至在心里暗暗思忖:如今的柬埔寨人一定不是当年高棉人的后裔。

如果非要比较,吴哥就像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即使破败得残垣断壁,依稀仍然可见骨子里那份高贵雍容的美丽。而金边给我的印象就像一个躺在路边的衣衫褴褛的懒散的贫民,让你鄙视的并非它的穷困,而是它那份随遇而安的不思进取。

02

在周达观的描述里,当年的吴哥曾是何等的繁荣盛世。作为当时高棉国的王都,吴哥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据说周达观是元朝派去的探子,所以他把当地的风土人情、排兵布阵、地形地貌包括现在的吴哥古迹的方位、建筑、雕刻、摆设甚至国王长什么样、怎么练兵点将等等都记录的很详细记录了下来。

在《真腊风土记》里,分40则展现了吴哥城当时的风貌:城郭、宫室、服饰、官属、三教、人物、产妇、室女、奴婢、语言、野人、文字、正朔时序、争讼、病癞、死亡、耕种、山川、出产、贸易、欲得唐货、草木、飞鸟、走兽、蔬菜、鱼龙、酝酿、盐醋酱麴、桑蚕、器用、车轿、舟楫、属郡、村落、取胆、异事、澡浴、流寓、军马、国主出入。而这本书无意中则成为那段历史的唯一史料记载。

随着1431年暹罗攻破真腊国都城吴哥,随着屠城和迁都,吴哥窟被遗弃,茂密的热带雨林逐渐覆盖了漫无人烟的吴哥。吴哥的繁荣永远地停留在了周达观的记录里。

即使繁荣不再,即使被森林覆盖,即使被遗忘废弃多年。而当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无意中发现它时,仍然被这座躺在原始森林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给震撼到。

他曾经这样形容他内心的震撼:“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

03

不仅仅是我的观点,在大多数人的评价里,吴哥都代表着是柬埔寨的心脏和灵魂。它是国家的象征,是高棉文明的发源地和民族骄傲的源泉。

且不论它世界七大文明奇迹之一的联合国官方美誉。单从审美角度,吴哥随处都有前所未见的惊喜:壮观的庙宇、精美的佛塔和各种形态的雕像,在不同的人眼里,它有不同的美。

在醉心于历史和考古的人看来,真正的美,是一种消失。吴哥契合了人们对于遗失的文明的全部想象。异族暹罗的入侵,灭绝式的屠城,城市的遗弃,文明的中断。曾经鼎盛一时的印度教佛教宗教文化戛然而止,极尽奢华的盛世繁荣之后突然的销声匿迹。繁盛过后的幻灭, 与时间对抗后的存在,悲壮而凄美。

懂得建筑的人眼里,建筑本身的历史感比任何历史记载更能打动人。无论是吴哥王城的城市祭坛和回廊的巧妙布局中体现的高棉古典建筑艺术,还是女王宫大到围墙庙体,小到门楣檐角的浮雕,那些生动的形象,细腻的线条,精湛的的雕刻技艺,无不引人驻足赞叹。

而在痴迷神秘文化的游客眼里,熬过历史沧桑、突然消失又重见天日的吴哥窟, 足以引发他们无限的想象。无论是国王耶跋摩七世放弃印度教皈依佛教,放弃暴力信奉和平的生活方式导致被灭国的传说,还是塔布伦寺和崩密列里被巨大的热带树木,用巨蟒一样的根系紧紧地缠绕着的庙墙寺塔。 都让人联想起电影《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里那些神秘桥段。

对于大多数来吴哥的游客而言,吴哥都是一份神秘而遥远的存在

04

而如今的首都金边是那份现实的存在。

飞临暹粒机场,边检工作人员磨磨蹭蹭不予放行,一边抬起眼睛快速地打量眼前的我们,一边举起一张纸币又飞快放下,暗示要给小费。

Bus车上打量着这个城市,路边的小房子很特别,大多数是几根柱子支起来的木板房,看起来像简易房一样。路上很脏乱,没有红绿灯,到处是摩托车,车辆胡乱穿插。

王宫宫殿上的佛塔,从围墙里露出来,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宫墙的外面,随处可见断手断臂的乞讨者,但又没有其他国家的乞丐的那份积极,他们不缠人,就那样静静地坐着等待别人的施舍。红色高棉在节节败退时埋下了大量地雷,他们就是地雷的受害者。

在旅游景点,孩子们穿着很久没洗的衣服,赤着脚,提着筐向游人兜售纪念品和明信片,嘴里不断喊叫“One dollar”。还有很多寄附在旅游业上生存的人,一些断手断脚的人组成乐队,在通往景点的路上卖力演奏。

旅行社在我们的行程里没有安排红色高棉时代的景点,地接的导游也刻意回避红色高棉的话题。

我之前看过一个游记,作者提到了参观钟屋杀人场时几个很难理解的现象:一是在集体葬坑形成的水塘里,农妇一脸平静,若无其事地洗着菜。二是在参观人群中的柬埔寨人的表现,外国人成了悲伤者,柬埔寨人变成旁观者。三是当地人连杀人无数的锤子也拎回了家里当家当。

最后他从这些民众的漠然中得出结论,柬埔寨人没有反思和痛苦,缺少民族灵魂,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05

如果不是《希望永远都在》这本书,恐怕我对柬埔寨的评价也是如此。

回国后,在网上搜索关于柬埔寨的历史,想了解挖掘这个民族缺少灵魂的原因。偶然看到了《希望永远都在》这本书。

而当我一口气读完,却深深感到:对任何一个处于政治混乱中的微小的个体柬埔寨人而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是他们求生渴望的体现。当生存成为人生第一大要义,一切以生存为目的手段,都应是理直气壮的。

战争在柬埔寨留下了大量的地雷,这些塑料地雷让大量无辜的柬埔寨百姓失去了手、失去了腿、失去了眼、失去了基本的谋生能力。谁应该对这些无辜的百姓负责?谁应该为他们的伤残买单?

据说,对于战争罪行的揭露和对于这段历史的审判都是西方人在张罗,柬埔寨人并未倾注多大的兴趣和关心。

对经历过那段历史的柬埔寨人而言,首先是活着,活着永远比追究更重要。无论是多么屈辱,多么痛苦,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我终于理解了那些苦难深重,却一脸漠然的脸。读懂了那些失去了双腿却一脸平静坐在路边等待施舍者的内心: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

所以我们看到的柬埔寨人面对贫穷和不公,很少牢骚、很少盗抢、很少有暴力的冲动,也很少怨天怨地怨爹娘。他们只是乞讨、卖唱、地摊、做苦力,按自己的求生方式顽强地、默默地生存下来。

我也终于明白,吴哥和金边其实是相似的,它们都能代表柬埔寨。它们都一样的历尽劫难,一样残缺而美丽,也都一样拥有一张张包容爱恨情仇的高棉的微笑。

只不过他们把所有的眼泪、悲苦和所有的希望、渴求都化成一种安静的力量。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活着,希望永远都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希望永远都在___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