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4~05-26 韩宗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截至2015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国有控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12家全国性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133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民营银行、859家农村商业银行、71家农村合作银行、1373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0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1家中德住房储蓄银行、68家信托公司、22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47家金融租赁公司、5家货币经纪公司、25家汽车金融公司、12家消费金融公司、1311家村镇银行、14家贷款公司以及4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

现在所说的商业银行,实质上指的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就是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以经营存放款为主要业务、以获得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综合性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主要有以下4个基本职能
1. 充当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
2. 充当支付中介。支付中介职能是由货币兑换演变发展而来的。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企业和客户办理各种同货币收支有关的业务,包括货币兑换、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及金融资产保管等。
3. 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
4. 金融服务职能。由于银行联系面广,信息比较灵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具备了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条件,咨询服务、对企业“决策支援”等服务应运而生,工商企业生产和流通专业化的发展,又要求把许多原来的属于企业自身的货币业务转交给银行代为办理,如发放工资、代理支付其他费用等。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市场风险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如因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的不利变动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或因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系统(系统失灵、系统漏洞),有问题的人员(操作失误、违法行为)或外部事件(自然灾害、抢劫、外部欺诈)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政策、监管)等。

银行头寸是一个专业术语,就是银行系统对可用资金的调度。
商业银行现金头寸可分为基础头寸和可用头寸。
基础头寸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可用头寸是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资金,它包括基础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

贷款流程:贷款受理--客户经理初步审查--信贷业务调查--贷款审查与审批--贷款签约与发放--贷后管理--贷款回收与处置。
贷款合同的内容:借款标的、贷款种类、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借款期限、借款利率、还款、违约责任、保证条件、争议的解决方式、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银行以抵押方式作担保而发放的贷款,就是抵押贷款。抵押品通常包括有价证券、国债券、各种股票、房地产以及货物的提单、栈单或其他各种证明物品所有权的单据。
质押合同是以质物或权利凭证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或登记为生效要件。质押合同的生效因质物种类不同而分为三种情况,即实物交付生效、权利凭证交付生效、权利登记生效。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涉足外国债券,投资范围包括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亚洲等许多国家的主权债券和企业债券。
商业银行投资的债券多数集中在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上,政府债券往往具有税收优惠,银行可以利用债券组合投资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增加银行的收益。
在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债券投资的主要品种有国债、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
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仅限于信用可靠,安全性、流动性强的政府债券(如国库券)和金融债券,禁止从事企业债券和股票投资。
债券投资的成本大致有购买成本、交易成本和税收成本三部分。
证券投资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利息收益,如债息、股息红利等;另一部分是资本得利,即证券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收益。
股票的收益率来源于股息或红利、市场买卖价差和股票增值三个方面。

债券投资策略
负债构成

之所以城商行与五大行此次应对降息的策略大相径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城商行的贷款端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银行的议价能力更强,贷款利率相对更高,所以对城商行来说,即便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依然有利可图。它们最担心的不是存贷差缩小,而是存款流失以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非存款负债是指商业银行主动通过金融市场或直接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

非存款负债

再贷款即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
在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只能用于调节头寸,补充储备不足和资产的应急调整,而不能用于贷款和证券投资。

财务报表是商业银行提供信息最基本的工具,其汇集了能够反映银行各项业务开展情况的基本数据,银行每天要阅读资产负债表等相关报表,了解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的状况,掌握各个部门的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
(1)资产负债表:银行的底子,主要描述银行的资产和债务。
(2)利润表:银行的面子,主要表现一家银行的盈亏情况。
(3)现金流量表:银行的蓄水池,主要介绍银行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
银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银行在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一家银行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因而也称为财务状况表。
银行资产主要项目的分类如下:①现金资产;②存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③在金融市场购买的证券(包括国库券和企业债券);④向客户提供的贷款;⑤其他资产。
银行负债项目主要包括两项:机构和个人存放在银行中的存款;银行从金融市场借入的资金,也称非存款资金或借入款。
银行损益表也称为利润表,是反映银行在一段时期内各项业务收入和支出情况的财务报表。报表中记载的数据和信息反映了银行的盈亏状况,体现了银行的经营效率、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
损益表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支出、净利润和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现金流量表也称资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定时期银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变化情况的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一张存量报表,不能揭示财务变动的原因;利润表虽然是动态报表,但它着眼于银行的盈利情况,不能反映资金运动的全貌,也不能揭示银行财务变动的原因。所以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之外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弥补前两者的不足,将利润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结合起来,并揭示银行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
股东权益变动表反映了银行股东对本银行投资变化的情况和银行盈利的分配情况。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都是传说中的“影子银行”,这些业务不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更不受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
一般来说,中间业务都是表外业务,但表外业务不一定是中间业务,关键看是否涉及银行自身。

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影响资产负债业务或者说可以转化为表内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也包括一些有风险的业务,如互换、期权、期货等金融工具交易,以及提供备用信用额度等。一般说的表外专指有风险的一类,这些表外业务会增加银行的风险。

通行的结算工具有汇票、本票和支票三大类。
银行卡是商业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支票来完成支付与清算的手段,是支票系统的创新。
客户资金托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接受客户的委托,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安全保管客户资金、办理资金清算、监督资金使用情况、披露资金保管及使用信息等职责,为客户保障资金专款专用、提高效率、防范风险、提升信用的资产托管业务。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期权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有力财务杠杆。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融资、信息收集、规模交易方面的优势,运用适当的期权交易获得可观收益。
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也称无风险业务,是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的委托事项,以收取手续费。比如汇兑、承兑、代收等,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包括结算类中间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类中间业务、信托与租赁类中间业务、咨询顾问类中间业务。
有时候表外业务又被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业务。包括担保类表外业务、承诺类表外业务和交易类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主要有三类:国际金融(结算)、外汇买卖和国际信贷(融资)。
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主要是通过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三种结算方式来完成的。
SWIFT即“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国际合作组织。

信用风险(credit risk)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
客户信用风险分析系一般包括财务分析非财务分析两方面的内容,财务分析是信用等级评定的主体,非财务分析是对财务分析的结果进行修正、补充和调整。财务分析有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以及现金流量分析。
客户信用评级机构分为外部评级机构和内部评级机构。
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是指在发现、预见可能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其估计方法有主观概率法、客观概率法、统计估值法、假设检验法、相关预测法。

营销战略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企业长期生存、稳定发展的经营目标,根据企业资源条件,对较长时期内市场营销活动制订的总体构想、方针和方案。
一般而言,个人客户市场的细分标准通常有地理标准、人口标准及心理标准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24~05-26 韩宗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