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习走到了室外,安排的是参观两所小学: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南京市光华西路小学。
石鼓路小学始建于1875年,原名为“类思小学”,1952年改名为石鼓路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走进校园,廊壁上的一句话印入我们的眼帘:
这是石鼓路小学的校训,也是这所百年老校坚持“立美教育”的初心所在。
在观看了建校140周年校庆和“立美教育”30周年宣传短片后,青年优秀教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六年级的语文课《大自然的文字》。
一上课,亲切的吴老师便以读书为话题自然引出课题。引导学生明确体裁,了解作者后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
这一环节看似平常,但老师紧扣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如,“预兆”,通过拆字法分别理解“预”和“兆”的意思;“铁砧”一词,老师出示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结合字形了解了字意,可谓生动、巧妙。
接下来的环节老师放手让孩子们圈出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研究单,并精炼概括出每种文字分别告诉我们的信息。
对于六年级孩子来说,这一环节并不算难。可贵的是老师并没有一带而过,而是关注到学生对于“砧状云”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于是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文中相应语句进一步理解,并且顺势拓展:根据图片看看这又是什么云?读懂其中的信息了吗?”学生通过对鱼鳞云、城堡云等云团的了解,掌握了理解关键语句的方法,也大大激发了学习课文和探索自然语言的兴趣。
在指名交流中,老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引导孩子感知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即“言之有理”。接着,教师发问激发质疑:大自然中的文字这么多,为什么作者选取了这几种呢?孩子们发现了作者选材、布局的奥秘,即“言之有序”(天上--地上)。
此时,吴老师介绍了伊林就是家喻户晓的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于是出示百度百科片段与课文进行比较,孩子们在朗读中自然发现了伊林语言特点的奥秘,即“言之有趣”。于是,孩子们又走进文本找到可以印证这一特点的语句,进而梳理出拟人、设问、比喻、讲故事等手法。
此时,老师以读代讲,通过教师引读、同桌对读等多种方式带领孩子们品味感受作者伊林语言的特点。适时出示《十万个为什么》一书片段,对作者充满趣味的语言特色加深了体会。
在梳理小结方法之后,老师请生通过查找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仿照课文表达特点创作一个有趣的作品。
下课了,我们却仍然沉浸于师生展现出的扎实又不失灵动的课堂情境中。老师的教,收放自如,重点突出,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语言形式的密码;学生的学,积极主动,亮点频现,以自主探究体味课文表达的魅力。一篇科学小品文,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立美课堂,寓美于堂。
接下来,美丽温婉的高校长从五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新石小的前世今生。
“儿童版画与生活”“童眼看世界”“梧桐树下的美学课”“我爱博物馆”“最美乡愁”......丰富多彩的课程及活动让“立美”二字深入石小师生的心灵。
拾级而上,来到了一处神秘之地。校园之中竟藏着一座精致的博物馆,着实令人惊喜。
也许你和我一样对于版画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名称,那么走进这座校园博物馆,你心中的问号会迎刃而解。
最吸引大家的莫过于现场模拟打印自己的版画像咯!我们都玩得不亦乐乎,何况可爱的孩子们呢?哈哈!
版画制作已经成为他们童年成长过程中最美丽的印记。
“这仅仅是开始。”冰心老人一句朴素简单的话语,却是对石小师生最大的肯定与期望!相信“立美”石小,如同那第一棵美丽的法国梧桐成为石小师生永远的精神家园......
下午我们来到了另一所百年老校--南京市光华西路小学。一进校门,广播中传来的甜美童声让人倍感温馨。经老师介绍,才得知这纯净悦耳的歌声出自一位特教班的孩子。学校每周五下午的广播站都会为这些孩子提供发声的机会,让他们享受表达的快乐。
体艺结合是光华街小学的特色。一节《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科学课,一堂围绕中国大飞机的科学讲堂,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模拟体验等形式了解掌握了相关科学知识。
对于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的重视,是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开展落实,值得思考。
看到这幅图片,你或许以为来到了神圣的教堂。这的确是一个和教堂一样可以净化人心灵的地方,有“十大最美书店之一”之称的先锋书店。
温暖的光线,动听的乐曲,琳琅的书籍,安静的读者,身处其中,我们仿佛忘记了店外的风寒。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眼前是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流连其间,不仅被书籍所拥抱,更被眼前这独特的风景线所吸引。驻足欣赏,每一张明信片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一刻,仿佛看到了他或她坐在店内流泻情感的一幕......
结束一天忙碌奔波的疲惫,这里就是心灵栖息的港湾。这熙攘喧嚣闹市中的一方桃源,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