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里能量从何而来?

今天听了本心社卢佳老师的《我的心理能量从何而来?》分享。

卢佳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心路历程让我明白高手成长的背后都是有一个坚辛的内在自我探索过程。

图片发自App

每个人生存于这个社会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不完美,但能够战胜不完美的是自己的心态以及想法。

不是自己做不好,而是无法全力以赴。

这堂课对我有两个触动点。

第一:关于恐惧。

恐惧是内在缺乏安全感自我编造的故事。恐惧是想象而来的,恐惧的完美情节是因为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在恐惧中,我们很容易受到自我的标准去评判事情,陷入自我设定的框架之中,用自己衡量的标准去看待事物与人,对外界的呈现始终认为有标准才会有安全。

事实是根据每个人的天性不同,别人对我们所设定的标准框架并不买单。

就好比婚姻中的两个人。如果自身的能量场高,对方就愿意参与沟通进来;如果自己的能量场非常低,别人是不愿意参与进来的。

所以,就明白了有时候与丈夫在争吵时,伴侣会直接走开或者不愿意与我进行沟通。说的好听一点,是因为丈夫的不计较,说的不好听点是因为自己的能量场太低,不值得花时间与我争吵。

30岁以后的人生,是一个转折点。

在艾瑞克·赛诺威著作的《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中说道:

转折点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有力的鼓励的,简单的困难的,明显的,微小的。你要么自己得抓住机会,利用它帮你实现价值,要么放弃机会,任命运摆布。无论你将以何种方式回应。你的态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30岁以后不要再学技能的东西,这是一个懦弱强食的时代,年龄的增长,事业的瓶颈,年轻人的涌现,逼迫者自己恰恰在做着这样的一件事情。

可是技能从小白进阶为大师,也不是说来就来的,所以就会有了焦虑和恐惧。在恐惧中有引发了不良的情绪,在恶性循环之中。

靠技能吃饭,越早越好;靠才能吃饭越晚越好。

正如卢佳老师所说的,勇敢的面对自己的恐惧,是不用去找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是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需要时刻的提醒自己,避免被自己对这种感受牵引着。应该让自己安静下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搭平台建管道,先让自己规划起来,当别人得到好处的时候才会愿意参与规划中来。

在很多的事情在我们的不可思议之中,会水到渠成。

第二,关于觉察力。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缺乏一种自我的觉察能力。

我在平常中总把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将自己陷入不良情绪的困顿之中。

这源于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又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但问题出现的时候,总去找别人的原因,缺少的是自我反省。

很多的才能都是自己的创造力或者潜力被激发出来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要因为过分的追求完美而否认自己。

静心下来,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每个成长的阶段,不断的反省自己。

在复盘中方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恐惧是存在的,无需太着急,能战胜恐惧的是摒弃这种迷恋的状态,专注于自己想要的,只有自己,才是人生的蓝图规划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心里能量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