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七讲小感

人间词话,这四个字我就觉得很美。

王国维,我不陌生但又很陌生。不陌生是因为一直听过他的名字,陌生是因为我竟然以为他还在世(把他与周国平联系在一起了,汗~)。

第一遍略读叶嘉莹先生的这本人间词话,喜欢!

原来文诗词是文(散文)、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词(歌唱的歌词)呀,我一直以为诗文、诗词是一个意思呢。真•涨姿势了。

粗读第一遍,有几个感觉醒目的点,此小感就“散乱”地吐出来这几个珍珠吧,线呢就么有了ಥ_ಥ

1、如题,什么是词话,概念还是要明了。所谓“词话”,就是谈论评说词的著作。评论诗的叫诗话,评论词的叫词话。我们中国一向缺少有系统的、有逻辑的理论性著作,古人常常是点到为止,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国的学问,是为利根人——就是思想非常敏锐的人——所说,你只要点到,他就明白了。所以古人谈诗论词常常没有一种逻辑的、思辨的模式,写出来的都是比较零乱的诗话、词话。

2、“境界”,贯穿全文。什么是境界,叶先生说感觉王国维到底也没讲清楚。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只这么抽象描述,我等凡人读起来不会觉得有趣被吸引的,叶先生在七讲里结合词里的历史、人文等通过对一首首词的举例解说,丰富多层次地展现了词里的故事与内涵,像读一篇篇故事汇,引人入胜。如解读陈曾寿的浣溪沙,之前上学的时候何曾能学到和读到如此的丰富多彩和深刻。

3、这点我觉得对一个人的人生都有指导意义。

王国维先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学者。他之伟大,他之了不起,他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尊敬,是因为他所追求的东西跟我们当前一般所谓的“学者”所追求的东西有所不同——当前很多人之研究学问其实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

而且现在很多读书人所追求的,其实还不是真正的学问,而只是一个学问的外表。但王国维先生是真正追求学问的,而且他所追求的还不仅仅是一般的学问

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是真理。

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怎么说是真理呢?这个是陈寅恪先生在给王国维写的碑文里首先指出的。

王国维先生对于学术并没有什么中外古今之区分的狭隘成见,而且他认为,无论你所做的事情是大是小,是远是近,只要你真是追求一个真理,就一定要忠实于你所追求的真理。什么是“思之得其真,纪之得其实”啊?这就是我以前常常引我的老师所说的,“余虽不敏,然余诚矣”。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我的文章也不见得好,但至少我说的话是真实的,都是发自我内心的话。一个人,不要总是欺世盗名,不要总是说好听的话。欺人欺己不但得不到真理,自己内心也不会平安。只要你忠实于真理,忠实于你自己,最后都会对人类的幸福有好处的。

最后,真的感谢读书会组织的“威逼利诱”的,特别幸运拿到这本书,读到这本书-入坑读书会的幸运钥匙。

赚了

真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间词话七讲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