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社会心理学 | 拒绝emo 告别傻白甜,故事化讲解,轻松好玩更易懂!

生活当中,我们经常遇到很难理解的事情,经常会脱口而出,也不知道这个人到底出于什么心理?

就像我们理解不了为什么很多人都没办法从自己的困境中脱离出来,客观的看待自己,总是被骗,总是受伤害,总是在同一个问题上跌倒。

还有时我们已经想的很清楚,但却做不到,就像减肥,管住嘴迈开腿,理念很不错,但是就会莫名的出现抗拒心理,没办法执行!

我们到底为何这样想?那样做?

这些所有的困惑都不用难过了,你们有一本书完全可以给你回答.

这就是由武志红心理和看见心理联合出品的一本书陈晓老师的《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这本书通俗有趣又可以非常直接告诉你,心理学知识的书。

自学心理学超级推荐的一本入门书籍!

作者陈晓老师是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心理系的副教授,从事心理科学研究已经有15年,也是武志红老师看见新的平台上的课程主理人。

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这本书区别了以往枯燥的心理学学术书本,更方便小白的故事阐述方式,帮助读者进行轻松阅读和自我检测,像读故事一样轻松学心理学,不知不觉你就会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这个世界。

社会心理学其实就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生活当中所有你困惑的事情都是可以有他背后的心理成因,那《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给我最大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1.了解自我概念,打开新世界大门

为什么那么青少年会沉迷追星或者不想上学想当网红呢?

曾经我也片面的看待追星和想当网红的人,但是这本书突然给我开了一道窗,原来这只不过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理想自我的一种体现,尤其针对于青少年,青春期是自我认知建构的重要时间段,不要一味的只是打击他,这不过是青春期理想自我希望成为别人焦点的表现罢了。

心理学家爱德华·托里希·金斯的所讲的“自我概念”中分为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

实际自我:个体认为自己实际上拥有的品质

理想自我:个人希望自己拥有的品质

应该自我:个人认为应该或必须拥有的品质是属于责任。

关于“自我概念”理论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你认为的自己决定了你,你能够从外部信息当中获得到什么样的信息,看一本书或听一节课,每个人都会关注自己所关注的内容,都是你自己决定的。

所以阅读或和别人交流确实是一个开拓你思路的过程,不然就会局限在自我的想当然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当然,从另外一个层面也可以看出,你认为的自己可能并不是别人眼中的你,自我概念影响范围,大到跨国交际或者不同区域人的交流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都会有巨大的影响。

认识自我概念的片面性,认同每个人的区别性,对自我成长和与人相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中通过科学实验以及测验量表,帮我们轻松的认知到自己的局限,轻松掌握和理解自我。

2.自我控制理论,让你认清堕落的本质

是不是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控制失败?

早睡的计划,储蓄的计划,减肥的计划......

不要过度苛责自己,认清自我控制有限资源理论,你才理解抵御不了手机诱惑和甜食诱惑的是正常的。

学会如何有限度的利用自己的自我控制,尽量不要在一天疲惫之后做决策或者购物,以及让自己同时完成多项任务。

了解自己的心理和身体机能的原理,才能事半功倍,适当的补充葡萄糖可以恢复自我控制。

血糖高、血脂低的食物才能够补充我们所需的糖分,水果和坚果是不错的选择。

《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文中还推荐了两种有助于自我控制的简单练习,比如改善站姿或坐姿,调整语言习惯,瑜伽、冥想也是很棒的选择。

3.学会内外归因,高情商告别渣男和陷阱

情侣之间相处是否融洽和归因关系分不开,同样都是帮你做了一件事,如果你的归因是他爱你,他很善良,那你们的相处应该会不错,但是,如果你的归因是他就是有利所图、故作姿态,那么吵架或者指责是必不可少了。

当然,我们在归因的过程当中不可能如此武断的来进行归因,你需要了解共变原则、排除原则、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等知识了。

不用担心看不懂,《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这本书都是通过非常简单的生活小故事带去告诉你这些所谓的原理的,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利用什么归因方法进行处理!

如果你是带着问题来进行阅读的,那么你会更快的找到答案,不管是择偶方面,还是说职场方面。

学会觉察和分析,就会对自己行为进行探究,最终就知道到底问题是什么了。

4.明白认知失调,避免陷入PUA圈套

大多数认知失调的当事人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失调。

旁观者我们经常会说,Ta为什么那么执迷不悟?Ta怎么就看不出来Ta在骗Ta?为什么会帮Ta做这种事情?

认知失调和我们之前讨论过的PUA是有一定关联度的,当一个人的认知被转变的时候,他可能会完全性的失去自我。

高级的绿茶都是以善解人意的圣母形态出现的,高级的骗术都是以你可以获得巨大利益而做诱饵的。

要避免认知失调,要保持自己对自己内心的觉察,因为一旦洗脑成功,在进行反洗脑是非常困难的。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开玩笑说“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确实,现实中类似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坏人就是抓住了蛊惑人心的本领,让你认知失调之后,为他们卖命,你却深信不疑的认为,是对你好的。

多读书,学会保护自己,识别坏人,对你绝对没有坏处。

《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自我检测手册,通过小故事还有对应的测评量表来真切的告诉我们,现阶段我们还有哪些方面是有误区的,或者还有哪些什么是可以更新优化的。

他可以解决的问题是非常多的,《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这本书,更像是自己心智成长的手册。

能理解自我的探究行为,再到改变态度,再到破解情感以及播种善意五个章节的内容,真正的让你体会学点心理学才不会被生活当中的迷雾困住。

一篇书评的推荐,可以说的很少,但愿这本书会与你相遇相识相知,但愿你遇见Ta,然后滋养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点社会心理学 | 拒绝emo 告别傻白甜,故事化讲解,轻松好玩更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