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日本文化颇感兴趣,但对日本饮食却并不感冒,甚至一度很拒绝吃日料,一因肠胃不好生冷食物易拉肚子,二因吃完并无满足感,去完日料店回来,常常恨不得要再吃点香的辣的才算痛快。
事情的转折是,大概春天的时候,把《小森林》春夏秋冬都翻出来又看了遍,发现日本饮食文化竟与儿时的饮食有着很多的重叠,像米酒、时令野菜、红薯干等等,便开始迷恋上里面的饮食并尝试着做了一些。后面陆续把《海街日记》《步履不停》等日本电影翻出来重看时,也就格外关注里面的饮食了,也渐渐开始接受一些日本料理。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日本的饮食却仍有诸多不了解甚至是误解,比如说以为博多一幸舍的博多是店品牌名,以为牛丼饭的丼是里面的一种食材,以为三文鱼是类似酸菜鱼的一种做法……
如果你们也曾有过类似的一些误解,又或是对日本文化或是饮食文化感兴趣,不妨可以打开徐静波先生《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这本书探一探究竟。
这其实算不上是特别好读的一本书,甚至在讲到日本各时期文化带来饮食变化的这里有一点枯燥难记,但却是一本内容丰富能随时抓到几个兴趣点的好书。全书上承日和饮食的形成过往历史,下至现今我们在日料店耳熟能详的菜名,将和食文化抽丝剥茧的研究了个透彻。
由于日本的地理原因,很多人说日本是一座文化孤岛。但任何文化都不是独立而存在的,一定是多少受到过其它的文化影响,即使去到遥远的上古时代,日本的饮食文化与中国和朝鲜半岛都是有极大渊源的,所以才会令到我们看《小森林》觉的看到自己似曾相识的生活,但日本也因其独特的地理原因造就了他们本身独有的特性。
1. 森林与大海,带来“山里和海里”的饮食文化
森林和海洋文化奠定了日本文化的基础,也造就了稻米加鱼类的日式饮食基本特征。这点让我想起读《窗边的小豆豆》时印象深刻的一段说:小豆豆在的巴学园园长把午饭时间孩子吃的称为“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日本学童的营养均衡也即是“山+海”这样的特定组合。
《海街日记》里的沙丁鱼饭也是这一饮食常态的证明,大海的味道配上白白的喷香米饭大口吃下去,既是打开父亲的记忆密钥,也是日本饮食的最基本状态。
2. 对食物原始滋味的纤细感受,造就和食文化的升华
日本人是纤细的,从我们熟知的影视作品和设计作品中,都常能看到戳中最打动人的细微末节,日本饮食文化也一样。
和食在制作上和食要求材料新鲜,切割讲究,摆放艺术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不仅重视味觉,而且很重视视觉享受,但和食的最大奥秘却是对食物原始滋味和其季节性意味的纤细感受。而这种饮食文化,与我们中国“不时不食”这句老话又多少有同样的意味,即强调吃东西要应时令季节,才有食物最鲜美的滋味。
3.从上古时代到江户时期,和食形态基本完成
从最早期的上古时代到大陆色彩浓郁的奈良和平安时期,再到镰仓和室町时期日本料理的展开,到江户时期日本料理最终完成了诸种传统日本食物,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现在在日料店常吃的寿司、刺身、荞麦面、天妇罗、蒲烧鳗鱼、渍物(即酱菜)等等。
对这些基本料理书中都有来龙去脉的描写,虽不至能够看完即学会做,但起码能让我们在吃日料时对每道菜的做法吃法有大致的了解,跟友人吃饭还能说起一番历史渊源,也是SOCIAL的一种技能。
4.近现代日本饮食大观,是日本的也是世界的
日本饮食在明治时代确认、江户改名为东京后,正式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西式饮食对这个阶段的和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乐、面包、咖啡等等纷纷涌入。在这样的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日本也形成了自己形形色色的新料理,像锄烧、咖啡饭、拉面、丼物等等。
到这里我大概可以给大家厘清一下开篇我对日本饮食文化的种种误解:
博多其实是地名!是拉面一大派系的名称!像一风堂啊一兰啊之类全都是博多系的;
牛丼饭里面的丼其实是指深口陶制大碗,并不是料理名称,在江户中期就已产生,而且最开始是盛面的;
三文鱼也并不是一道菜名,只是一种鱼类的名字,即鲑鱼。所以当我在小东江吃到江里的三文鱼才会有“原来三文鱼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荒谬想法。
和食文化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是数种文化的交融与沟通,更是自身历史文明的演变与积淀才有了今天的和食。而和食作为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也让我在对日本文化认知的体系上,更真切的多了血和肉的填充。
翻完这本书,再回顾更多的日本影视作品里很多关于饮食描写的意味,终于不再仅仅是看个热闹,而在更多的日本文化像设计、摄影中,也似乎看到了文化的关联性和相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