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不会超过3次,每一次都可能决定全局。

01  人生岔路口

一个很上进的姑娘小Y很纠结地来找我。

小Y是一个国内一线财经媒体的记者,每天采访各种不同的金融大佬,投行精英。

不过,虽然每天接触着高端人群,小Y却觉得北京这个城市,给不了她安全感。

没有户口,房价太高,没时间谈恋爱。

所以,小Y有点想离开。

她去杭州考察了一圈,环境好,压力不那么大,还有至亲在那里,她挺喜欢的。

可是,杭州的发展机会没有北京多。自己要不要改行?要不不当记者了直接干金融?能不能顺利转换?万一发展空间很有限怎么办?……


我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曾经面临过让人举棋不定的重大人生选择:

就读的专业确实不是自己很感兴趣的,是辅修第二学位,还是直接转专业,还是干脆退学复读?

本科毕业了,要不要出国读个研?还是直接工作?

年轻的时候是去北上深一线城市拼一把,还是回老家过轻松一点的生活?

体制内的工作没什么挑战,不出去就是温水煮青蛙,出去风险好大,竞争力好像也不够,该怎么办?

工作多年激情不再,是继续坚持还是干脆出去创业?

又或者:

这会儿有两个男孩儿都挺好挺适合我的,我要选哪一个深入交往呢?

国家开放二胎了,要不要生?

孩子还很小,工作太忙,想先全职陪孩子几年,可是又怕几年之后跟社会脱节,好纠结。


上周我写了一篇关于怎样把控自己的命运的话题。

命运这个话题太大,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同,绝不是几千字就能论述清楚的。

所以,今天讨论一个更明确的问题:我们如何做好人生的重大选择。

大家常说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其实性格决定的是选择,选择才决定命运。

几年前,我们全家一起生活在国外,当时我先生就面临一个重大的职业选择:回国 or 不回国。

我为此和他发生了持续的争执。因为他倾向于回北京,而我倾向于不回国。

我觉得北京生存环境恶劣房价高,孩子的教育也会面临压力和挑战。

我先生认为,中国人只有在中国,才有真正的发展空间。男人先有了自己的事业,才能谈给家人孩子提供什么条件。

这个选择至关重大,两个选项一个南辕一个北辙,它对我们全家未来的生活和走向影响深远。

可以说,如果当时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我们家的命运可能会完全不同。


重大的人生选择之所以会让我们举棋不定,纠结万分,就是因为,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未来的人生可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偏偏这两种差异巨大的结果又很难预知,我们很怕会走错路。

所以,我们该如何做好人生的重大选择题呢?


02 避免二选一的两种策略

其实在做选择之前,我们有两种避免选择的策略:两全和对冲。

两全

我在接受咨询培训的时候,课上有一个案例分析。

来访者是一个女性,每个月开销很大,困惑是这份工作干得太辛苦了但是因为收入问题又没法转换。

我们一个学员就发表意见了:

这位来访者何必要求这么高呢,降低一些生活成本问题就解决了。

老师说:

我认识一个来访者,每个月光她自己一个人的日常开支就超过2万,还不谈家庭的其他开支。

为什么人家要降低生活品质呢?

人家就是因为不希望降低生活品质又有所要求才来咨询的。

这个生活标准对你来说特别高,特别没必要,但是对人家来说就是正常生活。

如果你遇到了职业困惑,咨询师说你降低生活标准就解决了啊,你满意吗?

人都是贪的,什么事都希望能两全。

所以我们一定是先看看,能不能两全。


仓央嘉措说得好: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意思是两全很难啦!

不过,有些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是可以两全的。

比如,工作多年激情不再,是继续坚持还是干脆出去创业?体制内的工作没什么挑战,要不要出去?

一边是稳定,一边是自我实现。

两者一定冲突吗?

未必。

是不是可以考虑,在职业外去尝试创业,或者在本职工作外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新的工作呢?

现在斜杠青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词汇了。


类似的还有:

孩子还小,自己想全职陪孩子几年,出来就会社会脱节怎么办?

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可以两全的事情。

不上班的几年也有很多种度过方式。

是不是可以考虑权衡自己的时间和外部资源,在高质量陪伴孩子的同时,利用这段时间给自己充充电,把自己工作的时候没时间拿的证拿一下呢?

或者正好趁这个机会把以前不敢想的兴趣爱好培养成职业?

别吐槽多么困难重重,我也当过没帮手的全职妈妈,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刷微博看综艺……

知名的育儿大V年糕妈妈,大J小D,都是生了孩子之后从全职妈妈华丽变身成亲子教育女王的。

(只能一人全职带俩娃的请当我没说哈哈。)

有些事情上,想要两全,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是否有决心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是否愿意再去努力一下。

用一句振聋发聩的话说就是,所有的能力问题,本质上都是态度问题。

对冲

不得不承认有些问题的确是无法两全的,这时候,我们可以看看,是否可以对冲风险。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人生对冲术。(参考阅读:“在绿洲里,我是一个美艳女妖”)

比如,年轻的时候是去北上深一线城市拼一把,还是回老家过轻松一点的生活?

我们大可以先在老家留一套房子,熟识的人脉日常费点心多维护着,然后先在一线城市打拼一把。如果成功了,自然就留下了。

如果没成功,觉得不想再辛苦了,在一线城市的经历、积累,自然可以让你很轻松地回到老家。

又比如:

我现在的工作行业未来前景不行,我又没有其他行业的能力和积累,要不要转行?

你能不能先干着现在的工作,然后看看新兴行业有没有什么可以迁移资源的切入点,加强学习慢慢积累能力,同时给自己备上几份商业保险?


古典老师曾经提到过一条ABZ计划的策略。

A计划是你现在正在做的工作,B计划是你可能可以做的工作(潜在培养),Z计划则是你的退路,如果两条路都突然出现风险,你至少不会流露街头。

比如,我的A计划是一条金融狗,我的B计划是做职业咨询师,而我的Z计划,是我有商业保险,在老家还有房,实在不行我可以回老家去。

那么,你的风险对冲ABZ计划呢?

03 做好人生的选择题

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没法两全也很难对冲,例如要不要生二胎这种事,那就实打实需要咱们做决策了。

这时候我们该考虑哪些要点?怎样做一个尽量减少疏漏的决策呢?

可以参考一个完整决策流程的五步骤:

问题-目标-方案-结果-权衡。

问题:明确问题所在,为什么我们会面临困惑。

目标:不同的选项各自指向什么目标?排序是怎样的?

方案:有哪些可能的方案?

结果:每种方案都造成什么结果?

权衡:做出符合目标的收益最大化的决定。


拿前面我们家面临的重大决策做例子。

第一个环节:问题。

这个选择背后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纠结于两个选择?

纠结的原因是,我先生想回国,而我不想回国。

第二个环节:目标。

这些想法背后,都各自指向什么目标?

我先生想有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广泛的社交网络,离父母亲友更近。

我想生活过得轻松惬意一点,孩子有比较好的教育条件,小一点的生存压力。

第三个环节:方案。

有哪些可能的方案能够满足这些目标?

回国或不回国,是两种选择。

其实我们还可以选择,他一个人回,我带小孩在国外,如果不考虑家庭感情因素的话,这就是两全法了。

第四个环节:结果。

如上每种方案都有什么结果?

回国,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广泛的人际关系,更大的生存压力和教育压力。

不回国,如上相反。

他回我不回,大概率离婚。

第五个环节:权衡。

如上结果怎样权衡?哪个是利益最大化,最符合心意的?

对我们来说,离婚肯定是被首先排除的选择。

而在发展空间、充实人际关系与生存、教育压力之间,我们选择了前者,觉得前者带来的吸引力比后者带来的压力更大。

而且如果事业发展确实很不错,后者可能也不再是问题。

所以最终我们举家回国定居北京。


回头来看,这个决策是否就一定是100%正确的决策呢?

我也不知道。

因为我不知道如果我们留在国外现在会是怎样的生活场景。

但是,现在如果再给我出国生活的机会让我选择,我会非常犹豫。

因为在国外我非常惬意每天都没啥事,听起来很嗨皮,但我不会有现在这样高的自我认同感,不会在一个精彩的(虽然压力很大的)城市里见识到各种有趣有料有想法的人,不会每天每天一直在路上。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应该算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也许当我老了我会想要重新回到度假状态,但以后的事谁知道呢,我们只能做好当下的选择。

生活中有很多大事需要我们取舍抉择。

如上流程,不一定就能保证你完全不犯错,但至少会让你的决策思路清晰很多。

要知道相比犯错,因为怕犯错而停滞不前才是更差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面对职业困惑、工作瓶颈,想要寻求改变寻找突破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去投入,去尝试,得到反馈,小步微调,再继续投入,继续尝试。一不小心便走出了一条路。

许多来访者都曾跟我表示过,他们不停地找咨询师或者业内行家咨询,不停地探索自我,是因为觉得时间不等人,所以要尽量避免走“弯路”。

最好能看清一个终点,从此找准人生方向,然后直奔这个happy ending而去。

天长地久的爱情,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说要天长地久,而是爱一个人,爱着爱着就过了一辈子,回头看,发现这就是自己钟爱一生的人。

“适合自己的事业”也是,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认定它是最适合自己的,而是做着做着,过几年抬头调整一下方向,不断对标,不断调整,越干越觉得有奔头,越干玩法越多。走完一辈子,发现这就是适合自己的终身事业。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其实我们就是从各种不完美里,长出了自己最满意的样子。

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不会超过3次,每一次都可能决定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