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与久任制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另三位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皆为赫赫有名的一代英主),其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兴”。这也与汉宣帝整顿吏治,发扬光大“久任制”密不可分。 

        久任制——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官员在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岗位长期担任同一职务。这种稳定的吏治,不容易出现追求短期行为,官员比较有归属感,所以干起工作来也是比较卖力。正如某些史评家所云:“结果是人人自爱而不愿触犯法禁,秩序井然,吏风纯厚。”当官的不折腾,底下老百姓当然也就可以其乐融融地过舒心日子了。

         汉代的郡国介于中央与县之间,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郡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郡太守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方的安宁与否,也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对于郡太守,汉宣帝坦言他们是辅助天子治国理民的关键所在,是“吏民之本”,如果时常调动变更就不会被其属下尊重,上下难以相安;如果实行“久任制”,百姓知道其将长时期在职,就不敢欺罔上司,自然就会“服从其教化”。

        但“久任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官员即使做好了也不能得到升迁。这当然会严重打击官员的工作积极性了。对此,汉宣帝的策略是:官员即便积有功劳、或有优异表现应该升迁,也不轻易提升调动,而是另外寻求对策,给良吏以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奖励和褒奖。例如:颁布玺书嘉奖勉励;在原有的薪俸基础上增加俸禄;赏赐金钱若干;甚至拜爵至关内侯,使之得以享受政治名誉与经济利益 。如胶东相王成在“考绩”中被认为安抚了大量流民,“治有异等”,就得到了明诏褒奖,并提升其俸禄为“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另外一位名臣黄霸,曾经因为有过失而被贬,以八百石的官秩再度出任颍川太守,任职八年,郡中大治。汉宣帝下诏称扬,并给予“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的额外奖赏。按照常规,郡太守的俸禄高者为“二千石”(低者可至“八百石”),而王成、黄霸实际享受的“中二千石”俸禄与朝廷诸卿持平。他们的职务尽管没有升迁,但是政绩得到肯定,待遇得以改善,利益得到保障。这不仅对当事人有安抚或激励作用,而且可以给后来人树立榜样,结果是刺激了政风吏治的改善,这些循吏或良吏执法公平,恩威并施,其统治显得“合人心”,“所居民富,所去见(被)恩”,故而得到时人好评。 史称“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宣帝与久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