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错中成长

第六次 小组见面会


2021年2月8日晚上9点,由张瑞芬老师如期在腾讯会议中发起了小组的第六次见面会。最近虽然很忙,各种学习,各种家务,但是心中对每一次见面会都是充满了期待。

这次见面会可以说算是质上的飞跃。因为从第第一次的天马行空;第二次的有了边界;第三次学科认知;第四次大概念;第五次驱动性问题。慢慢的我们越来越聚焦,今天大家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进行读书分享,另一方面就是对已经做好的课程设计进行框架式解读。第一个开场的是沈洁老师,她很详细的撰写了自己的课程设计方案,从课程的背景到实施的时间,涉及到了学科使用到的技术,以及本质问题、驱动性问题,尤其在过程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也不忘在最后的成果上加上社会化价值呈现,非常的完美。唯一的一点点遗憾,是在评价的设计上,似乎没有抓住根本的要点。所谓的评价标准是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当中要和学生共创出来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所知晓的成为指引他们行动的一个方向和目标。这是我们今天第1份完美的作业成果。

第二个分享的是卢瑞芬老师。卢老师的课程设计主题为动植物的繁殖,上一次聚焦在鸡蛋的孵化上。但也许是设计思路出了问题,卢老师开场的第一句就阐述了自己现在处于卡壳状态,驱动性问题不知应当如何来撬动后面的课程实施,同时驱动性问题变得越来越不明确,不知道在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如何处理好课时、教材和成绩之间的关系。卢老师的分享引起了我强烈的认同感,回想自己一路走来这样的坎坷次数、时间,太多、太久。

第三位分享的陈兴凯校长。他再次将自己的项目进行聚焦,同时进行了延展。由餐桌上蔬菜宝宝做游戏,引起孩子们对健康饮食的思考,同时延展至不健康食物应当如何来对待?这就是项目化学习的真谛,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我们必然要用项目化的学习帮助孩子们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四位分享的梁子老师。再次给我们进行了点睛之笔的讲解。梁子老师所填写的课程框架更具有针对性,尤其指向问题的关键。在对本质问题和驱动性问题进行梳理的时候给了我们所有人有针对性的指导。在一个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必然要用驱动性问题来撬动项目实施,然而实施的整个过程必然也要指向我们的本质问题。

作为参与嘉宾的段艳红老师,再次从理论的角度帮我们梳理了我们所读的这本书的要义,使我们每个人在听段老师梳理的时候,都能从理论联系,反思我们每个人所做的课程设计有没有背离最根本的理念和要求?另一位旁听的老师贺粉叶老师,同样给我们带来了一剂良药,有句话叫不辨不明。贺老师是一个非常热爱思考,热爱实践的人,她给我们抛出了“如何来对待压岁钱”的问题。让孩子们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合理的支配压岁钱,期待孩子们都能够做出不一样的结果。在贺老师的分享过程当中,脑海中赫然出现了两组对比,一为项目化学习,以终为始;二为主题式学习,从始至终。两种学习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都是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同时两者在课程的实施过程当中又有着很大的不同点。最后作为今天主持人的张瑞芬老师,给我们再次由实践引入到理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必然是一个反复和试错的过程。

今天由于任务繁忙我并没有做出很完整的课程实施框架,但是感谢小组成员精彩的分享,每一次都能给我带来思维的火花,我定位的主题为我为市场代言。根据课标和教材的相关要求,结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将此次项目作为第一单元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夏雪梅博士在她的书中曾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无论是跨学科的或超学科的统整课程,绝不能以牺牲教师的休息时间,增加教师的负担为前提,我们一定要是老师们能够在教书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同时项目化的学习要和教材的学习紧密相关。学生的学科成绩最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不会被影响反而有被提升的可能。

下一次的目标已经设定。坚持阅读,再次审查个人初步撰写自己的学科项目案例,在试错中使项目化设计,越来越优化。对话生活,对话人生;生活有太多的可能性,所以人生才变得五彩斑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错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