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的延续

  初升的太阳散发着微冷的光芒,斜撒在灰蒙的余角,团团升腾的雾缭绕在山间,似神仙居住的神所,去除世间的烦扰。

  祖祖辈辈走过的泥泞路,那深深的印记掩埋在岁月的记忆里,清晨的空气里掺杂着泥土的清香。传承的乡土风情,将历代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故土难舍的情怀在朝阳中渐渐扩散。

  习惯了行走在纵横交错的山沟,不知觉的泥土布满干净的鞋面,到了平坦的马路时轻轻用卫生纸擦去鞋面的浮尘,然后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奔向自己梦想的地方。小时候总是幻想着长大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小小的村庄,去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长大了的时候,却又是莫名的怀揣着对故乡浓浓的情谊,如细雨般滋润着异乡的儿女,牵动着一颗颗乡心,一缕缕剪不断的乡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离乡背井多年的游子尚且不知书信该寄往何处?成群的大雁却有着落脚的地方,鲜明的对比更加烘托出了诗人的孤单落寞与思乡之情。相对而言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随之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虽然远隔万里只需要点开视频就可以随时随地畅聊。当我们浏览着许多拥有名胜古迹的地方时,我们赞叹不已,闲暇时翻着熟悉的空间相册,点开的图片显然有些模糊,但记忆里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清晰可见。贫瘠的土壤养育了多少故人,茂密的丛林在炎热的夏季为人们送去清凉,在秋季无声的落幕为大地铺上温暖的保护层,故乡的山山水水印入脑海。那在湛蓝天际散漫的云彩变化着不同的形状,时而欢颜时而怒目,娇嗔的样子让人无所适从……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标语在小学时就经常在课本中看见,当时认为只要有了路那样就不用在陡峭的悬崖边艰难的行走,也不会背着麦子从很远的田地里到家……现在看来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在不停的催促着我们前行,偏僻的乡村拉上了无线网,泥泞小路修筑成宽敞的大路,防护栏的建立,这一切的变化仅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低头族”的人群从青少年扩大到老年人,从大字不识的时代里脱离的父辈们,有时会好奇的盯着智能手机问我们怎么用的时候,当我们耐心教给他们不足几小时之后,几个月的在外上学,回家后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父辈们手机里时常传来嘟嘟声,各种不同的群聊胜过于我们的朋友圈,他们从不懂到一点一滴的去学,手指摁着红包上的圆圈打转,白天忙碌的生活未将他们从熬夜的人群中退出去,而是愈发暴涨。

  不久前家里来了村里的人,在喝酒的期间偶尔聊到微信聊天,有位长辈说他最近累得很,然后就展开了一段简短的对话。我很好奇的随意问了句:“姨夫,您是不是晚上一直玩手机?”他的回答跟我想的一模一样,“不玩手机感觉没事干,早上醒来时手机经常在枕边放着,啥时候睡着的都没有意识。”短暂的睡眠加上长时间的劳累,在不自觉中形成疲劳的状态,从而造成一种精神不佳的状态。

  总而言之,在科技的发展中我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益处,有些事我们难舍就会延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故乡在不知不觉间逐渐繁荣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难舍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