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为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兹:形声字。据《说文》:兹,草木多益也。从艸,滋省声。本义:草木茂盛,如《素问·五藏生成论》:五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兹也指“年”,如《吕氏春秋》: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古代称草席,《尔雅》:“兹者,蓐席也。”如《史记》: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
兹也指现在、此时、这里。如《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生,尔祖其从与享之。
兹也指这个、此,如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总兹戎重。又如唐·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
兹也可以作连词用,意为则,就。如《左转·昭公二十六年》:若可,师有济也;君而继之,兹无敌矣。
丧: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如《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丧也指死去,如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丧也指灭亡,失败。如宋· 苏洵《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丧也指忘记,忘掉。如《庄子》: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斯文: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如:《汉书·叙传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壹圣真。” 又如清代黄遵宪 《石川鸿斋偕僧来谒》诗:“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斯文也特指文学。如南朝梁的锺嵘 《<诗品>序》:“降及建安 ,曹公父子篤好斯文。”
斯文也指儒士;文人。如《后汉书·应劭传》:“夫覩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又如钱锺书 《猫》:“经过几番盘算,他想先动手著作,一来表示自己并非假充斯文,再者著作也可以做官。”
斯文也指此文;此诗。如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於斯文。”
斯文也指文雅。清代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相公説得,老汉就説不得;今日偏要假斯文,説他一回。”
后死者:生者自谦之词。如唐·韩愈《祭十二兄文》:“维我皇祖,有孙八人。惟兄与我,后死孤存。”
与:音yù,参与。
如予何:即“奈我何,能把我怎么样?”之意。
全文理解为: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他说:“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认为:“天”在赋予人生命的同时,也赋予某种需要个人来完成的使命,人是肩负着某种使命降临人世的。这便是“天命”。他曾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作为君子,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使命。
孔子曾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他50岁时就知道上天赋予他的使命了。人一定要感知天命,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主动地体认、回应并完成上天的使命,成就自己圆满的人生。
孔子认为,自己肩负传播人类文化的历史重任,天命所系,自可无畏无惧。
儒家认为,仁人志士应该以“修身、齐家、齐家、平天下”为己任,孔子要求弟子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的“志于道”就是以“天下有道”为志向。
要使“天下有道”就要为社会贡献力量,这就是“德”,对社会有“德”就会有所“得”,这里得到的有可能是财富,也有可能是地位,也有可能是名义。
孔子对自己的要求可谓苛刻,他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假如早上“天下有道”了,晚上死去都愿意。
环顾现代社会,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使命,甚至连自己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都不清楚。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激情与动力,甚至是毫无责任心。
有些纨绔子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一辈子浑浑噩噩过日子,他们的价值根本不会得到丝毫的体现,而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意义。
有些人一生苦心钻营,为了权势、利益而活,不但对社会毫无贡献,还在损害社会,非常可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尚书》有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意为:一个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让这个风气影响出去,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再卑微的人也要有自己的使命,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孔子背黑锅
周敬王25年,鲁定公15年,西元前495年,孔子当时57岁。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从卫国去陈国的路上,到了卫国的匡地时,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
事情的发生要从21年前说起。
公元前516年,周都的王子朝因叛乱失败流亡到楚国,据《左传》记载,王子朝虽然人在楚国,却不甘寂寞,一直和雒邑的余党保持联系,期望有朝一日可以卷土重来。
十年后,公元前506年,他遥控周朝大夫儋在雒邑发动叛乱,而且说服郑国出兵相助。郑国很快就攻下冯、负黍、狐人、阙外等六城。
王室为之震动,派人向晋国告急。晋国一方面派兵成守雒邑,一方面指示鲁国出兵进攻郑国。
此时鲁国的国君是鲁定公,公元前505年,鲁国的实际操控人季孙如意刚刚去世四个月,季氏家臣阳虎就控制住了鲁国军政大权,这就是孔子说的“陪臣执国命。”
接到了晋国的通知,鲁定公不敢怠慢,立即命令阳虎出兵。这时的王子发已经被乔装打扮的周朝武士刺杀于楚国,出兵的目的是教训不识趣郑国。
公元前504年二月,在阳虎的主持下,鲁国派兵人侵郑国,鲁、郑并不交界,鲁军去的时候途经卫国,未行借道之礼。
班师回朝,路过匡地时,阳虎纵容手下士兵进行了一番劫掠,然后又大摇大摆地经过卫国首都帝丘,阳虎指使季孙斯和仲孙何忌自帝丘的南门进人,从东门出来,然后驻扎在东门外的豚泽村。
卫灵公大为震怒,命宠臣弥子瑕带兵袭击鲁军。卫国老臣公叔发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让人抬着自自己来见卫灵公,说:“因为人家的无礼而效仿他,是不对的。当年鲁昭公流亡在外,您对他礼遇有加,现在却因为小小的愤根而掩盖过去的恩德,未免太不划算。鲁、卫本是兄弟之国,理应和睦相处,不能因为阳虎这个小小人从中作梗就刀兵相见。”
卫灵公说:“难道咱们就这样咽下这口气?”公叔发说:“这是老天为了惩罚阳虎,让他多积累一点罪行,您大可拭目以待。”卫灵公听从了公叔发的建议。
果然,第二年,阳虎发动政变,失败后逃出鲁国到了齐国,被齐国囚禁后又设法逃出了齐国,接着投奔到了晋国,在晋国被赵简子收留。
当孔子师徒一行人走到匡地时,负责驾车的弟子颜刻(颜高, 字子骄,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孔子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经追随阳虎西征,在看到匡邑的城墙后,兴许是触景生情,就禁不住用马鞭子指着大声炫耀:“从前我进入过这个城,就是从那儿打开缺口的。”
正巧这句话被匡邑的一个曾经目睹过阳虎暴行的老头听到了,老头再看车上坐着的那人,与阳虎一般高大魁梧,与阳虎一般前呼后拥,与阳虎一般带鲁国口音,最关键的是与阳虎长得很像!
“状类阳虎”的孔子与弟子们被匡人围困了整整五天,孔子临危不惧,就在那个地方弦歌不辍,并且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庄子说: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后来经过协调解释,再加上孔子派弟子去请卫国的宁武子,前来说明情况。当地人才放了孔子一行。
阳虎是个能力很强但阴险毒辣,唯利是图的小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和权势,他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后果。
《孟子》曾记载阳虎说的一句话: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矣。在他眼里,为了利益,仁义算什么?阳虎逃到齐国想投靠齐景公时,大夫鲍文子就提醒道:“阳虎亲富不亲仁”。后来齐景公才把他囚禁起来,
据《韩非子》里记载,阳虎投靠赵简子后,曾问赵简子:为什么我提拔起来的人后来都背叛我了呢?赵简子笑道:“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其实,上有样,下学样,阳虎提拔起来的人也一样是个为了利益不要仁义的人,背叛恩人是个很平常的事。
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孔子对阳虎是深恶痛绝,他们的恩怨持续了30年。
孔子为他背黑锅的时候,他正在赵简子府上当差,当他得知这事的时候,不知作何感想。
历史上,很多文人为孔子抱不平,如苏轼的“戏子由”中写道:“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唯诺”。说的是阳虎和孔子见面时的对话情景。
清朝无名氏所撰《金瓶梅》的续书——《隔帘花影》中,有这样一句诗——“曾参投抒疑慈母,阳虎招尤误圣人”,可谓是千年来拥孔者对阳虎愤懑之情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