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建市前是一个多方言共存区,主要有客家话和粤语两大方言,以及大鹏话、疍家话等小方言语种。使用深圳方言的人口,1978年为333579人,户数为75816户,其中农业人口270838人,占总人口的81.21%;非农业人口62759人,占18.79%。成立特区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口大量涌入。居民由1979年的31.41万人增加至2005年的1071万人(包括常住和非常住户口),增加了34.10倍,其中97.07%是来自全国的移民,现深圳已成为典型的多语多方言交杂的城市。
宝安粤语,属于粤语方言东(莞)宝(安)片。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即珠江东缘沿江一带以及南部与香港新界交界处,范围包括罗湖、福田、南山3个区以及宝安区的西乡、福永、沙井、公明、松岗、光明6个街道(原光明农场)及龙岗区的平湖街道。地理分布形态主要是连成片的大面积片状,特点为:地形主要是沿珠江口东缘的低地和香港连接的陆地交通要道。包括原宝安县老城区(旧深圳墟)、旧城(新安故城)以及北至广州、南往香港的交通要道。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深圳地区政治、文化的中心带和经济活跃带,与以粤语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交往甚为密切。宝安粤语的西北部分和东莞粤语连为一体,南面则和香港新界的粤语(围头话)连成一片。
龙岗客语,属于惠阳客语西向延伸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深圳的北部、中西部和东部大片地区,范围包括盐田区、龙华区、宝安区的石岩,福田区的梅林,南山区的西丽、桃源,罗湖区的莲塘、东湖、翠竹、东晓、清水河以及龙岗区的布吉、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地理分布形态也是连成片的大面积片状,特点为:地形主要是丘陵山地。龙岗客语北面和东莞客语、东面与惠阳客语连成一片,南面则和香港北部新界的客语相通。
大鹏话,也称“军话”,属于粤语和客语混合型方言。分布范围主要在深圳最东缘的大鹏半岛,包括大鹏和南澳两个街道。地理形态也是成片分布,特点是:该地区是一个独立的半岛地区。北面和客语地区的葵涌街道相连,东西南三边临水,东面为大鹏湾,西面为大亚湾,南面是南海。
除了客粤两大方言及大鹏话外,深圳地区还存在着疍家话、黏米话等小方言土语。蛋家话是沿江、沿海的渔民或蚝民所讲的方言土语,主要分布在环东南西沿江海一带的带状地区。黏米话是一种客闽混合语,主要分布在东北面的坪地、坑梓一带,与粤东的黏米话在地域上相连,为其余脉之一。
深圳方言地理分布形式多样。客粤两种方言各自成片分布,但交界地区存在犬牙交错的状况,例如,讲粤语的平湖就有上古木和下古木两个社区讲客语。石岩到西乡之间、龙华和南山之间都存在着多个讲粤语的社区和讲客语的社区交错相连的情况。例如,讲粤语的福田区、南山区中的上梅林、沙河、西丽都讲客语,而讲客语的龙华则有上塘 、油松 、清湖3个社区讲粤语。另外,还存在孤立的方言岛状或者互不相连的方言点状分布。例如,西部讲粤语的西乡存在着讲客语的铁岗、径贝、麻布、凤岗、同乐等村。点状分布的典型例子是:在呈半岛形的蛇口地区最南端,存在着彼此相邻但讲不同方言的村子:讲粤语的湾厦村和后海,讲客语的南水村和水弯头,讲疍家话的海边村,其中一个讲“粤疍”,叫渔一村,另一个讲“闽疍”,叫渔二村。
宝安粤语:深圳方言中最重要的一种,俗称“宝安白话”,当地人叫做“本地话”。按居住地分别称为公明话、松岗话、沙井话、平湖话、福永话、西乡话、南头话和围头话,其中南头话为代表话。1985年,使用人口有11万左右,约占当年宝安全县户籍人口的44%。1994年, 深圳市原居民中说粤语的人口大约有17万人。
南头话:宝安粤语的代表话。主要分布在南山区,以南头古城为中心,使用人口大约有5000人,以原居民所讲的“南头九街话”为代表。
围头话:宝安粤语中主要的一种,意即“围村里的话”或“围篱里的话”。“围”是古代当地人为防外敌或野兽入侵在村子周围所砌约两三米高的土墙(即“围篱”),村子即“围村”。主要通行于罗湖区和福田区的黄贝岭、笋岗、南塘(东门)、蔡屋围、水围、福田、沙嘴等20多个自然村,以及香港新界北部及大屿山、南丫岛一带。
龙岗客语:深圳方言中最主要的一种,民间称"客家话”,以龙岗的客语为代表。流行区域为以龙岗为中心的纯客家人聚居区。1985年,使用人口约14万,约占当时宝安全县户籍人口的56%。1994年,深圳市原居民中说客家话的人口大约有20万人。
大鹏话:深圳方言中主要的一种,属粤语、客语混合型,又称“千音”、“军语”或“军话”。通行于大鹏半岛,包括大鹏和南澳。1990年,使用人口约3万人。主要由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形成。自宋、元、明起,大鹏半岛地区因广府人不断移入而通行粤语;自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起,因开筑大鹏所城,守城的将士来自五湖四海而操军队通行语;至清朝迁海复界,赣、闽、粤交界地区大批客家移民迁徙而至而带来客语。从而既呈现粤语的面貌,又具备客语的特点,即语音方面声母部分和粤语相同,声调部分与客语相同。词汇方面,有的与宝安粤语相同,有的与客家话相同。
疍家话:深圳方言之一。是渔民、蚝民使用的一种方言,也叫基围话、水上话或水上广东话。在深圳分为粤疍话、闽疍话,前者比宝安粤语更接近广州粤语,主要流行于珠江口东部沿江地带的船民居住地,后者主要集中在大鹏和南澳的海边,蛇口、盐田和葵涌的沿海地区也有零星分布。